精華區beta Sunris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貼校友的文章供參考: 作者 hank (hank) 作文宣、辦活動,定期的聚會,應該就會有活血注入 想起當年勇,我大二時,自己創"扯鈴社"當社長,最多人時, 有60個人同時在總圖前大草坪"舞鈴" :Q 不過要倒社也不容易,除非提出申請,不然名義上是會一直存在的。 我去當兵一年後,學弟好像就去申請倒社 XD 所以看是否有有心人要繼續經營是關鍵... 作者 grace (善護念) 近年我和學弟妹聚會時,社長問我如何募款令我很訝異, 這代表人口斷層十分嚴重! 也就是常駐社員時有時無,一畢業,前代經驗也就斷了! 反觀我在的時候,從來不需要擔心經費問題。 社上長期跟熱心捐款人保持聯繫, 加上不斷有新生加入,有社費可收。 > 作文宣、辦活動,定期的聚會,應該就會有活血注入 我在的時候,算是興盛期的末期了! 當年也是作文宣、辦活動、定期聚會, 雖然每年都有招收到新生, 但跟其他新興宗教團體所支持的社團比起來,實在相形見絀! > 想起當年勇,我大二時,自己創"扯鈴社"當社長,最多人時, > 有60個人同時在總圖前大草坪"舞鈴" :Q > 不過要倒社也不容易,除非提出申請,不然名義上是會一直存在的。 寧願名義一直存在,總是有希望復活:) > 我去當兵一年後,學弟好像就去申請倒社 XD > 所以看是否有有心人要繼續經營是關鍵... 佛教社團光是有心、有熱情似乎不夠! 學生的本業是課業,很少人參加佛學社是為了自行研究佛法, 當年我還不認識多少教理時, 有兩種人對我影響很大! 一種是有修行經驗、客觀中立、令人信任的人, 他們可以提供修行心得並使人感到學佛是有益的! 另一種是佛學底子很好的人, 他們提供良好的學佛觀念和重要的思辯導引。 就像台大獅子吼站有人氣是因為有幾位佛學底子深厚的學長駐守, 否則大概很少有那種想學佛、有點想學佛,或路過發現的人 會常常留在一個無法提供深度內容的團體的。 雖說學佛的正確態度應該依法不依人, 但是還是要能信任及夠熱情的人來維持住一個團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