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unris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禮敬 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 摘自《中部.波達利亞經》 一、骨頭的譬喻 有一次,佛陀向波達利亞居士(Potaliya)說: 「居士,假設有一隻遭受到飢餓與軟弱無力困擾的狗在一個屠夫的店外等著。 當時,熟練的屠夫或其學徒就會砍了一塊沾滿血但無肉的骨頭,把它丟給那隻狗。 居士,你認為怎樣?那隻狗是否能夠通過咬那支沾滿血但無肉的骨頭,而去除飢餓 與軟弱無力?」 「不能,尊者。為什麼呢?因為那支骨頭只是一支沾滿血但無肉的骨頭。該狗 最終將會感到疲累與失望。」 「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骨頭;它們帶來 許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這一 點之後,他避免依多樣化生起的多樣化捨,培育依專一生起的專一捨 ,使到對物質 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二、肉塊的譬喻    「居士,假設有一隻禿鷹,或烏鴉,或老鷹,捉了一塊肉而飛走。那麼, 眾禿鷹、烏鴉及老鷹就會飛過去啄牠與抓牠。居士,你認為怎樣?如果那隻禿鷹,或 烏鴉,或老鷹不趕快放開那塊肉,那牠不是會因此而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嗎?」    「會的,尊者。」    「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肉塊;它們帶來 許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使 到對物質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三、草製火炬的譬喻    「居士,假設有個男人拿著一把點燃的草製火炬逆風而行。居士,你認為怎樣? 如果那個男人不趕快放開那把燃燒的草製火炬,那火炬不是會燒其手,或臂,或身體 的其他部份,令他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嗎?」    「會的,尊者。」    「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草製火炬;它們帶 來許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使 到對物質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四、熾熱火炭坑的譬喻    「居士,假設有一個深度高過人的火炭坑,裡面填滿了無火無煙的熾熱火炭。 此時,來了一個想活不想死,要快樂不要痛苦的男人,而有兩個強壯的男人捉住他的雙 臂,把他拖到該火炭坑邊。居士,你認為怎樣?那男人是否會奮力掙扎地扭動身體?」    「會的,尊者。為什麼呢?因為該男人知道,如果他掉入該火炭坑,他就會因此遭 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    「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火炭坑;它們帶來 許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使到 對物質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五、夢的譬喻    「居士,假設有個男人夢到美麗的公園、小樹林、草地和水池,而在醒過來時, 不再見到它們。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夢;它們帶 來許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使 到對物質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六、借來之物的譬喻    「居士,假設有個男人向別人借了一輛華麗的馬車和寶石耳環。在那些借來之 物圍繞之下,他去到市場。在見到他時,眾人說:『朋友,那是一個富翁!富人即是如 此享受他們的財富。』而無論在何時,當物主們見到他時,就會取回他們的東西。居 士,你認為怎樣?那是否足以令該男人感到沮喪?」    「是的,尊者。為什麼呢?因為物主們已拿回了他們的東西。」    「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借來之物;它們 帶來許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 使到對物質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七、果樹的譬喻    「居士,假設離某個村子或城鎮不遠之處有座茂密的小樹林,在裡面有一棵樹 長滿了水果,但連一粒都沒有掉到地上。其時,有個正需要水果、正在尋找水果、正在 四處尋找水果男人到來,走進該樹林,見到了那棵長滿水果的樹。當時他想:『這棵樹 長滿了水果,但連一粒都沒有掉到地上。我懂得爬樹,所以就讓我爬上這棵樹,隨我所 欲地吃多少水果,然後再裝滿我的袋子。』而他就那麼辦。其時,來了第二個正需要水 果、正在尋找水果、正在四處尋找水果、且手帶把斧頭的男人,他也走進該樹林,見到 了那棵長滿水果的樹。當時他想:『這棵樹長滿了水果,但連一一粒都沒有掉到地上。 我不懂得爬樹,所以就讓我把這棵樹從根部砍倒下來,隨我所欲地吃多少水果,然後再 裝滿我的袋子。』而他就那麼辦。居士,你認為怎樣?如果那已爬上樹的第一個男人不 趕快下來,當該樹倒下來時,他不是會斷手、腳或身體的其他部份,而遭受死亡或致命 的痛苦嗎?」    「會的,尊者。」    「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果樹;它們帶來許多 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使到對物 質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 Yo ca vassasatam jive 若人活百歲 dussilo asamahito, 不持戒攝心 ekaham jivitam seyyo 不如活一日 silavantassa jhayino'ti. 持戒與禪修 ----Dhammapada verse 11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5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