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NAK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分析萊因哈特之戰術與近代戰史之關係 PART 2. 第四次迪亞馬特會戰: 《敵前轉向─一流的決斷力和機動力》 A 銀英傳本紀概要: 帝國曆四八六年,宇宙曆七九五年九月十一日,銀河 帝國軍和自由行星同盟繼今年二月的會戰後,又在提亞馬 特星域進行了一次會戰。 這次會戰對萊因哈特‧馮‧繆傑爾而言,有極重要的政治 意義,他不再像之前的會戰般只有吉爾菲艾斯一人可供信 賴和倚靠,米達麥亞羅嚴塔爾兩人在分艦隊的指揮,梅克 林格的情報,斯坦梅茲的旗艦指揮,在加上萊因哈特本身 用兵能力,使得全軍指揮繆肯貝爾加元帥試圖以過度突出 的左翼:萊因哈特部隊為餌,來達到完全勝利之目標完全 失敗。 原本較為突出的左翼,被同盟軍的部分參謀解讀為傾斜陣 型,但看起來又像誘餌,但這個餌又太明顯了,同盟軍的 司令部被搞得無比迷惑,於是萊茵哈特的奇計就在十三日 十三時四十分展開,其麾下部隊向右轉向,在同盟軍及其 友軍的驚訝注視下,完成敵前轉向,不僅繞到同盟軍的左 翼方向,予以攻擊,更將想坐享其成的繆肯貝爾加元帥拖 到最前線來。 此時,帝國軍的陣型就像兩面夾擊同盟軍般,但彼此間缺 乏連繫。十五日八時,萊茵哈特艦隊改變攻擊方式,展開 中央突破,將同盟軍截成兩段,不過,因為這段時間,同 盟軍的幾位良將如波羅汀中將及伍蘭夫中將等人已先給予 帝國軍本隊極大的打擊,使得雙方不得不在十六日時彼此 有默契般的撤退,使這場會戰再度成為一場不分勝負之戰 役,正如多年來一般。 B 戰史比較: 1944 年十一月底,此時的西線盟軍流行著一種論調:德軍 已無法再戰,因此,高層﹝布來德雷 ﹞將久戰兵疲和新來 的部隊集中於美軍兩大進攻矛頭:在北方霍奇的第一軍團 及在南方巴頓的第三者軍團之間。此時的巴頓正在企劃一 場最後進攻,突破德軍擋在他面前的"齊格飛" 防線,渡過萊因河,進兵法蘭克福。但是,一種預感加上 一些情報使這個戰場上的硬漢延後了攻勢的發起,他下令 軍團準備一些工作,其中包含了調查及巡視指向北方的各 處道路橋樑的狀況﹝即使目前都已被冰封雪蓋。1944 年十 二月十六日,大霧迷濛,德軍展開了亞爾丁反攻,起先被 判斷為"一次搗蛋式的攻擊",卻使布萊德雷感到憂心,德 軍的攻勢和投注的兵力都是極大的數字,如果他們像1940 年般繼續前進,就會威脅安特衛普港,也就是剛開放讓盟 軍的補給物資源源不斷地運至前線的樞紐。巴頓在十二月 十八日和布萊德雷的會議後,他知道,自己的攻擊得取消 了。在第二天和艾森豪在凡爾登的會議上快人快語道:"見 他個鬼【對不起,原文如此。】!我們有點膽子吧,放這些 王八蛋一馬,讓他們一路衝到巴黎去,那時咱們真正把他們 一切兩段,一口口咬光光。" 緩和氣氛後,艾森豪問巴頓何時能進攻,巴頓直接回答"十 二月二十一日,三個師。" 讓一個軍團轉向,需要多少功夫才能作到,大概很難 想像,但是如果把二十五萬部隊在一星期內,從原來的攻 擊方向轉個九十度,數以千計的戰車和載重車,軍醫院、工兵 部隊、油彈堆積所,將在崎嶇的道路上前進。而在會議結束 的第三天,十二月二十二日凌晨,他麾下的第三軍團展開了進 攻。目標是已被圍了很久的巴斯墩。四日後,巴斯墩解圍,大 批德軍反遭巴頓之側翼攻擊損失極大。這次作戰,展現出巴頓 的將才。沒有一個二次大戰的將領﹝隆美爾除外﹞能進兵如此 迅速,在接近時,緊緊捕捉住大量敵軍。對這次巴頓的成就, 我們可以引用他在1945 年元旦記者會所說的話來形容:"就第 三軍團此次作戰來說,就是在側翼痛擊這個婊子養的,他已被 我好好制住,正夾著尾巴逃回去。" C 後記: 下一篇一完,萊茵哈特就比較接近於戰略指導者,甚少有 奇計的發揮了,該怎麼辦呢? ………待續…………………PART 3. 亞斯提會戰 以上是原文 但近年來開始有人對艾森豪和巴頓在這場戰役中的角色 感到疑慮 他們認為 艾森豪是刻意讓兩大矛頭的中央─米德頓的第八軍減少實力 吸引德軍攻擊 來減少美軍在強攻齊格飛防線的損失 但是是役美軍損失了兩萬人................. 或許 這就是戰略......... -- 「不要著急,早飯在中午之前解決就可以了,葬禮等死了之後再準備也還來得及。」 -----------------楊威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wang.m4.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