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NAK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分析萊因哈特之戰術與近代戰史之關係 PART 3. 亞斯提會戰: 《各個擊破─一流的洞察力和機動力》 A 銀英傳本紀概要: 宇宙曆796年、帝國曆487年2月,一場戰役在亞斯提星域 爆發,由同盟軍的第二、第四、第六艦隊所組成共達四萬 多艘的龐大迎擊戰力來對付由萊茵哈特‧馮‧羅巖克拉姆 伯爵所率領的兩萬餘艘艦隊。 同盟軍擺出了一百五十年前達貢殲滅戰的陣形,以三面包 圍帝國軍,希望以兩倍於敵人的兵力打一場包圍殲滅戰。 然而,帝國軍的指揮官萊茵哈特已看出了同盟軍的破綻, 一個尚未完全完成的包圍網─只是徒遭各個擊破的好餌食。 他決定將艦隊全速前進,正面以兵力上的完全優勢,進攻 第四艦隊。並在數小時後擊破之。接下來再逆時針前進, 攻打第六艦隊。 萊茵哈特的戰術並不是完全讓同盟軍受到了驚嚇﹝或許我 們可說是戰術上的奇襲﹞,至少對第二艦隊的幕僚楊威利 准將及第六艦隊的幕僚拉普少校來說是如此。尤其楊威利 早已呈報了他的想法─一個不可能被打敗的萬全計畫 。然而其上司─派特中將不採用,楊威利也只能眼睜睜的 看著萊茵哈特一一毀滅同盟軍。 當萊茵哈特處理完了第六艦隊時,戰場上僅存同盟軍第二 艦隊,雙方正面衝突,第二艦隊旗艦帕特羅克斯中彈 ,派特中將負傷,由楊威利准將暫時指揮,他成功地將信 心破產的同盟軍穩定下來,再以巧妙的陣形運用,避免了 全滅的命運,還使得帝國軍的葉爾拉赫少將戰死。不過, 整體說來,仍然是帝國軍大獲全勝。同時讓萊茵哈特升任 元帥,正式編組自己的派系。 B 戰史比較: 17 89 年,法國自革命後,遭受多國的侵攻,但到了 1795年間,其獨裁政府已穩定下來,而此時仍與法為敵的 ,僅英俄奧三國。而最具威脅的,莫過於距法極近之奧國。 因此,法政府命拿破崙攻打﹝一說拿氏自請﹞奧之勢力範 圍─義大利。此時法遠征軍僅三萬兩千之眾,但面對 了五萬餘薩奧聯軍,拿破崙先要求熱那亞政府開放波赫達 及葛非兩要塞供法軍通過。而奧軍聞訊即先行動,由博佛 里攸將軍率兵七千開往熱那亞,亞根脫將軍率領九千軍力 前往阿奎,預定在佛托里會師夾擊法軍,此時,拿破崙得 到消息,其支隊遭遇亞根脫一隊,他即使不知道奧軍主力 在那裡,仍將手上兩萬五千兵力全部投入對亞根脫的遭遇 戰,大破奧軍,再分別擊滅博佛里攸軍及薩丁尼亞軍,獲 得了義大利戰場的初勝。也奠定了拿氏一生用兵的神話基 礎。 C 後記: 此後萊茵哈特一直成為一個戰略家的地位,保持著政 治及戰略上的優勢,直到數年後,當他的麾下提督們一個 個敗在楊威利的手下,才使他不得不重新率領艦隊,在戰 術層面上和楊來一決雌雄。 ………待續…………………PART 4. 巴利米恩會戰 -- 路人:這篇戰史寫的好簡略喔! 板珠:管我!我就是找不到太多拿破崙的資料勒! 路人:混蛋 板珠:是我錯,要怎樣,隨便你! 路人:那就趕快寫巴利米恩會戰吧! 板珠:zzzzzzzzzzz﹝裝睡﹞ -- 「命運還說得過去,宿命的話,就有點惹人厭了。宿命有兩種意義,對人而言都是 侮辱。其一,它會使人停止思考分析狀況;其二,它會使人類的自由意志變成毫無 價值的廢物。宿命是不可抗拒的啊。但事實上無論身處何種狀況,最後還是要由當 事人自己抉擇的。」 -----------------------楊威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wang.m4.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