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RO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埃及諸神 由於埃及人對神衹的信仰、對長生不死的信仰以及對葬禮的重視使埃及留下了許多神 殿和墓造藝術以至於時今。自古以來,埃及人就認為許多東西都具有神性,不但個別給以 神名,而且信仰祂們。例如他們的動物形象的神祇(聖獸)就是個特徵。有的神祇乃原封 不動的動物形象,有的神祇則是在人體上安放一個動物的頭,有的則是頭上安置神之象徵 的神像,有的則全是人類的模樣,只有手上拿著神的象徵。 埃及以孟裴斯附近為劃分,在孟裴斯之上的尼羅河上游稱之為上埃及(南部地區), 下流地方稱之為下埃及。史前時代,許多民族都住在尼羅河流域,經過逐漸的統合,遂發 展成南部和北部的兩個王國,然後由傳說中的米尼斯王在西元前三千兩百年之際統一南北 ,大致形成一個統一的王國。 上下埃及在宗教、習俗和語言上都有所不同,一直到統一後,兩地方依然承襲各自的 古老傳統而呈現出不同的型態。例如,在更古老的時代中,上埃及以紙莎草為象徵,下埃 及則以蓮為象徵。後來,上埃及以燈心草為象徵,下埃及則為以蜂蜜為象徵。這上下埃及 的象徵,到了後世便被使用到神殿、墳墓或雕像上。還有,上埃及的守護神為尼凱貝特女 神,下埃及的守護神則為瓦卻女神。這習慣也一直繼續到後世。 就以法老王所帶的王冠而言,在上埃及即所謂的燈心草之國,則是用【白冠】,下埃 及即蜂之國則用【紅冠】。這兩種都是法老的保護神,冠上都裝有法老的標誌–一條彎成 鎌鉤狀的聖蛇。用以代替王冠的頭巾上也安裝有相同的聖蛇。統治上下埃及全土之王則戴 著南北綜合的王冠。因此,上埃及的法老和下埃及的法老在觀念上乃是有所區別的,所以 全土之王乃是兼任上埃及和下埃及之王的意思。不只是王冠如此,連法老的名字或稱號也 用象形文字來表現出上下埃及的象徵,或顯示兼任上下埃及情形。例如,拓特摩斯三世的 象形文字之名就有蜜蜂與燈心草的圖樣,以顯示他是全土之王。又有太陽與聖甲蟲,顯示 他是不死之法老。 從第一王朝到第四王朝,都非常信仰霍爾斯神,大家認為法老是霍爾斯神的後裔,是 霍爾斯神在地上的代表。霍爾斯神是光明之神,以鷹的姿態出現。也即是說霍爾斯神的聖 獸就是鷹。法老的長方形名字上面通常就畫著一隻鷹。 第五、六王朝後,埃及所崇拜的神,逐漸轉變為太陽神『拉』(或者是『雷』,以哈 里奧普里斯為中心),法老又和太陽神結合起來,埃及王的名字就顯出王是太陽神之子。 到了新帝國時代,強烈的信仰又轉移到亞蒙神,亞蒙神成為埃及的民族神。但到了亞門福 特普四世,亞門福特普四世本是一位宗教改革家,他禁止多神教,只尊崇唯一神『阿噸』 (太陽的圓盤之意)。因此埃及王就改為伊克納噸(意味著因阿噸而燦爛光輝之意),且 定都於阿達凱噸(艾爾雅瑪路納)。但是由於全國國民對亞蒙的信仰太過強烈了,以至於 改革失敗。其後王又改稱圖坦卡門(即拖特–安克–亞蒙,亞蒙神活現之意),就像所表 示的一般,又回頭信仰亞蒙神了。 埃及許多神殿門上的簷版,上面大多裝飾著有兩扇鷹翅膀,中心則環抱著太陽以及聖 蛇。或者簷版上方又加上抬頭的聖蛇,頭上頂著太陽盤。 從建造基沙第三金字塔的第四十五朝第七代法老米凱里諾的群像中發現。米凱里諾戴 著白冠(上埃及之王),顎下則有威嚴的鬚鬃,下身圍著只有法老才有的腰布(圍裙), 左腳跨出一步,眼睛凝視前方。這極具威嚴的法老姿態乃是埃及雕刻的古典姿勢。米凱里 諾左邊乃是諸神之母哈特霍神(愛的女神),他頭上頂著雙角中有著太陽的標誌。右邊則 為頂著山犬標誌的亞努比斯.諾摩斯女神(諾摩斯乃為上埃及第十七州之名)。亞努比斯 是當時上埃及第十二、十七、十八州的守護神。後來變成死神,專門掌管埋葬之事,此事 將在後面述及。亞努比斯的聖獸則就是山犬。米凱里諾夾在兩位女神之間,在兩位女神的 外側手上還抓著象徵太陽神護祐的護符(或印章)。而米凱里諾群像之數乃是依照他所統 治的埃及州數而製作的。 埃及各地方乃各都市都有其守護神,但是這些神祇的來源如今已很難確實獲知了。有 的神祇其古老名字,在流傳不久後就被遺忘,有的則被代以別的名稱而繼續流傳下來。前 面所說的哈特霍神,原先在孟裴斯稱之為『無花果的哈特霍』。但到了第四王朝後,她已 受到各地方的崇拜,被大家信仰成是埃及王的母親或養育者。到了新帝國時期,哈特霍神 又變成像南方特貝的艾爾巴哈里教堂中那種兩角間頂著圓盤和翅膀的雌牛模樣。大概在特 貝,大家已把哈特霍神信仰成死之都的守護神了。還有,在典德拉的大神殿裡,哈特霍神 被處理成古典模樣,被信仰成類似於希臘的阿普洛蒂(維納斯)那種天之女神、喜悅與愛 的女神。埃及對神祇的信仰,因時代、地域而異,這也是很需要多注意的地方。 埃及人所鍾愛的『奧西里斯(尼羅河神)傳說』,散佈很廣。根據其說法,奧西里斯 乃是地神凱布與天之女神奴特所生的長子,他澤披埃及全土使得國境之內風調雨順,把人 們從茹毛飲血的時代導向文明之路。奧西里斯的弟弟賽特十分忌妒,遂用計策將他裝入一 個盒子裡,流放尼羅河中。盒子流到非尼基的比布羅斯港,然後被奧西里斯的妻子伊西斯 帶回埃及,就在看顧盒子的期間,伊西斯她生下了霍爾斯。賽特發現之後,遂將盒子撕成 碎片,散置埃及各地。伊西斯將奧西里斯屍體碎片收集起來,要求亞努比斯將之作成木乃 伊(葬儀之神從此得名)。伊西斯用自己的翅膀(非好自在產品!)來煽屍體,於是奧西 里斯又復活了。奧西里斯遂成幽冥界之王。其後他兒子霍爾斯和叔父賽特爭奪地上的王位 ,最後由諸神仲裁,霍爾斯得登王位。 中王國時期(B.C 2133~B.C 1786),奧西里斯的信仰越發普遍且勢力越來越強大。這時 期前往埋葬著奧西里斯的亞比杜斯朝拜的人非常之多,為了祈求家族能在陰間獲得幸福, 紛紛地建立了神碑或神像。 奧西里斯的故事常在墓中都有所描寫,奧西里斯引導著死後的王、女王或貴族的畫面 非常多。圖案中,奧西里斯戴著白冠,白冠上兩旁插著羽毛,手中持的拂塵和笏。這些乃 是支配者的尊嚴象徵,表現幽冥界之王的特色。 伊西斯的造型通常是頭上頂著雙角和太陽盤,上面頂著依西斯的象形文字,兩鬢留著 長綹,手上拿著象徵生命的安克。有時也經常抱著她的孩子霍爾斯的姿態出現。 把奧西里斯處理成木乃伊的亞努比斯,雖然前面有說過他是一位州地方的守護神,但 後來卻成為死神,專管埋葬、製造木乃伊的守護神,葬儀、墓地的主神。他的造型通常是 山犬模樣,在死者旁邊或收藏木乃伊的墓石上大都雕有他的形象。往後的年代裡,也有人 把他當作是奧西里斯的兄弟處理。 有一種畫在紙莎草上的畫捲『死之書』,上面描繪著死者接受審判的情形。『死之書 』是一種為了使死者在陰間支配者奧西里斯面前得到較好的判決所準備的安魂、祈禱書捲 ,通常要死者一起帶去(陪葬啦!)。其中有的畫面,坐在最左邊的是奧西里斯,再來為 引導死者的亞努比斯,亞努比斯後為拖特(別懷疑!就是他!),拖特就是書記,聖獸為 朱鷲、斗篷狒狒,他記錄著中央天秤上的死人心臟的重量,再來為女神瑪特,她是真理、 正義和裁判之神,她伸出手臂,有時展開翅膀(象徵真理)或頭上插著羽毛,有時也頂著 圓盤。 拖特掌管文字,乃知識之神,哈摩波里斯是信仰中心。 --------- 黃昏的舊作重貼,怕黃昏真的死了....順便賺點花園幣 -- Origin: ︿︱︿ 小魚的紫色花園 fpg.m4.ntu.edu.tw (140.112.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