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OEFL_iB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查分一口氣加了5分。 覺得成積不如預料的建議可以查查看, 這次寫作拿了 (FG) 24,覺得有點怪, 如果獨立寫作拿F沒話說,我大概也不會去查了。 但因為整合寫作之前都很穩, 沒有寫壞的理由,就去查了成積 (順便不自量力的也查了口語成積,結果當然沒變) 結果W變成(GG)29。很意外的從96->101。 順利在年底前從托福畢業了。 所以如果有版友覺得成績和理想不同,不妨去查查看。 我覺得Toefl的評分基準蠻穩定的, 正常的情況下成積不會和想像中差太多。 我考了三次 96,94,96+5,各科分數的區間其實蠻固定的。 補充一下我的準備心得,適用範圍是80=>100分 然後Official Guide 是最好的一本書。 像黃金閱讀這些真題也是最有參考價值的。 其他的題庫多少與真題有差距,不能盡信。 寫作部份: 1. 整合寫作無疑是最穩定也最好拿分的部份。 困難的部份只在聽力。抓的到大意目標就要放在Good 2. 獨立寫作不容易,但評分其實並不苛,和寫作部份一樣, ETS看的是會不會寫、其次才是寫的好不好。 會寫的情況下(不離題、結構完整、句型正確) 應該會有Good, 然後整體分數會在22+。如果沒有22要先檢討基本的聽力、文章結構。 22以上才是內容完整。 聽力部份: 1. 因為聽力能力會影響W,S的部份,而且題目不難, 很容易可以評斷出目前的聽力情況。 建議及早使用OG的題目練習一下,了解目前實力。 如果OG的題目沒問題,基本上我覺得不需要再練其他的了。 因為這部份是我較強項(26,30,27), 所以沒有什麼準備心得可以提供的。 閱讀部份: 1. 黃金閱讀是最管用的,與其做多其他的題庫,不如多做這份幾次, 然後抓ets的出題模式。每則練習錯2~4題以內應該ok。 可以25+ 2. 題目深度廣度比聽力難多。因為我背的單字不夠, 每次都會在單字部份丟分,多背會很有效。 但直接影響應該在+1~+3分之內。 3. 考試時我個人習慣在做題目時再開始看文章段落。 比較好控制時間。但也不是像補習班教的只找關鍵字。 我會完整的讀一遍試圖抓到大意,因為大意題相關很多。 補習班教的是對所有人都管用的方式, 不見得真的最適合每個人。這點在最後的口語部份差異很大。 口語部份: 口語部份是我準備最久的,最後成積也只有從17->20。 但這三分讓我費盡了心思。 我感覺 ets在口語部份的評分很不平均是類似 15-17 三個部份中有一個部分完全不行,其他也很差。 20 三個部份都勉強可以聽的懂、且稍有內容。 22+ 內容、表達等表現能力。 補習如果光是教制式樣版是完全沒用的。 (ex: In my opinion...) 全世界華人用的樣版基本上都很像。 ETS絕對比你我更熟悉這些樣版。 用這個開頭就是告訴考官"你好,我是背樣板的", 印象分數就不會好, 如果講了兩三句又很"普通"的話, 我是考官的話根本不會把他聽完。 如果聽OG的範例, 就會發現他們講的也沒有多好 口音也都聽的出來是那裡人。 但這就是ets所要求的水準, 只要句型自然、內容像是個人經驗就好。 我最後一次考的時候刻意避開任何會聯想到樣版的句子。 另外一個樣版的問題是講話速度, 如果你像我一樣45sec只能講6~8句話, (講的快的人可以到10句) 再快就會讓人聽不懂的情況, 樣版只是占掉少的可憐的表達機會而已。 讓整篇回答變成空洞而沒有內容。 不如直接切題,然後找個有發展性的點來講, 甚至講不完也沒有關係,(OG的範例也沒有說完) 我覺得讓考官聽的懂、有信心說你真有東西可以講更為重要。 一點總結: 因為我從來就不喜歡英文。 關於準備托福,我一開始也是抱著考個資格的心態。 連單字都沒有好好背。 練習的考題也都是只鎖定確定會有用的部份。 後來準備申請時使用英文的機會多,心態慢慢有所改變。 以後在學校交友以及做研究,必然需要使用英文, 如果對英文還是抱持著能避則避的態度, 可想而知真的入學的話,心態不變,這幾年也會非常痛苦。 我想克服困難的一個方式也許就是接受它吧。 謝謝這個版一直以來的幫忙, 我要趕緊連絡學校換分數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74.6.1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