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TV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ckey (反象救中職)》之銘言: : 因為劇中一直說斯道資質不錯,但還沒頓悟, : 所以我猜編劇有可能安排夠蘇最後把功力傳輸給他 : 讓他繼續輔佐JUDY,自己也剛好恢復成一般人, : 一來避免江湖政治事; : 二來可以跟乳香快快樂樂的安養下半年。 姚斯道(道衍和尚) (1335-1418) 道衍和尚,俗姓姚,字斯道,號天禧、逃虛老人、嬾閣翁等,明僧,長洲( 今江蘇省吳縣)人。明太祖擇名僧為諸王誦經荐福,道衍被荐到燕王就是後 來的明成祖處。從燕王隸住北平,勸燕王反,錄功第一,拜太子少師,始復 俗姓,賜名廣孝。依然僧人本色,上朝時冠代朝後便僧衣,明成祖賜官第及 宮女均不受。嘗監修《太祖實錄》,又纂修《永樂大典》,贈榮國公,卒諡 恭靖,著有《逃虛子集》。 參考資料http://www.greatchinese.com 姚廣孝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姚廣孝(1335年-1418年),法名道衍,字斯道,蘇州人。元末明初政治家 ,明成祖朱棣自燕王時代起的謀士。 醫生世家,十四歲落髮為僧,師事道士席應真,得其陰陽之術。游嵩山寺, 相者袁珙說他:「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選高僧侍諸王,廣孝入選燕王朱棣,住持 大慶壽寺。故友宋濂、高啟多為朱元璋所殺,對洪武朝政治有諸多遺恨。又 協助燕王訓練軍士,計擒都指揮使謝貴。 靖難之役中,他留守北平,建議燕王輕騎挺進,徑取南京,「毋下城邑,疾 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又勸朱棣勿殺方孝孺,「殺孝儒,天下讀書 種子絕矣!」[1]。朱棣即位後,初授官僧錄司左善世,永樂二年(1404年 )再授為太子少師,復其姓,賜名廣孝。曾主持《永樂大典》、《明太祖實 錄》等書的修纂,又著《道余錄》專詆程朱[2]。永樂十六年病逝,「帝震 悼,輟視朝二日」,以僧禮葬。追贈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 、上柱國、榮國公,謚恭靖。賜葬房山縣東北。要著作有《逃虛集》、《逃 虛子詩集》、《逃虛類稿》等。 [編輯] 注釋 1. ^ 《明史·方孝孺傳》 2. ^ 《明書·異教傳》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7%9A%E5%BB%A3%E5%AD%9D&variant=zh-hant ※ 編輯: zmcse 來自: 118.166.15.138 (03/01 12:23)
smaljohn:不像和尚的傢伙= = 03/01 14:19
irina0629:整個往反方向編去了 03/02 00:57
NEORG:所以藍小蝶最後應該也會領便當~這樣姚才有理由當和尚去 03/02 02:44
summertrees:↑我也是這麼想,小蝶死了,斯道看破紅塵,就出家去了. 03/02 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