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W-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土改,實際上從多個方面促進了臺灣工商業的發展。 1、提供了高素質的工人和全社會的人才 土改大大提高了農民的待遇,再加上小蔣對教育的高度重視,使得農民不管是身體上還是 素質上,還是社會心理上,都大大地改善了。這為後來的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工人。 土改以後,農民子弟可以受到好的教育,可以成才。這樣以來,臺灣的菁英人才就來自全 體人口,而不想過去那樣只來自富裕的那點人口出來的“本土菁英”。 人口基數不同,人才水平也不同。2300萬人基數的人才,肯定強過20萬人基數的人才。 2、迫使本土鄉紳轉型發展工商業 本土鄉紳往往是本土受到教育最好,素質最高的一個群體,也是本土擁有資本最多的一個 群體。 但是如果沒有土改,他們不管是個人,還是資產都大多被束縛在自己的土地上, 土改把本土鄉紳趕出土地,并給予一定的初始資本,迫使他們全部精力在工商業上,可以 極大地促進本土工商業的發展。 站在中央集權的角度看,如果要發展工商業,最好是一分錢不給地主,政府自己拿著這些 錢辦工商業。 而老蔣做的事情,是把這些錢拿來補償地主(不要和我扯補償不足的問題,給你是人情不 給是本份,政府拿走全部土地不給補償是你無法反抗的),讓地主也參與工商業建設,這 就促進了臺灣小企業的發展。 3、大大拓寬了本土市場 臺灣的企業建設起來了,第一個市場就是本土市場,而不是出口。 本土的市場大了,才有可能培養出良好的企業去參與世界市場的競爭。 沒有富裕的農民,工人就不可能獲得高的報酬。富裕的農民和工人,共同支撐著整個社會 的薪酬結構。 貧苦的工人和農民,自然也可以去生產,但結果是,產品都是出口為主,後果有: a、沒有本土市場的培育,先天不良,結果在國際上飽受打壓,發展不起來。 b、大量出口,導致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進而貨幣升值——後果還是經濟發展不起來。 總有人扯什麼臺灣的工業有日本人的功勞——日本人是建設了很多食品加工工廠,層次之 低就該算第一產業中去而不是第二產業中去。 此外, 我提供另外一個視角吧——如果沒有老蔣的土改,毫無疑問共產黨的地下黨可以輕易在臺 灣扎根。這樣老蔣的政權能否保持社會穩定都有問題。 中國共產黨最擅長在貧苦農民中建立嚴密的地下組織。 如果你勞苦一年,只能吃番薯穿破衣,遇到災荒還要賣兒賣女。然後這個時候,有人過來 和你說,你這麼窮只是因為被剝削得才慘了;那些地主吃香的喝辣的都是靠剝削你才那麼 富裕的。我們應該打倒這個吃人的制度,讓每個農民都能分到田地。 你會怎麼想? 然後地下組織就建立起來了,而且因為是根植於平民之中的,除非把人殺光,不然很難根 除——當年國民黨很多時候最後只能用殺光人的方法對付根據地。 然後,二野就可以像四野打海南島那樣偷渡過來發起進攻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93.141.130
sshsshssh:台灣本來米糖有餘 搞到吃番薯穿破衣並不是因為剝削 而是 02/03 14:16
sshsshssh:國民黨統治的結果 你講的只是邏輯推演並沒有事實根據 02/03 14:18
sshsshssh:你何不看看這個討論串之前的討論(也有地主後代的說法)再 02/03 14:20
sshsshssh:來發表高見 共產黨很爛並不代表國民黨在台灣作的就是偉 02/03 14:20
sshsshssh:大光榮正確 亂吹兩蔣統治只會增加兩岸人民對立也背離歷 02/03 14:21
sshsshssh:史潮流和正確的價值 中國人應該要從非共即"國"的美好幻 02/03 14:22
sshsshssh:想和思維解放出來 畢竟國共合作國民黨不可能再回去了 02/03 14:22
bluemkevin:打個岔 不知道其他家如何 在我家鄉老一輩的人從日據時 02/03 15:52
bluemkevin:期吃番薯穿破衣 02/03 15:53
eslite12:中國人果然台灣史很差 02/03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