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W-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作者: AnyTime ( st囧-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八卦]高砂義勇軍為什麼在靖國神社中????? 時間: Tue Jun 14 18:14:50 2005 史觀1 http://www.sinorama.com.tw/ch/show_issue.php3?id=200179007108c.txt&page=1 http://www.sinorama.com.tw/ch/show_issue.php3?id=200179007104c.txt&page=1 那一年,我們為了日本而戰! 文‧劉香君 圖‧阿美影展策劃小組提供 -------------------------------------------------------------------------------- 花蓮縣壽豐鄉在太平洋戰爭時,許多人都是以日本軍屬身分出征,且多數戰死。在戰場上 倖存的人們,回到了壽豐村,雖然對日本相當不滿,但卻又心懷日本時代的種種,依然愛 著日本,這些狀況讓旅居台灣十多年的ASIA PRESS駐台代表,資深紀錄片工作者柳本通彥 相當好奇,想瞭解這些人的想法和戰爭遺族的生活,因而他一再地前往壽豐鄉,以一般家 庭使用的V8攝影機進行紀錄。 柳本通彥紀錄的壽豐鄉壽豐村,在日本時代名叫壽村,以生產砂糖聞名。壽豐村位於中央 山脈與太平洋之間,附近有日本移民村及砂糖工廠。由於農村的水源是來自三千公尺高山 雪融的清泉,使得生長在這片好山好水的人們特別長壽,也是「壽村」村名的由來。一九 九四年,柳本通彥因緣際會的認識當年七十四歲的Laisuwano,展開了他紀錄拍攝三位老 人赴日抗爭軍俸儲金的經過;片中柳本以第一人稱的旁白方式,口述他與三位老人的互動 相處,以及老人們對於「祖國」日本的愛恨情結。 八等勳章──Laisuwano Laisuwano,日本名:平山一夫,中文名:李平山。 太平洋戰爭已近尾聲的一九四五年,二十五歲的Laisuwano接到召集令,以軍屬的身分參 與菲律賓戰役,後來戰敗成為俘虜,隔一年才回到台灣來。 Laisuwano特地將一個保存極好的「八等勳章」拿給我看,「這是天皇陛下給我的,也是 我七十多年的生命中,最棒的回憶!」 戰後,雖然日本離Laisuwano越來越遠,但是這些戰爭的事實卻從未遠去。Laisuwano的小 孩受的是中文教育,孩子也無法體會他的心情,所以一看到我,就急切的想與我分享這一 切。 阿美族柴刀──Butentoba 隔天,Laisuwano帶我走在路上拜訪其他友人,這裡的人一知道我是日本人,紛紛用日語 向我打招呼,彷彿回到了過去的時光。Butentoba,日本名:中村武雄,中文名:林武丁 ,他是高砂義勇軍的一員。當年的高砂義勇軍據說有五千人,全都是當時原住民族的精 英,部落的主力。Butentoba展示一把象徵阿美族勇者的柴刀。他說這是出征前父親給的 ,他就用這把柴刀,作為日軍的先鋒部隊,攀山越嶺、披荊斬棘、屢次救援快死的日本兵 。Butentoba聊得酒興正酣,還會自豪的唱起當年的高砂義勇軍軍歌,「對我們來說,日 本就是父親!」Butentoba說著,「我絕不會忘記,也會教兒孫說日本話。」 五十多年前的台灣原住民,上戰場是抱著必死,相約於靖國神社相見的心情。不料當戰 場上的倖存者回到台灣,卻發現整個社會由說日本話,變成講中國北京話的世界。家裡 雖然有收音機和報紙,但是都聽不懂,等於與社會完全隔絕。我們的來訪,彷彿打開了 時空膠囊,讓他們彷彿又回到年輕的時光,又愛又恨;而身為日本人的我,在面對他們 的時候,也有著同樣複雜的心情。 天皇萬歲?──Tewaikasau 一九九五年,我再次來到壽豐村的Laisuwano家中,Butentoba特別將家中的花生與南瓜 送給了我;也認識了他們的友人Tewaikasau。 Tewaikasau,日本名:松原敏雄,中文名:胡敏雄,他與Laisuwano於菲律賓相識。當時 的日本政府強迫他們把軍俸存入郵局,Laisuwano特別向日本當局查出他的軍俸總額為三 百九十九元,經過五十多年的通貨膨脹,乘上七千倍合算約為二百二十萬日圓,但是日 本政府僅願意以一百二十倍的方式計算,所以發還的金額只有不到五萬日圓。 Tewaikasau對此相當不滿,「大家都是為日本人而去的,死時都高喊天皇萬歲才死,有 誰喊蔣介石萬歲呢?為什麼日本人不設身處地為我們著想,這也是日本人教我們的,為什 麼有差別待遇呢?都過了五十年了,日本人應該跟我們道歉。」 Tewaikasau是在一九四二年前往菲律賓的民答那峨島,途中船被擊沉,Tewaikasau在海上 漂流了五個小時才獲救,「船上都是血跡、內臟、屍體,真的很悲慘。」他的身邊保存有 一本戰死者名錄,來自花蓮的原住民就有六百人死亡,這些人不但沒有弔慰金,甚至連戰 亡通知都沒有,這一點讓他非常生氣。 靖國神社 一九九五年三月,台灣三個日本老兵決定掏出所有的家當,前往日本抗議軍俸儲金。 來到日本,三位老先生,無論如何都一定要拜訪皇宮與靖國神社。 在靖國神社前,「我來看你們了!」Tewaikasau在進入神社前輕輕的說出他五十多年的心 願。 「我覺得有人叫我的名字,」步出靖國神社的Tewaikasau,忍不住掩面哭泣。 三月二十七日,於日本眾議院議員會議,日本政府代表對台灣的代表明確的表達,「因為 你們不具有日本國籍,所以只能以一百二十倍賠償。」台灣代表認為落差實在太大,日本 人非常沒有誠意。 生產後第十四天──Dogebara 七十四歲的Dogebara說,「我生產後第十四天,我的丈夫就上戰場了,他說他是男子漢, 怎能不上戰場,還說自己的朋友都去了,自己留著又有什麼用,」那時的Dogebara只好淚 眼汪汪地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小娃娃到車站送行,只見車站擠滿了人,根本看不到自己的丈 夫,「我還記得我懷裡的娃娃,一直大聲的哭著呢!」結果她的丈夫再也沒有回來。 平時Dogebara與友人聚餐,還會一起唱著戰前NHK廣播電台的節目主題曲。 Dogebara的丈夫戰後就沒有回來了,既沒有收到電報,也不知道他在哪裡死去,除了弔慰 金之外,沒有任何補償,就這樣過了五十多年傷痛未癒的歲月,而女人似乎又承受著更多 沉重的苦難。 沒有道德的國家 由於台籍日本兵等組織,於一九七七年起不斷的前往日本法庭控訴日本政府處理慰問金的 差別待遇,是而在一九八八年日本開始對台灣支付慰問金,一九九五年則發還軍俸儲金。 一九九五年十月,日本在台交流協會利用電視廣告宣傳發還軍俸儲金的訊息,台灣共有六 萬人,一直到一九九八年三月只有三成的人拿回軍俸儲金。而在一九九八年七月,三人因 為生活困頓決定要來領取自己的軍俸儲金,並特地搭飛機來台北,但是最後卻在日本交流 協會門前止步,「想到三、四年的叢林戰爭,實在是無法接受這樣的對待。」「我們已經 都快八十歲了,也不知道哪一天就死了,連一句慰問的話都沒有,真是沒有道德的國家, 以前老師還說,有道德才會強大!」老人們忍不住發出憤慨的心聲。 後記 在拜訪壽豐村老人的第四個夏天,Laisuwano由於戰時受傷的眼疾復發,正在接受眼睛的 手術,Butentoba身體狀況不好,連最愛喝的酒都被醫生禁喝了,花生田也不能去了; Tewaikasau在家裡看著最喜愛的NHK轉播相撲節目。這三人在戰後拚命的工作,才能有現 在平靜的生活,想到自己時日不多的歲月,更感慨這半世紀的苦難。 Tewaikasau唱和著電視傳出的日本國歌「君之代」,戲在歌聲中落幕。 編按:自七月十三日起,連著十天,阿美影展策劃小組將於花蓮、台東等地舉辦七場 「部落電影院」的放映與座談。十六日晚上將會在本片的拍攝地──花蓮縣壽豐鄉壽 豐村放映本片,屆時柳本導演及李平山先生皆會參與座談。 部落電影院網站: http://www.realpangcah.net/ p.104 我們為了日本而戰爭──花蓮壽村的老人 一九九八/片長45min 導演/柳本通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90.36 ※ 編輯: wetteland 來自: 219.68.90.36 (06/14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