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W-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紀念碑現在縣政府決議要拆了,族人協會等要抗議申訴, 爭論雖沒有前幾天嚴重,但歧見仍未解決,報紙都是炒作一下, 這是台灣史一段很重要的過去,就是日治末期的軍事動員, 我想到的學者研究包括周婉窈,林繼文......等大家可搜尋著作, 而大家也可以藉此討論有關這段領域的歷史,當作近日的主題吧^^ 以下是小弟前幾日在自由時報投稿之文章,也只是稍加澄清與評論, 也希望拋磚引玉,各為高手多貢獻意見交流吧^^ 我也考慮與戰史版商量合作,有些軍事專業與戰爭部份可以歸戰史版討論, 而本版當然不限制太多,但應以事實陳述為先,影響意見等等也勿過於偏激與 造成單純的意識形態之爭!謝謝大家! 所以從今日起可以多談論發表有關日治末期軍事動員體制下的台灣,各方面都行, 現今的影響與存在的問題,包括遺族,戰友會,賠償,中日政府態度,台灣人的認知, 現今歷史對於此的敘述與了解多寡......等!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feb/18/today-o1.htm 小弟的文章^^ -- -- 涵養愛鄉心情 發揮自覺精神 重建台灣文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42
Cimon:推一把 台灣媒體實在很糟 02/25 00:13
wetteland:寫的很好!針對此事,我也分別在自由、臺日各有一篇文章 02/25 00:20
bdw:在中時、聯合投稿更有意義 02/25 09:22
wetteland:中時還好,他們論壇組還算獨立!聯合報就算了 02/25 11:02
HEARTMAN:我有投中時,但沒登出 02/25 11:03
allenmu:中時聯合能上的話...恩那現在台灣應該不會那麼對立= = 02/25 18:05
wetteland:中時的論壇組比新聞部中立很多點,要看當日輪值主編是誰 02/25 20:15
treker:那些碑也是人家捐錢蓋的 要好好處理 不要引發人家誤會 02/25 21:42
> -------------------------------------------------------------------------- < 作者: wetteland () 看板: TW-history 標題: Re: 關於這次高砂義勇隊 時間: Sat Feb 25 00:34:35 2006 ※ 引述《HEARTMAN (青空)》之銘言: 臺灣現在很大的問題是, 某個陣營,其實藍綠都有, 但是某個陣營特別嚴重, 他們完全不懂啥麼是「同情的理解」 五六十年前剛來臺灣是如此, 現在也是如此。 臺灣在日治時期的歷史記憶就成為政治算計下的犧牲品。 這種心態不改變, 研究再多歷史, 不過淪為政治的工具罷了! 對此事件,我寫了兩篇文章,一篇在臺日。 針對面對歷史,要有「同情的理解」 寫的有點政治味。原文如下: 又見國民黨與親中媒體拿仇日來作文章了,他們所謂的本土連結,扣除掉仇日的部分, 可說是一無所有。完全漠視臺灣人故有的歷史記憶,而強迫臺灣人接受他們少部分人的 歷史記憶。 大學歷史的第一課一定會提到什麼是「同情的理解」,每個時代、每個環境都會形成不 同的歷史記憶。尤其臺灣在短短數十年內經過多次政權的更迭,不同世代間歷史記憶的 紛雜,更是見證了時代的悲劇。 所以在一個家族內,常常是第一代受過傳統漢學教育,又經歷過乙未割臺之役,而對日 本充滿了敵視。第二代面對的是施政已步上軌道的日本政府,親逢「大正民主」時代的 薰陶,透過日語去吸收世界新知,他們願意接受現代化的洗禮,也能理性分辨日本施政 帶給臺灣的好與壞。第三代接受過皇民化教育,加上戰後目睹國民黨政府的暴虐與腐敗 ,對於日本的認同自然遠高於中國認同。第四代身處白色恐怖的氣氛中,以及政府所灌 輸的大中國兼仇日的洗腦教育,試圖洗刷掉他們來自家庭的歷史記憶。第五代面對臺灣 社會轉型所帶來的矛盾、感受到威權體制的壓迫,即使自小是接受國民黨的洗腦教育, 卻也在實際生活中感會到時代的改變,因而成為黨外運動的最大支持力量。 在這樣的環境下,每一代的歷史記憶都充分反映出一個無法決定自己歷史的無奈感。如 同我所舉的第三代臺灣人,他們的親日情節顯示出,相較於日本統治,國民黨統治有更 多不合理之處,在他們身上所表現的正是時代的傷痕。如同經歷過抗日戰爭的老兵,他 們對日本的那種仇視。雖都有其偏執之處,但我們都要予以尊重。這就是治史所最強調 「同情的理解」。 可是在今天的國民黨、親中媒體,卻是將自己的意識型態強加在臺灣人身上,就連死人 也不放過。動不動就日本軍國主義如何如何,從未反省過自己當年那種大中國兼仇日的 洗腦教育帶來多少的扭曲,甚至動輒將臺灣人當成日奸走狗加以踐踏、打壓。其日治時 代的歷史連結,只會連結到莫那魯道、羅福星等的抗日行為,從未去細思臺灣在日本統 治這五十年期間,如何從傳統社會步入現代社會,臺灣的經濟、衛生、生活條件有了如 何的改善。只會強調日本人在臺灣坎了多少林木,卻不敢說國民黨政府在戰後砍伐的量 是日治時代的三、四倍。 種種的一切,足見國民黨面對歷史仍然缺乏謙卑與尊重,完全是停留在五十年前那套黨 國體制下的歷史觀,這樣的國民黨,又有什麼立場直指「皇民化運動」下的日本政府? 至於自由那篇,政治性的反諷意味太重, 我就不貼了, 想看的自己點來看! -- http://blog.yam.com/weichen/ 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阿摩司書5:2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142.6
weichia:周縣長還是沒能跳脫出固有仇日+外來政權思考呀 02/25 00:38
wetteland: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feb/22/today-o4.htm 02/25 00:40
wetteland:忘了給網址 02/25 00:40
sugiura:日本人和國民黨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把日治時期想得太好了… 02/25 01:38
bdw:日本時代是法治社會 02/25 09:23
bdw:而且只是想認識真正的歷史真正的台灣,不要扭曲而已 02/25 09:25
willhunting:不過日本人的法治是用在日本人身上的吧 02/25 13:47
wetteland:樓上顯然對歷史一無所知 02/25 14:29
bdw:1945年,台灣由法治社會變成人治社會 02/25 15:21
allenmu:台灣當時是法治社會阿...只不過很多惡法是真的... 02/25 17:55
mstar:原 PO 名字跟我一樣,只不同姓.... O_O 02/25 23:19
willhunting:殖民地法的法治碰上次等國民 也算法治嗎? 02/26 01:50
allenmu:嚴格來說是算的,畢竟是按照法律來判決事情,而國民黨時代 02/26 11:44
allenmu:法條根本是寫好看的,是看上頭高興來判. 02/26 11:47
wht810090:真的不懂的話, 王泰升老師的書可以找來看看....... 02/26 15:33
wetteland:推王泰升呀 02/26 16:01
> -------------------------------------------------------------------------- < 作者: species (Miner) 看板: TW-history 標題: Re: 關於這次高砂義勇隊 時間: Sat Feb 25 17:19:07 2006 ※ 引述《wetteland ()》之銘言: : ※ 引述《HEARTMAN (青空)》之銘言: : 臺灣現在很大的問題是, : 某個陣營,其實藍綠都有, : 但是某個陣營特別嚴重, : 他們完全不懂啥麼是「同情的理解」 : 五六十年前剛來臺灣是如此, : 現在也是如此。 : 臺灣在日治時期的歷史記憶就成為政治算計下的犧牲品。 : 這種心態不改變, : 研究再多歷史, : 不過淪為政治的工具罷了! : 對此事件,我寫了兩篇文章,一篇在臺日。 : 針對面對歷史,要有「同情的理解」 : 寫的有點政治味。原文如下: : 又見國民黨與親中媒體拿仇日來作文章了,他們所謂的本土連結,扣除掉仇日的部分, : 可說是一無所有。完全漠視臺灣人故有的歷史記憶,而強迫臺灣人接受他們少部分人的 : 歷史記憶。 : 大學歷史的第一課一定會提到什麼是「同情的理解」,每個時代、每個環境都會形成不 : 同的歷史記憶。尤其臺灣在短短數十年內經過多次政權的更迭,不同世代間歷史記憶的 : 紛雜,更是見證了時代的悲劇。 : 所以在一個家族內,常常是第一代受過傳統漢學教育,又經歷過乙未割臺之役,而對日 : 本充滿了敵視。第二代面對的是施政已步上軌道的日本政府,親逢「大正民主」時代的 : 薰陶,透過日語去吸收世界新知,他們願意接受現代化的洗禮,也能理性分辨日本施政 : 帶給臺灣的好與壞。第三代接受過皇民化教育,加上戰後目睹國民黨政府的暴虐與腐敗 : ,對於日本的認同自然遠高於中國認同。第四代身處白色恐怖的氣氛中,以及政府所灌 : 輸的大中國兼仇日的洗腦教育,試圖洗刷掉他們來自家庭的歷史記憶。第五代面對臺灣 : 社會轉型所帶來的矛盾、感受到威權體制的壓迫,即使自小是接受國民黨的洗腦教育, : 卻也在實際生活中感會到時代的改變,因而成為黨外運動的最大支持力量。 : 在這樣的環境下,每一代的歷史記憶都充分反映出一個無法決定自己歷史的無奈感。如 : 同我所舉的第三代臺灣人,他們的親日情節顯示出,相較於日本統治,國民黨統治有更 : 多不合理之處,在他們身上所表現的正是時代的傷痕。如同經歷過抗日戰爭的老兵,他 : 們對日本的那種仇視。雖都有其偏執之處,但我們都要予以尊重。這就是治史所最強調 : 「同情的理解」。 : 可是在今天的國民黨、親中媒體,卻是將自己的意識型態強加在臺灣人身上,就連死人 : 也不放過。動不動就日本軍國主義如何如何,從未反省過自己當年那種大中國兼仇日的 : 洗腦教育帶來多少的扭曲,甚至動輒將臺灣人當成日奸走狗加以踐踏、打壓。其日治時 : 代的歷史連結,只會連結到莫那魯道、羅福星等的抗日行為,從未去細思臺灣在日本統 : 治這五十年期間,如何從傳統社會步入現代社會,臺灣的經濟、衛生、生活條件有了如 : 何的改善。只會強調日本人在臺灣坎了多少林木,卻不敢說國民黨政府在戰後砍伐的量 : 是日治時代的三、四倍。 : 種種的一切,足見國民黨面對歷史仍然缺乏謙卑與尊重,完全是停留在五十年前那套黨 : 國體制下的歷史觀,這樣的國民黨,又有什麼立場直指「皇民化運動」下的日本政府? : 至於自由那篇,政治性的反諷意味太重, : 我就不貼了, : 想看的自己點來看! 日本軍國主義在二戰時,對亞洲造成的傷害是不可否認的, 對於這段歷史,很多日本人至今仍不願意去面對或是根本一無所悉, 日人對於戰爭亡靈的祭拜,本質是應該是肅穆且中性的, 因日本政府對歷史責任的逃避態度,使得這方面的祭拜活動, 總被二戰遭受日本荼毒的亞洲國家理解為祭拜日本軍國主義.... 烏來這些祭祀高砂義勇隊的碑文,既然是日本人所立, 自然是以推崇他們在二戰時對於日軍與天皇的效忠為主(不然要立什麼碑?) 老實說,也不用期待日本人會像德國人一樣深切自省,民族性實在差太多 如果日本人像德國一樣視希特勒為國恥,而視二戰為罪惡, 這樣祭祀,立碑的行為應該會減少很多吧.... 然而,對於高砂義勇隊的遺族來說, 不管是來自於任何陣營,任何對於祖先的紀念形式,都是安慰 即便是來自於日本人,即便是對於他們誓死效忠天皇的歌功頌德, 至少,這讓他們覺得祖先的血沒有白流, 高砂義勇隊只是戰爭下的犧牲品,說他們是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似乎也太沉重 我個人覺得周縣長處置上的確是缺乏"同情的理解", 另一方面,這些石碑既然已經成為觀光景點,應當放下意識形態,以經濟為優先 比較好的作法,應該是縣政府另立一個石碑, 闡述這些原住民祖先在二戰時,身為日本軍國主義犧牲品的悲情, 應當要給高砂義勇隊更多的包容,而不是把他們向外推,與日本軍國主義畫上等號... 我們無法改變日本人對於二戰歷史的解讀,這是他們教育的問題, 我們能做到的,是給予曾經生活在這塊土地的祖先們 "同情的理解"與尊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0.129.41.245
allenmu:只怕是新立的碑參雜著不少國民黨論述 02/25 18:03
bdw:台灣歷史沒有台灣的論述和情感 02/25 19:08
yxl:戰死的高砂義勇隊可能還覺得為國(日本)犧牲很光榮 有何悲情? 02/25 22:01
yxl:別拿漢族+國民黨中心的歷史觀來看這件事 02/25 22:03
bdw:重要的是教科書不會這樣講 02/25 22:26
species:看看高砂義勇隊的下場,我相信用悲情來形容並不為過,這跟 02/26 15:23
species:國民黨或漢族沒有關係,至他們覺得死得光不光榮,這又是另ㄧ 02/26 15:27
species:個層面的問題了... 02/26 15:30
allenmu:樓上我也覺得那是悲情,不過對於立碑之事我倒是希望是由他괠 02/26 17:02
allenmu:們自己族人立碑,而不是縣府立,因為這畢竟是用我們漢人甚至 02/26 17:04
allenmu:是參雜國民黨觀點的碑文,這樣不太好. 02/26 17:05
species:誠如你所言,如果是周縣長立碑的話,論述很可能會偏頗 02/27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