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W-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取材至: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ul/2/today-o10.htm 紀錄片「綠的海平線」觀後心得 臺灣少年工 不是台籍日本兵 ■ 洪致文 日昨,李介媚君於自由廣場發表了一篇關於紀錄片「綠的海平線」觀影心得。這 部講述臺灣少年工到日本造飛機的影片,從放映以來就非常受到關注,因為它觸 及了一段被塵封的歷史。我相信所有觀影者都會感佩這些新世代的年輕人,這麼 認真地用尊重與關懷的態度去挖掘阿公時代的記憶。只不過,對於年輕一輩來講 是陌生的那些歲月,在呈現時往往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謬誤。就像日昨的李君一 文,編輯後下的標題為「台籍日本兵的記憶」,這就有一個非常基本上的誤解。 這些「臺灣少年工」其實不是「台籍日本兵」,但沒有走過那個時代的我們,很 可能一個不注意就搞錯。 類似對於歷史正確用語的陳述與影像使用上正確性的執著,是拍攝紀錄片者需要 時時謹記在心的重要堅持。一部紀錄片可以非常感人地訴說生命故事,但不能因 此就隨意拼貼老影像去塑造我們晚輩自以為是的「懷舊氣氛」。也就因為老影像 的得來不易,我們更應該對於每一個要出現的畫面不能有讓觀影者誤解與誤會的 安排,在製作的過程中也更要小心與謹慎,不是隨便放上黑白照片,弄上得來不 易的歷史影片,就可以忽略對於影像內容真正去努力解讀的功課。 就像是「綠的海平線」片中,對於這些臺灣少年工用生命去製造出的飛機,製作 團隊就應該用更嚴謹的角度,去瞭解日本海軍在二戰時期的軍機製造與發展歷史 ,而從中與這些臺灣少年工的記憶相連結。影片裡少年工與飛機的合照,多拍攝 於戰爭結束之後,因此這些影像在使用上就必須很清楚告訴觀眾,這與當年他們 真正在戰爭期間製造飛機時的時間順序上是有所差別。 再如片中描述到一位少年工到東京車站八重洲口去接其他同僚,影片裡出現的照 片根本不是東京驛的「八重洲口」。如果這部影片要遠征日本,那麼日本人會怎 樣看待如此的老照片誤用? 拍攝紀錄片的用心與努力是非常值得肯定,但對於影像的考證與解讀卻是目前臺 灣最缺乏的態度。時代的落差,時空的錯亂,在紀錄片裡出現,就會是一種令人 遺憾的謬誤,恐怕也是我們對於真正走過那個時代的人們的一種不尊重吧!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37.158.142
kaerimichi:看得好仔細喔,洪先生的評論有時真是汗顏 07/02 21:12
astr:......你要不要先確定一下別人是怎麼用汗顏這兩個字的? 07/03 09:04
YTJEN:他講的其實是做研究最基本的態度:不能時空錯置。 07/03 10:25
yxl:這個作者好像是專門研究鐵路的?? 07/04 11:45
mstar:洪前輩的「台灣鐵道傳奇」是鐵道入門書啊 07/05 00:30
mamamio:一樓的汗顏有好笑到... 07/13 15:03
inosen:三島由紀夫的假面的告白也有提到這些少年工的樣子 07/13 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