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W-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學期上的一門課 是一個研究多元文化的日本老師上的課 兩個星期前 他放了一段關於高砂義勇隊的影片 他們也到了霧社跟埔里 訪問了當時倖存的原住民老人家 可是這中間有些事情我一直想不透 他們訪問到的是兩位老人家 一位是八十三歲的宮田老先生 一位是七十幾歲的杉本三郎老先生 (兩位都是原住民 而且日語相當流利 也有日本名字) 當初霧社事件之後 日本人將抗日遺族匿居川中島(現在的清流?)後 根據老先生的說法是 這些移居到川中島的人 有一部分還有加入1941年的高砂義勇隊 他們應該是不喜歡日本人的 是什麼讓他們改變 後來還加入了高砂義勇隊? 是皇民化運動的影響嗎? 還有一位八十歲 日本名字叫做中田道子的原住民奶奶 她丈夫曾是高砂義勇隊的一員 戰後倖存 七年前才過世 他有一個兒子 今年約55歲左右 日語非常流利 淡依照年紀看來 他兒子出生的時候 早已不是日據時代 為什麼他仍會講日語? 當時的原住民可以受日本教育嗎? ==================== 不好意思~因為我想了很久都覺得納悶 可能是歷史讀得不好吧!! 這不是作業 只是我單純想知道而已 -- JUST GO THAT WAY MY WAY http://www.wretch.cc/blog/mashyoy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98.123
weichia:很多原住民語言摻入很多日語 所以日語流利很正常 10/04 20:13
jirota:但是他的日語比我們系上大四的學生都還要好上許多 10/04 20:15
jirota:如果說原住民語言摻入很多日語 那他的日語應該跟我阿祖一樣 10/04 20:16
jirota:零落...不過也可能是我阿祖讀書不認真... 10/04 20:17
carolsp:記得我老師以前的說法,這些原住民加入高砂義勇隊是為了取 10/04 20:57
carolsp:回祖先的榮耀………好像是這樣說的,記不得了。 10/04 20:57
yxl:我推測是因為生活方式改變 要有"戰功"最快的方式是去打仗 10/04 22:29
yxl:至於日語 應該是從小耳濡目染? 日文系念四年也不過學四年而已 10/04 22:30
haoz:我覺得是 生活不容易 當軍人 會讓家裡衣食無缺 10/05 01:14
shuta:"風中緋櫻"可以看看,或許有點參考的價值 10/05 02:42
oxymoron:也可以放一下那些暴民之前是怎麼暴動的 10/05 10:19
oxymoron:推錯篇了 10/05 10:19
weintu:我建議你去問你那個日本老師比較好 10/05 20:10
bodu:可以去看荊子馨的《成為日本人》 麥田出版 10/05 20:15
chiu721115:當時原住民的入學率比漢人還來得高 10/10 11:05
> -------------------------------------------------------------------------- < 作者: inosen (小王子的冒險) 看板: TW-history 標題: Re: [討論] 高砂義勇軍 時間: Fri Oct 6 10:50:36 2006 ※ 引述《jirota (tears)》之銘言: : 這學期上的一門課 是一個研究多元文化的日本老師上的課 : 兩個星期前 他放了一段關於高砂義勇隊的影片 : 他們也到了霧社跟埔里 訪問了當時倖存的原住民老人家 : 可是這中間有些事情我一直想不透 : 他們訪問到的是兩位老人家 : 一位是八十三歲的宮田老先生 一位是七十幾歲的杉本三郎老先生 : (兩位都是原住民 而且日語相當流利 也有日本名字) : 當初霧社事件之後 日本人將抗日遺族匿居川中島(現在的清流?)後 : 根據老先生的說法是 這些移居到川中島的人 : 有一部分還有加入1941年的高砂義勇隊 : 他們應該是不喜歡日本人的 是什麼讓他們改變 : 後來還加入了高砂義勇隊? : 是皇民化運動的影響嗎? 日本人的教育很可怕,他們對原住民的作法是在每個部落設置一個派出所,一方面監視 原住民,一方面如果沒記錯也是身兼導師的責任,甚至是當所謂蕃童學校的教師。 日本人認為自己跟白人一樣有教化所謂未開化民族的責任,所以警察,有時又身兼老師的 職責。而且他們對所謂蕃童的同化不遺餘力。 霧社事件前,日本警察對原住民態度相當兩極化,有些人很鄙視他們當奴隸看待,有些 則是當成教化對象,到了霧社事件後,日本對原住民政策更積極,更積極教化他們 透過對原住民經濟作物的種植,強迫其定居,並且改變其各種習俗,透過教育的方式 使他們成為一個「日本人」。 到了戰爭時期就是形成了這種氣氛。 又,原住民如果我沒記錯反倒是比漢人更多機會受日本教育。而且日本人會找一些 資質好的學生入更高的學校。 我在一部日本時代的紀錄片的腳本看到,他們訪問一個原住民受過高等教育,說他們 原住民現在有老師,警察,等等職業的人,而且跟以前不一樣了,不要再叫我們蕃人 我們也是日本人。這對那些原住民來說也是兩難吧,當蕃人注定被日本人看不起, 但努力受教育成為一個所謂文明的日本人,卻又失去了自己的母語跟文化的根。 又,由於日本人教育很成功,很多受日本教育的原住民,據說到後來也是會教小孩講 日語,也許不是刻意的,因為他們可能會夫妻言談之間就會混雜日文交談,而且原住民 的語言中,近代語詞幾乎都是外來語日語來的。或許這為他們的下一代學習日語也提供 環境吧。 以上淺見,關於原住民教育比例的問題,我可能還要再去查一下資料,請參考。 : 還有一位八十歲 日本名字叫做中田道子的原住民奶奶 : 她丈夫曾是高砂義勇隊的一員 戰後倖存 七年前才過世 : 他有一個兒子 今年約55歲左右 日語非常流利 : 淡依照年紀看來 他兒子出生的時候 早已不是日據時代 : 為什麼他仍會講日語? : 當時的原住民可以受日本教育嗎? : ==================== : 不好意思~因為我想了很久都覺得納悶 : 可能是歷史讀得不好吧!! : 這不是作業 只是我單純想知道而已 -- 歡迎參觀inosen兮台華文部落格: http://blog.webs-tv.net/inos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1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