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W-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TW-language 看板] 作者: XXZDX (梧桐葉落時) 看板: TW-language 標題: [資料] 記民國四十年代台灣農村的漢文私塾 時間: Wed May 23 16:42:36 2007 吳平常【逢甲大學總務處秘書】 -------------------------------------------------------------------------------- ※社教資料雜誌278期第10-12頁     兒時住在屏東縣鹽埔鄉振興村(俗名西瓜園),村之東側為隘寮溪,為防水患,日據 時期(1937年)日本政府強迫全村向西遷移2公里至現址,並沿溪修築一道長十餘公里的 堤防,從三地門經振興村東側沿鹽埔村延伸到里港,使村人免於水患之苦。   光復後5年(1950年),我已5歲,父親在望子成龍心理及仰慕中華文化的驅使之下, 將我送入村裏漢文私塾就讀,該塾設在村中殷富人家李池先生家裏一間閒置邊間,老師陳 江麗先生是從澎湖請來的漢文先生(當時稱呼老師為先生)。   記得父親帶我入學私塾時,早有十幾位7至15歲不等的青少年在就讀了,我算是中途 加入,也是年紀最輕的幼童。   進入私塾受教前,在先生的指導下,先點燃3柱清香,向孔子神位行跪拜禮,再向老 師叩頭,算是正式進入師門,接受啟蒙教育,我所讀的教材是《三字經》,老師每天早晨 上課時先教讀數行,老師一邊教讀,學生一邊複誦,讀畢再回座反覆背誦。老師教讀時一 邊用紅硃筆點句,以示進度,待學生背熟,自行到老師面前,背向老師把先前點授的進度 流利的背出來,正確無誤時,老師再點授新進度,初學的幼童只重背誦認字,老師不講解 內容辭意。   同一學堂中,由於學生年齡不一,程度參差不齊,所讀的課本也不同,有人已讀到四 書五經,有的人讀《童子尺牘》,有的讀國文讀本,初學者讀《三字經》,再讀《百家姓 》,類似今日部分偏遠小學校,因學生太少,只能採6個年級合班上課一樣,老師針對不 同程度的學生,個別講授,再依其學習情形,個別給予進度。學生的資質各有不同,有的 進度甚快,一本書幾天就背誦完畢,老師又指定新書,有些資質較差的,則是一館(讀4 個月)讀不完一本書。 當年的漢文私塾運作方式如下: 一、場地(教室)   由地方殷富人家提供廳堂或閒間做為教室(也有部分村莊借用寺廟廂房做為教室), 上課桌椅則由學生自備,因此同一教室裡常有桌椅新舊不同、高低不一的情形,富有人家 搬來的是工匠特製的桌椅,家境較差者多是就地取材,使用肥皂箱做桌面再加訂4個桌腳 將就而成。 二、師資   由地方熱心教育人士出面,到外鄉聘請飽讀詩書的漢文老師,由其負責老師食宿,當 時的漢文老師大都從澎湖請來,澎湖的文武館很多,造就甚多漢文老師和武館師父。 三、學費及授課期間   授課時間以四個月為一館,學費用稻穀折算之,程度愈高、課程愈艱深的學生,其學 費相對提高,一般都在稻穀收割時繳費。 四、休假作息   平時分上下午上課,課間沒有休息,除中午返家用餐時間外,一進學堂即開始上課, 有時老師外出辦事,學生即乘機到室外耍鬧一番,引為最大的樂事。每月農曆初一、十五 為休假日,每逢端午節、中秋節上課半天,端午節學生送粽子給老師,中秋節則送月餅, 老師則回送一支葵扇。 五、習字   老師定時向年長學生講授毛筆習字,臨摹各家字帖,幼童則描紅,使用老師親筆寫就 的字帖,每周大約2至3次。 六、教材   有《三字經》、《百家姓》、《童子尺牘》、國文讀本(共八冊,六、七、八冊為中 學程度)、《千金譜》、《昔時賢文》、《幼學瓊林》、四書五經、古文精言等,這些書 籍大部分為新竹竹林書局出版,部分為台中瑞成書局出版,也曾買到上海萃英書局、明善 書局及天津各書局出版的課本,讀畢四書五經後,才教作詩填詞,一般鄉下漢文私塾學生 ,能讀四書五經者,算是學問淵博了。 七、算數課程   有些老師針對家長要求,還教珠算及簡單記帳常識,學珠算要背口訣,如:二一添作 五,三一三十一,三二六十二,逢三進一等。 八、日塾與夜塾 日塾:白天上課(又稱日學),學費較貴。 夜塾:又稱暗學,晚間上課,有些人家農事忙,孩子白天需幫忙農耕,只能利用晚間上課 ,特開設暗學,以應需要。 九、學生來源   有部分學生於幼童時期即進漢文私塾就讀,至16、7歲始完成學業,從不中斷學習, 此類學生漢文根柢深厚,可寫流暢的書信,書法亦有可觀處,簡單日常生活上需用的文書 、算數、記帳,均可應付裕如,本村胡財福先生、黃慶祥先生、洪同貴先生及鄰村久愛村 陳惠章先生都是就讀漢文私塾12、3年以上,飽讀詩書,普受鄉人敬仰的長者。大部分學 生為國民學校學生因故輟學轉讀漢文私塾,亦有部分為國民學校畢業,未能考取初中,家 長憐其下田耕作,年幼力微,不如送漢文私塾再讀1、2年,以補學術能力之不足者,此類 學生甚多。 十、漢文私塾的前途   漢文私塾是正規教育之外的補助教學機構,由民間地方父老視事實需要籌設,政府機 構從未介入或給予補助,當時的政府是站在不鼓勵也不禁止的立場,任其自生自滅。民國 60年代教育逐漸普及,尤其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後,國小畢業生就讀國中比率幾乎達到100% ,已無失學問題,漢文私塾的功能大減,自然遭到淘汰的命運,新一代的青年甚少再有就 讀漢文私塾的經驗,令人懷念的漢文私塾已確定走進歷史,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了。近年 來政府又回頭開始重視鄉土文化,規定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必修母語,可是由於漢文私塾 已停辦數十年,再也找不到漢文老師了。 十一、舊社會男女受教育不平等情形    舊時漢文私塾幾乎清一色為男生的天下,農村少女除少數家境富裕幸運者進入國民 學校就讀,失學者甚少進漢文私塾就讀。記得那時代的女性失學者甚眾,識字者幾乎絕無 僅有,大多女性言談粗魯,社會也見怪不怪,她們談話中滿口粗話,例如:「崁糞箕仔」 、「紅目猴」....等。亦曾見家有兒子、女兒同在學校讀書的人家,如遇女兒成績優異, 兒子成績平平,家長會脫口說出:「豬不肥,肥到狗」失望之情溢於言表。記得我就讀初 中,高中時,常為大姐同伴代寫情書、家書之類的信函,她們如遇丈夫入伍當兵或男友寄 來書信,常來請我讀信、回信,而這種工作延續到他們的下一代受了新式教育,能為父母 代勞,方才中止。    不識字的人,鄉下人稱為「青瞑牛」,在那個時代,他們已經感受到失學之苦了, 今天台灣教育發達,一般家長普遍重視子女教育,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打破「重男輕女」的 觀念,家裏的兒女一視同仁,都送到學校唸書,教育資源男女共同分享,毫無軒輊,這是 50年前老一輩人們想像不到的,或許這正是「時代進步」吧! 十二、漢文私塾對農村社會的影響力    學生讀漢文數年,有的只能認字看報紙,程度較佳者,寫流利的書信、記帳等日常 生活所需大致都可以應付自如。由於漢文書房的學歷不受政府承認,無法應公職考試,一 般家長送子弟讀漢文,無非使其多認幾個字,脫離「青瞑牛」的行列,上焉者,飽讀聖賢 書,談吐自有幾分書卷氣,見解高人一等,常為鄉里排難解紛,成為地方意見領袖者有之 。早歲亦有持就讀漢文私塾3至5年學歷參選地方民意代表、村長者,多能做個稱職的公職 人員。一般而言,讀過漢文的人,由於長期受到聖賢格言的薰陶,富有傳統倫理道德觀念 ,其言談及行為處世較之一般鄉人儒雅,見解超脫世俗,自然對民情風俗產生導正的作用 。平心而論,昔時的漢文私塾,對培養地方善良風俗,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應該給予肯 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200.45
XXZDX:可惜現今以鶴佬漢語教授漢文以不復在,變成了北京話教授 05/23 16:43
XXZDX:中文,不使用正統漢語教之,並且帶有政治意識的去[漢]為[中] 05/23 16:46
XXZDX:轉錄至看板 historia 05/23 16:49
strellson:不能用母語讀經真的很可惜,文化上的損失 05/23 16:52
MilchFlasche:閩南語=「正統漢語」?這又是哪門子的語言意識? 05/23 17:28
MilchFlasche:另外,的確有人激進到要「脫漢」,但這和去中國化是 05/23 17:32
MilchFlasche:是兩回事,不要一起打。 05/23 17:33
XXZDX:所謂正統,即是鶴佬話保有古四聲,入聲又分陰陽,唸詩經 05/23 18:45
XXZDX:鏗鏘有聲,抑揚頓挫,這樣才能讓人感受到古文之美。 05/23 18:47
XXZDX:北京話比起鶴老話八音(實際七音),只有四音,又沒入聲 05/23 18:55
XXZDX:破音字、異讀字嚴重,所以我想我說HOLO「正統漢語」並不過份 05/23 18:5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200.45
TOYOTOMI:記得以前歷史老師好像也題過河洛話是唐宋時期的官方語言 05/23 19:47
TOYOTOMI:這種說法算不算正確呢? 05/23 19:48
albyu:絕對不是... 唐宋時期的韻書和閩南語的音韻體系有一定差距 05/23 21:59
inosen:那是錯誤的。鶴佬語的文言音只是要仿長安音而已 05/23 23:15
Leika:客家、粵語比福佬還多音,若要這樣爭正統漢語地位,爭不完 05/24 04:28
XXZDX:很多史料、廣韻等都可顯示,鶴佬語跟中古漢語很接近。 05/24 09:28
MilchFlasche:錯,鶴佬語裡面還有很大量的白讀音,早於中古漢語。 05/25 08:01
MilchFlasche:和中古長安音接近是因為引進文教的關係,但那並不等 05/25 08:04
MilchFlasche:於閩南語的全部。 05/25 08:05
XXZDX:但以文讀音(唐音)來說,確實良好的保存中古漢音,不是嗎? 05/25 17:55
nakadachi:樓上的沒看過廣韻吧 05/26 05:25
nakadachi:不要以為有入聲韻或是聲調多就算良好的保存 05/26 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