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W-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Geography 看板] 作者: Richter78 (The Enigma) 看板: Geography 標題: 臺灣地圖觀點之研究(上) 時間: Thu Aug 17 22:04:06 2006 原文為: 賴進貴、陳玉文、葉高華、黃清琦 (2004) 臺灣地圖觀點之研究,地圖,14: 31-42。 以下為修訂之通俗版,引用請附原出處。 ---- 十六世紀起,台灣逐漸出現在世界地圖上。穿越台灣海峽的西方水手們,為這個 美麗之島冠上「Ilha Formosa」的美稱,並將他們所觀察到的台灣呈現在地圖上。西 元一六二四年踏上台灣的荷蘭人,在佔領後即積極測繪土地,使得一六六O年之荷文 版世界地圖上,有關台灣的部分已著墨頗多。往後不僅陸續統治台灣的清國與日本國 皆繪製了台灣地圖,其他國家如法國、英國,對台灣也都有所描繪。在二次大戰和後 續的冷戰時期,台灣因戰略地位重要,甚至出現在美軍的軍事情報地圖上。四百多年 來,台灣以多種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地圖上。這些地圖記錄了台灣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社 會景觀,也呈現了台灣的周遭環境和位置。然而,這些地圖上所記錄的台灣是什麼樣 的台灣?閱讀這些地圖的讀者們所建構的台灣意象又是什麼? 類似上述的問題在早年並不容易引起關心,更遑論獲得解答,因為有關台灣的地 圖並不容易取得。近年來,隨著政治解嚴之後的文化蓬勃發展,有關台灣本土的史料 及圖書重獲重視,大量的台灣古地圖也在這波風潮之下被重新整理、印刷,使得更多 人得以接觸到台灣的歷史圖像。有關台灣的地圖到底呈現哪些不同的觀點,成為一項 可以探討並且值得探討的問題。 地圖的本質 地圖,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項重要產物。人類學家在世界各個不同地方的考古遺 跡中,普遍發現「地圖」的遺物,顯示古今中外的不同文明,分別利用他們生活周遭 的素材,以圖像來記錄生活環境。所使用的素材包括:泥土、木塊、貝殼、樹枝、岩 壁、絹絲、紙張等等,所記錄的環境則涵蓋:山脈、河川、街道、聚落、風向、動物 、植物等等。這些「地圖」所呈現的形式和內容都非常多元,唯一的共通點是:它們 都是以圖象來記錄人類周遭的環境。無論是古巴比倫、古希臘、古中國、古印度,或 是馬紹爾群島人、印地安人、愛斯基摩人……,都有他們各自的地圖。在許多沒有文 字的地區,也都出現了地圖,顯見繪製和使用地圖的能力,幾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共 同結果。 從現存的大量地圖中,我們觀察到地圖是人類生活環境的空間縮影,不論是泥塊 、樹枝、紙張、地球儀、立體模型等,只要表現人類生活環境的空間分佈特性,即是 一種地圖。不同的人對地圖的眼光、使用地圖的層面,不盡相同。就本質上,地圖具 有下列的特性: (1) 地圖是一種模型:地圖可以展現各種不同範圍的地理現象,將視野所不可及 的廣大地區縮小到一個可見的尺度,讓我們透過地圖來建構對於地表現象的認知。 (2) 地圖是一種傳播語言:從訊息傳播的過程來看,地圖是一種重要的語言。真 實世界的事物本身是一個空間現象。作為傳播的工具,地圖的優點在於它以空間的形 態來表現空間的現象,如此可以減少訊息傳播過程中的遺漏。 (3) 地圖是一種儲存工具:地圖是一種地理環境的紀錄。透過地圖的繪製,地表 的現象也就被保存下來。不同時期的地圖累積下來,就成為環境變遷和人類活動的歷 史文件。 (4) 地圖是一種分析工具:地圖是許多決策支援分析時的重要工具,有許多作業 是野外的現場所無法進行分析的,例如:坡度的計算、視域圖計算等,都有賴於圖面 上的分析。地圖是分析自然環境時的利器,可以解決許多問題。 地圖的要素與觀點 從地圖所呈現的資訊,我們可以抽取出兩種要素:位置(location)與屬性 (attributes)。位置是指地理現象或特徵在真實地表上所處的位置,可用地球的球 面座標(如經緯度)或地圖上的座標(如TM二度)來代表;屬性是有關於此一位置上 地理現象或特徵的性質(如:海拔高度、氣溫、土地利用、人口密度等)。這兩個基 本要素可以形容許多關係,不僅擴大人類的觀察範圍,更便利了我們了解廣大的空間 關係。 地圖繪製的工作是將地表上的地理事實轉換成地圖上的符號,讀圖的過程則是利 用地圖符號來建構對地理現象的認知。瞭解地圖的構成要素,有助於我們認識地圖的 本質,透過地圖上的種種資訊,包括:範圍及位置、投影方式、內容取捨、地圖符號 的選擇等,我們可以看到繪圖者的觀點與角度。這些地圖所提供的線索,讓我們得以 從中探討台灣角色和地位的演變。 Monmonier(1991)於《How To Lie With Maps》中指出地圖有三個基本要素: 比例尺(scale)、投影(projection)和符號化(symbolization),這三種要素都 是可以扭曲地球根本客體的來源。Robinson 等(1995)提出構成地圖的四種要素, 透過這些要素的不同組合,地圖繪製者可以操控一張地圖所欲傳達的訊息,地圖繪製 者的觀點也就得以在圖象中流露出來。茲將這四項要素的意義及繪製者所可能進行的 的操控說明如下: (1) 縮小(reduction):地圖上所表現的事物與真實世界的現象之間,存在著 一個資料縮減的簡化過程。傳統地圖中所使用的比例尺即是一種縮小的動作,將地面 上的事物縮小成一個模型。相同圖幅大小下,比例尺愈大,涵蓋地區愈小,內容愈詳 盡;比例尺愈小,則涵蓋地區愈大,內容愈簡要。比例尺的大小,影響到地圖所涵蓋 的範圍,也影響到地圖資訊的詳細程度。而如果地圖涵蓋範圍較大時,則地圖中心點 的選擇就是繪圖者觀點的一種告白。 (2) 幾何轉換(transformation):雖然地球儀也可以算是一種廣義的地圖,但 是大部分地圖都是繪製在平面上。從地球上的球面座標到平面上的座標,這中間必須 有一種系統化的座標轉換工作,所謂的地圖投影就是以達成這種轉換為目的。地圖投 影常會扭曲距離和面積,所以繪圖者可以利用不同的地圖投影去呈現他所要呈現與著 重的某一地區。 (3) 抽象化(abstraction):地圖繪製者可以透過選擇(selection)與概括化 (generalization)的作業,選擇性地呈現地表上的資訊。選擇的過程決定什麼樣的 資訊將被呈現在地圖上。例如,一張自然環境地圖要不要出現生態保護區的位置、一 張普通地圖要不要出現原住民部落的分佈,這些是地圖繪製者所可以掌握的選擇,而 每一種選擇反映了地圖繪製者的觀點。概括化的作業是另一種形式的取捨。由於地圖 是將地表上的現象縮小的形式,無法將地表上的現象全部載錄到地圖上,而必須加以 取捨。決定哪些是重要的,那些是可以捨去的,這個取捨、選擇、分類的過程是地圖 製作的一部份,亦即所謂的概括化,反映了繪圖者的另一個層面的觀點。 (4) 符號化:為了在有限的地圖上更有效地呈現各種地物的分布,製圖者會設計 一套符號來代表這些地物,並附加說明這些符號的意義。地圖符號的使用,反映了繪 圖者所關心現象的序位,也反應他們的分類體系。被認為重要的事物,會被賦予顯著 的符號;被視為同一類的物件,會被賦予相同的符號。透過符號的解讀,我們可以看 到地圖繪製者的觀點。地圖的顏色通常也是一種符號,像是水域以白色和藍色之間的 同類色系表示,地面的高度以黃色和褐色之間的同類色系呈現之外。地圖上也會用不 同的顏色來區分各個不同的國家,劃分出政治控制區域。邊界或顏色所圈起來的「我 群」使一個區塊和另一個區塊分開,而這種區分有時候會與實際不符,帶有一些想像 與認同的色彩,建構出了一種想像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 地圖的人文面 人類傳播訊息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手勢、表情、動作、聲音、圖像、文字等,都 可以視為一種廣義的語言,地圖是這些眾多語言之中的一種。Pierce(1985)提出符 號意義的成立涉及三個活動主體:詮釋體(interpretant)、對象(object)與根據 (ground)。符號之所以為符號,乃是因為它代表某種「對象」;但它所代表的並非 對象的全部,而是在某種意念層次上的對象,這意念即是其「根據」;此外符號必須 在觀察者心目中產生一個與原符號約略相等的另一符號,這個符號就是「詮釋體」。 「詮釋體」是「對象」與「根據」之間產生的印象,它既是一種符號,本身也引起另 一詮釋體,這樣環環相扣,表義的過程乃形成符號的無限衍義(unlimited)。這樣 的過程涵蓋高度的人文因素,繪圖者和讀圖者的認知都會影響到資訊的傳播。 長期以來,地圖學的發展偏重在地圖製作及古地圖素材的考證,而少於探討地圖 的人文面向。1959年國際地圖學學會(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 於瑞士伯恩成立後,才陸續有了一些轉變,逐漸展開對地圖的人文面研究,並引用結 構主義者與人本主義者的研究方法,主張批判與省思地圖的人文性,重新定位製圖者 與讀圖者之間的關係,強調人使用地圖的主體性。並且依照各個多元文化的歷史觀, 思考製圖技術的文化差異與製圖技術發展的特性,這種形式的討論,大多出現於各種 地圖學、測繪學與地理學的學術期刊中。Harley(1989)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 《Cartographica》期刊發表了〈解構地圖〉(Deconstructing the map)一文,掀 起地圖學史熱烈與廣泛的討論,文中採用結構與解構的觀點,探索傳統地圖學的規則 (rules)、文本性(textuality)以及地圖的權力(power)等問題,內容精深細密 ,在地圖學史認識論與方法論上作出重大的突破。Wood先後完成《The Power of Maps》(Wood, 1992)、《Seeing Through Maps》(Wood and Kaiser, 2001)等書 ,Monmoniere也寫了《How to Lie With Maps》(Monmonier, 1991)與《Mapping It Out》(Monmonier, 1993)等書,皆在探討地圖如何呈現與塑造觀點,並如何爲 人類的某種利益與目的而被創造。 地圖資訊傳播與空間認知 針對地圖資訊的流通過程,Robinson等(1995)提出一套地圖資訊傳播理論,他 們認為地圖資訊的傳遞流程包括真實世界和地圖兩個實體,也包括繪圖者與讀圖者的 編碼和解碼等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製圖者可以有許多不同選擇來呈現真實世界 ,是一個將真實世界編碼的認知過程;而讀圖者則將地圖上所閱讀而得知的資訊加以 解碼,最後建立起一個自我所認知的世界。地圖的使用必須經過讀圖者解碼,而解碼 的能力則涉及人類的空間思考及認知能力。地圖使用者在看到一張地圖時,會將圖上 的符號和訊息轉換成心中的意像,顯示該地區的空間特性或地理現象。這種轉換過程 與個人的知識和經驗息息相關。 在這樣的傳播過程中,繪圖者擔任編碼的工作,這個工作是由繪圖者根據其所認 知的世界來繪製地圖。這種現象顯示地圖不僅是表達空間資訊的媒介與工具,甚至隱 含了許多人類對環境的認知與詮釋。地圖的誕生是依人的需要而產生,呈現一個時空 中製圖者與讀圖者之間的關係;傳達獨特時空中,人類對其所居的環境與所見之景觀 的觀點。這個強調「人是使用地圖的主體」的前提,預設了存在一個可以對照詮釋與 扭曲的根本客體,引出我們對地圖觀點的探討,嘗試了解地圖的觀點、以及地圖呈現 或傳達觀點的面向與方式(Glendinning,1999; Keates, 1996; Kjellstrom,1994; Pease et al, 1998)。 在另一個層面,一個地區或時代長期所累積的地圖資訊,也會影響讀圖者的空間 意象。如果一個地區的大部分地圖都選擇性地凸顯某一些鄰國,則被凸顯的鄰國會是 讀者所比較熟悉或比較親近的。相對地,不被凸顯的地區則是比較容易被忽視或認為 很遙遠的。在潛移默化中,地圖扮演了塑造這種空間認知的角色。例如,從台灣所繪 製的東亞地圖中,日本、韓國是被凸顯的,而菲律賓、印尼等國家則被擠到角落甚至 很少出現。連帶的,比較多的人覺得日本近、菲律賓遠;對日本熟悉、對菲律賓感到 陌生。當地圖的角度或範圍改變時,這樣的刻板印象也會隨之改變。 -- Everything is related to everything else, but near things are more related to distant thing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64.6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