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W-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Geography 看板] 作者: Richter78 (The Enigma) 看板: Geography 標題: 幾何形狀的秘密 時間: Mon Sep 11 21:55:13 2006 地圖是空間認知的再現,因此古地圖中的幾何形狀反映古人的空間認知。完成於1878 年的《全臺前後山輿圖》,臺灣的輪廓明顯變胖了,顯示當時後山在漢人心中仍比實 際更為遙遠;此外,臺灣、基隆、恆春、澎湖等縣廳,以其政治、戰略的重要地位而 受到特別關注,產生顯著的放大。 http://blog.pixnet.net/Richter/post/233585 由於實質環境 (objective environment) 經識覺 (perception) 與認知 (cognition) 後,於人腦中所產生的認知圖 (cognitive maps or mental maps) 與 實質環境有所差異,因此人類並非依據實質環境進行空間行為與決策。若欲有效分析 人類的空間行為,就必須從認知圖的解讀著手,此乃行為地理學所揭櫫的精神。歷史 上,古人依其空間認知進行決策,部分甚至形成歷史傳承,影響後人的行為。然而這 些決策若以現代人的空間認知來理解,難免產生偏差。因此探討古人的空間行為與決 策,應當進入歷史情境中,由古人的空間認知出發。 目前行為學家主要透過直接繪圖法 (direct mapping) 與間接繪圖法 (indirect mapping),具像化人腦中的認知圖。前者要求受試者繪製類似地圖型式或影像型式的 概略圖,如此便可分析其與實質環境間的幾何差異;後者則根據受試者的反應,重新 建構其對於空間環境的表徵。顯然我們不可能直接徵詢古人對於空間的認知,然而古 人所遺留的地圖具有直接繪圖法的精神,是一種空間認知的再現 (representation) 。因此透過古地圖的解讀與分析,我們得以探索古代製圖者的空間認知。 古地圖不僅反映製圖者的空間認知,也影響讀者所建構的空間認知。因為從自我探索 中所建立的空間認知,僅侷限於個體的活動範圍之內;而更廣泛區域的空間認知建構 ,則必須藉助於其他管道。其中,地圖是重要的媒介。由此可見,一張古地圖往往也 反映了讀者群的集體空間認知。 1878年繪製完成的《全臺前後山輿圖》 (以下簡稱《輿圖》) 是清末的重要地圖,繪 製於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時值清帝國對臺灣的治理方針有重大調整:開山撫番、政 區通盤重劃。《輿圖》中臺灣輪廓所反映的結構性空間認知,可藉由認知圖的概念加 以解讀。歷史上,臺灣西部是漢人移民建立初級節點及其相關連結之所在,熟悉程度 最高,因此其空間認知與實質環境差異最小,並不難理解。相較之下,後山對於當時 的漢人來說,仍是陌生的新天地。漢人初次於後山建立主要節點時,或許由於群山的 阻隔,高估其與西部節點之間的距離。因此當後山的次要節點再藉由主要節點尋求定 位時,便隨著主要節點一起發生偏移,發生構造板塊式的認知圖扭曲。此特徵亦反映 後山在當時漢人心中的距離,比實際更為遙遠。 臺灣縣 (今臺南一帶) 是漢人移民臺灣本島的起點,兩百多年來又身為臺灣的政治、 經濟、文化中心,當然被人們以放大鏡檢視。而基隆以其優越的港灣形勢與煤炭資源 ,輸出大量茶葉與樟腦行銷全球,早已深受列強所覬覦,故其在人們心中的認知被放 大許多,亦不足為奇。恆春剛因發生牡丹社事件,迫使清帝國放棄琉球的宗主權,這 對清帝國而言是很大的刺激,事後刻意經略恆春。換言之,恆春備受矚目的認知反映 在當時的地圖上,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澎湖的放大情形最為突出,其原因早已清楚 載明於《臺灣輿圖並說》的跋文:「議臺防者,莫先於防澎湖也。」 值得注意的是,逐漸成為臺灣新經濟中心、並新設臺北府城的淡水縣 (今臺北一帶) ,並未出現顯著放大的情形。可見當時淡水縣在軍事防務上所受到的關注,似乎尚未 超越臺灣縣、澎湖廳等傳統的重點區域。而當清政府藉由《輿圖》來構思北臺灣的海 防時,可能也會把較多的注意力放在基隆廳一帶。 -- Everything is related to everything else, but near things are more related than distant thing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2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241 ※ 編輯: Richter78 來自: 218.166.55.185 (12/31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