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W-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epaper.edu.tw/DU/?p=51 台灣史 找尋「我是誰」 十月 19th, 2006 今年高一歷史課本第一冊,就是單獨成冊的台灣史,而不是附著在中國史裡零零碎 碎地傳達台灣史訊息。這是台灣歷史教育的創舉,主要是要讓歷史教育課程正常化 ,一如李筱峰教授所說,這是把過去「去台灣化」的不正常教育正常化,且絕對沒 有「去中國化」,因為第二冊就是中國史,這更無關統獨,因為不管要獨要統,都 要從台灣開始。 歷史意識的建構來自於人與環境、人與人的關係,這是過去歷史教育相當忽略的一 環,而且以統治者的立足點為歷史教育中心,直至1996年總統直選,台灣4百年來 都是外來政權領導,台灣歷史教育沒有台灣的存在,所以才會造成台灣人對台灣歷 史的陌生。 如何讓歷史教育正常化,建構國人歷史意識,單獨成冊的台灣史教材,是重要的里 程碑。 對日抗戰 到底幾年? 上次我們談到國人的歷史觀因政治因素而分歧,這次我們再和李筱峰教授一起來談 如何建構、培養台灣的歷史意識,讓大家了解「我」是誰。 所以要先確立「我」是誰。李筱峰強調,「讀歷史是為了將來,要看過去的問題, 才能改造現在」,要改造將來就要先了解歷史,要了解就要從自己所站的土地、社 會開始了解起。但過去台灣歷史教育,都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來立足。 他舉例,每年一開學,就會先測驗學生的台灣歷史常識,其中有一題是二次大戰時 轟炸台灣的是哪國的飛機?有高達3成的學生會回答「日本」,「這個答案讓我想 昏倒」。 因為當時的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人會開飛機炸自己的殖民地?學生答說,「 可是我們不是對日抗戰八年嗎?」,這個答案讓他恍然大悟。原來學生的思考是源 於長期以來的歷史教育,它教學生的是「對日抗戰八年」。 這站在大中國的立場,沒有錯,二次大戰期間中國與日本確實打了八年,站在中國 教育立場沒錯,可是台灣當時並不屬於中國所有。 如果站在台灣為主體來看歷史,台灣的對日抗戰又何只八年?從1895年台灣就有對 日抗戰了,所以以台灣為主體來看,這與中國的對日抗戰是完全不一樣的。 因為立足點的不同,造成你對歷史的誤解與不了解,天差地遠。 教室裡的地圖 沒有台灣 李教授說,再從兩張發黃的教室照片來看。第一張是日據時代的小學教室,教室後 面掛的是日本地圖;第二張是民國40幾年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教室裡,留著西瓜皮髮 型的女學生坐在教室裡,教室後面掛的地圖是有長江黃河的中國地圖。 這兩張教室裡的照片,說明什麼?不管哪一張,都沒有台灣的存在。不同的時代, 卻顯示了相同的教育本質,就是「去台灣化」的教育。這種教育屬於殖民地教育, 不論是日治或國民黨統治,都一樣。 李教授認為,理想中的教室佈置,應該是先有台灣地圖,再有亞洲地圖,裡面包括 中國,最後是世界全圖,這才符合辦教育的循序漸進過程。 他說,已20幾歲的女兒在小學時曾問過他,翠亨村、奉化縣在哪裡?他反問,妳連 家隔壁這條路怎麼走,連自己所在的里叫什麼都搞不清楚,管翠亨村在哪要幹嘛? 女兒很無辜,因為學校要考,這就是過去的教育。 但現在,應該要從你所立足的社會開始,還可以濃縮的更小,例如李教授是台南縣 麻豆鎮人,就從麻豆為圓心,擴到南縣再到台灣,再到亞洲,再到世界。這個部分 ,在我走訪全國各級學校之後,已發現學校都以所在的社區文史為中心出發往外擴 展,政府沒有行政命令,顯見這已是人心趨向,非常自然,在地觀念生根深植,已 漸具成效。 教育正常化 找到「我是誰」 所以這次高中一年級歷史課本第一冊就是台灣史,正是著眼於此,要先從自己所立 足的地方歷史開始,外界也大可不必擔心,沒有「去中國化」這回事,因為接下來 就是中國史了。 新的歷史課程,只是讓課程正常化而已,把過去的不正常化、去台灣化的教育,把 它正常化而已,外界應該把它視為教育正常化的一環,不需要無謂地胡思亂想,而 那些所謂的統派人士,也不必為北京政府擔心,不要搶著先講,否則這實在有失做 為大中華民國的國民之道。 李教授也說了,這絕對無關統獨。以日本為例,琉球現在是日本的一部分,但琉球 的歷史教科書,一樣一開始就是整本的琉球史,日本政府也沒有因此就說琉球是要 搞獨立,「不管要獨要統,都要從台灣開始」。 歷史意識 生活中培養 但國人要如何培養歷史意識呢?李教授建議,從你生活所在的地名就可以。他說, 地名很有意思,例如他出生在麻豆,但從沒想過為何叫「麻豆」?可是地名必有來 源,那個來源就是歷史。 很多人問他麻豆鎮是不是產「麻豆」?他還查過植物百科,但沒有「麻豆」這個植 物,直至大學研究台灣史之後,才發現麻豆不是豆,而是平埔族西拉雅人的語言, 是漢語族人來台之後,用漢語音譯的。 李教授說,其實台灣地名很多是源起於平埔族的音,新的統治者來就會有新的音譯 或新創的地名出現,從荷蘭、西班牙、明鄭成功、滿洲、日本、國民黨時代,經歷 這麼多政權之後,地名更迭非常厲害。所以從地名切入,就可以慢慢了解歷史,發 現「原來我與歷史大有關係」,歷史意識就可以從這裡慢慢去培養。 再進一步看,李教授說,平埔族屬於南島語族的其中一支,還有很多支,音也與平 埔族的「麻豆」發音相同或者很相似。 例如菲律賓話的「麻豆」是指眼睛,這讓他開始產生興趣,探尋發現馬來語裡「眼 睛」,音也是「麻豆」,峇里島、帛琉的「眼睛」,音很接近;回到台灣內部,阿 美族、布農族、卑南族也與「麻豆」同音,排灣與魯凱族,則是首音同,尾音略有 不同。 所以,亞太這一帶的南島民族光是「眼睛」就如此接近,顯見各族之間絕對有關係 。甚者來到復活島、南美的智利,這是南島民族最東邊的界限,「眼睛」的發音也 是「麻豆」,所以更可証明早在荷蘭外來統治者來台之前,台灣已經住了很多人, 南島語族是台灣在地原住民。 本土化 就是國際化 李筱峰直言,從南島民族來切入台灣史,都可以發現不論是語言、宗教信仰、音樂 、生活習慣,都保留很多南島民族的特色,而這也是台灣的特色,也是屬於你的特 色,台灣人為何不去理解? 這正是今天談台灣史的重要觀念,不能只有「就台灣,講台灣」,而是要把台灣放 在世界體系去看,不要一談到台灣史,就批判是島國心態,只知自己,這些講法批 評,實在太無知。 從李教授的說明,光是「麻豆」這個語詞,就可知道台灣這裡的人群歷史,與廣大 的南島族群,都有直間接的關連。在台灣歷史文獻記載時期之前,從語言學、考古 學、人類學的一些證據,都顯示台灣原住民族是南島語系,所留下的東西與更廣大 的南島語系都有關係。 目前研究顯示,南島語系東從復活節島,西至非洲東邊的馬達加斯加島,台灣、夏 威夷正好位在北界,而南至紐西蘭。這個區塊中間的澳洲原住民,則不屬於南島民 族。 所以今日的印、馬、菲等太平洋上的國家都屬於南島民族,台灣原住民與他們都有 關係,目前有位澳洲學者正在建構南島民族擴散的歷史,初步建構出6、7千年前, 南島語族是從台灣出發移民擴散的理論。 因此講台灣,一定要放在整個亞太及世界的體系來看,孤零零地講台灣,是不正確 的,所以說「本土化」老早就是在講國際化,我希望年輕朋友們,一定要對這個有 深切的了解。 -- http://blog.yam.com/weichen/ 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阿摩司書5:2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8.80
MilchFlasche:推。更多的台灣史教育讓我們了解台灣的有趣與豐富 10/20 11:22
MilchFlasche:也了解台灣的地位與價值。台灣史絕非像某教授說的, 10/20 11:24
MilchFlasche:「拿放大鏡看自己的肚臍眼」(這話真是越想越鳥) 10/20 11:25
MilchFlasche:一直說不可偏廢中國史的人,又有多少世界觀呢? 10/20 11:25
MilchFlasche:恐怕更多的還是五四心態、大中國心態作祟吧。 10/20 11:26
skytank:對,都是你講的算 10/21 23:23
skytank:不爽中國史可以不要念啊,每個人專業領域又不一樣 10/21 23:31
skytank:人各有志,各為其主,所要做的不是批評別人大中國 10/21 23:32
skytank:大中國又怎樣,你也可以大台灣,何必唸地這麼痛苦 10/21 23:33
age317:推「正常化」,但不推「為北京政府擔心」。 10/22 02:07
mgdesigner:念台灣史,不代表就不爽中國史吧? 10/22 23:53
allenmu:sky是在說啥,每個人專業領域當然不同,但唸中國史就可以 10/26 10:49
allenmu:說唸台灣史的是目光狹隘嗎?不管是用大中國心態或大台灣 10/26 10:50
allenmu:的方式來研究歷史都是一件很莫名其妙的事吧 10/26 10:52
abelin:推。台灣史教育 :-) 10/26 16:50
saram:夏虫語冰.... 10/27 21:26
findfu:我想最基本的問題是,你認為你所在的台灣是一個國家嗎?똠 10/30 01:21
findfu: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一個國家就該有一個名字叫「台灣史」 10/30 01:23
findfu:而「中國」也是一個國家,所以是「中國史」。 10/30 01:24
findfu:上了大學之後我才發現,我以往唸的大部分都是中國史 10/30 01:25
findfu:但是我卻一點也不了解我所在的「台灣」,我們現在生存在 10/30 01:26
findfu:這裡,就應該要了解這裡的歷史,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 10/30 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