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chungCo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霧峰-群峰環繞霧朦朧 「阿罩霧原指的是霧峰鄉市街一帶,包括甲寅、本鄉、中正、錦榮、萊園 、本堂、坑口、桐林、吉峰等村。「阿罩霧」,因為是在貓羅堡內新形成的村 莊,所以初期稱為「貓羅新莊」;「阿罩霧」則是平埔族社名的漢字譯音,也 就是說把平埔族的社名「阿罩霧」變成了地名。也有人說漢人在此建立村莊後 ,因這裡在清晨經常有濃霧瀰漫著,所以也叫做「阿罩霧」。民國九年九月一 日,由當時佔據台灣的日本官方,把「阿罩霧」的別稱改名為「霧峰」,於是 沿用很久的「阿罩霧」就成了歷史名詞了。不過,時間沖淡不了人們尋根的鄉 土情懷,在閒聊時,在老一輩人的口中,仍會提到「阿罩霧」三字,可見大家 依然惦念著它原有的乳名-「阿罩霧」。 省議會-曾經的會議殿堂 進入省諮議會紀念園區,會先經過一座拱形門,沒有「門」的大門,寓意著 無門禁的民主,隨時歡迎人們進來。寬直的民主大道,兩旁是高挺的大王椰子 ,行至路的盡頭是民主圓環,圓環後方那棟圓頂建築物即為議事大廈,議事堂 前有兩隻莊嚴的閉嘴獅,提醒各位進入議事廳前要記得先閉嘴。大廈中央,立 著孫中山先生的銅像,象徵追求民主,平等的理想,銅像前的地面上有龍的圖 形,龍是古代帝王的表徵,在此任人踩踏即代表帝王威權的消失,主權屬於全 民。 林家花園-曾經繁華的望族 霧峰是番社泰雅族人生活的地方,有獵人頭祭神之俗,拓墾中不小心就會成 為番族神壇前的祭品。所以霧峰的開墾比大里晚林甲寅撫番有方,長于經商, 又入內山伐木燒炭,積累了丰厚的家資﹔土地經營困此卓有成效。几年間林家 在近山頂竹圍一帶,擁地二百多甲,雇請了佃戶耕種,年收谷四千余石。為紀 念林甲寅開發頂竹圍,后人將這個地方改名"甲寅村"。林家的拓墾事業繼續發 展,到林甲寅的子、孫輩,擴張到阿罩霧圳和烏溪以北地區,又以專營樟腦而 獲暴利,成為聞名全台的巨富,當林甲寅還在世的時候,他的兩個兒子林定邦 。林奠國,就已遷出甲寅村舊宅,興建頂厝、下厝兩處宅第。其規制之恢宏, 裝飾之堂皇,堪與板橋林家宅第媲美。霧峰地區則由于林家和雜姓的漳州佃戶 的合力開墾,迅速發展成為台中盆地上漳州人的一大農業聚落。 台灣菇淚文化館-蕈類體驗區 來到霧峰,你可能知道這鄉鎮以種植菇蕈而聞名,但你可知道此地有座全台 僅有的『台灣菇類文化館』,也有人稱做菇類博物館,它就位於霧峰農會大樓 六樓,於民國八十七年落成,佔地約三百坪,讓你可以認識到各種不同的菇類 ,什麼是有毐的菇?什麼是可食用的菇?你知道要如何分辦嗎?   『台灣菇類文化館』共劃分了有菇模型及台灣百蕈圖、台灣野生菇及毐菇的 認識、菇的後花園、微空世界、菇類開發史及生產、特殊菇類、食用菇的特徵 、菇的故鄉、菇類養生及保健、電腦教學、視聽室等十一個展區,入口處設置 了 比人還高的香菇模型,充滿童心的設計,讓人有種走進卡通世界的錯覺。 霧峰戲院-50年代的電影院 當時大里市的塗城與草湖開發較晚,那地方的居民大都往霧峰活動,民主街 在鼎盛時期,除了有熱鬧的早市,到了夜晚一樣是人潮洶湧,因為戲院前聚集 人潮,也引來許多流動攤販而形成夜市,人來人往的看電影、約會或逛街,吆 喝著喧嘩的夜。 神農大帝-五穀神農 光緒九年(西元一八八三年),林朝棟目睹神農廟廟宇破舊不堪,命令族人 擇日興工重建。日據時期,日本人禁止百姓舉辦民俗文化活動,廟宇因年久失 修,歷經八十多年的歲月,神農廟已是風雨飄搖。是霧峰內最大的廟宇。 921地震園區-大自然力量的見證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規模7.3的大地震,造 成中部地區巨大災害。台中縣霧峰鄉光復國中,因車籠埔斷層的通過,操場東 半部抬升2.5公尺,校舍多棟嚴重損毀,不堪使用,震後地貌與建物破壞特 性極為明顯,遂被選為基地,並決定以保存現址方式興建921地震教育園區 。面積逾千坪的“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位在車籠埔斷層上方的光復中學舊 校區,由建筑師邱文杰設計。 霧峰香米-得天獨厚的環境 香米是由位在當地的農業試驗所改良而成,特別針對霧峰在地的水質、氣候 、土壤、溫度等環境因素,運用最適當的方式所栽種而成。不僅擁有日本越光 米的口感,米飯本身所散發的淡淡芋頭香味,更包含農民用心培育的愛心,讓 吃飯時的每一口都獲得最大的滿足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17.20
ping4891:那個...字可以暗一點XDD我完全閃瞎了 05/04 00:57
YAGHA:有錯字XD 05/04 01:08
CyberView:阿罩霧,標題以及內文部份是阿霧罩.. 05/04 06:14
CyberView:此文明顯是非專業治史者所寫,建議可以重新參考台大黃富 05/04 06:16
CyberView:三所撰「霧峰林家的興起」一書 05/04 06:17
CyberView:日本係據馬關條約合法取得台灣統治權,非佔據.. 05/04 06:17
CyberView:由中間一些文字可以發現,本文是由簡體轉譯過來 05/04 06:21
CyberView:年收谷四千余石 年收穀四千餘石..后人 後人 05/04 06:23
CyberView:這樣真的是投稿嗎? 05/04 06:24
tingyun60426:到底是阿霧罩 還是阿罩霧啊? ._.? 05/04 07:54
※ 編輯: lawren 來自: 218.162.108.230 (05/04 08:19) ※ 編輯: lawren 來自: 218.162.108.230 (05/04 08:21)
lawren:不好意思 今日有空之餘 會再重寫過一次 謝謝 05/04 08:21
grandio:我覺得引用網路還是書本資料 很好啊,不過, 05/04 10:21
grandio:引用之前如果多方查證一下,再寫,會更周到的 05/04 10:22
cashhi:不好意思 希望投稿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而不是全都是參考資 05/04 13:08
cashhi:料的唷^^" 05/04 13:10
tingyun60426:標題沒改到 還是阿霧罩 05/04 19:06
jane1391:阿罩霧為番社譯音(Ataabu)而來,霧峰鄉的網頁上有說明 05/06 22:38
jane1391:有部分文字是大台灣旅遊網上的深度,我當初寫得很認真 05/06 22:50
jane1391:很可惜還有林家花園當初沒寫到... 05/06 22:52
violetta0417:有錯字 05/08 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