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n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櫥窗內展示的是畫作?還是真實的骨董?全像攝影總讓人分不清楚是平面或立體,這就是 全像攝影的奇幻之處,相較於平面影像,全像立體影像更能呈現出物體視覺的感受,用肉 眼即可由平面看到立體的空間,變化性也較多。在台灣,崑山科大全像立體影像實驗室, 為全國第一個將雷射全像應用於藝術領域上的實驗室。 全像技術能透過不同角度的繞射在單一平面上產生不同變化,因製作成本低、易於辦識且 美觀,廣泛運用在光路設計、防偽標誌上,如:鈔票防偽線、身分證及信用卡上的防偽標 籤等,但全像片的應用不侷限於此,在國外,全像攝影拍出來的作品,被譽為「藝術界的 精品」;在台灣,只有崑山科技大學擁有這樣的技術和攝影棚,將該技術運用在藝術領域 ,也以崑山科大為首要領航。 崑山科大創意媒體學院院長黃雅玲表示,立體全像的攝影可讓觀賞者從不同角度觀看時, 看到不同畫面與顏色,呈現出物體完整且立體的視覺感受,具有虛擬實境所無法達到的真 實體驗。 崑山科大全像立體影像實驗室致力於全像立體影像的研究,將全像技術與視覺設計整合應 用,以最簡單的方式讓民眾了解全像技術。更與德國媒體藝術學院、英國De Montfort大 學、荷蘭全像實驗室與韓國全像中心進行跨國資源的整合交流,隨時掌握國際上立體影像 發展之最新動向與趨勢,並不定期聘請國外教授蒞校指導,激盪學生的創作火花,呈現更 豐富的視覺感受。 該實驗室每年皆研發全像立體作品,像是具穿透性,經光線照射,隨視線角度變化而有彩 虹光效果的「幻彩全像玻璃」及立體全像與生態藝術創作的「鳥」視界、薄幕式液晶玻璃 動態成像家具等作品;而黃雅玲院長更帶領全像實驗室學生至高雄舉辦過「那美麗」立體 影像創作展、「白日夢」全像立體影像展,學生用立體影像創作來詮釋新的觀點,讓藝術 結合科技產生新文化,除了帶給民眾不同的視覺饗宴,透過互動也拉近與民眾間的距離, 更打破傳統對藝術的印象。 全像攝影的歷史可追朔到1947年,由匈牙利裔物理學家丹尼斯‧蓋伯所發明。全像攝影透 過兩道雷射光的攝影,以其中一道參考光線固定當基準,另一道則打在物體上,兩道光間 的差距,物體的凹凸,被雷射光以距離長短,一點一點紀錄到特殊的底片上,紀錄出來的 相片,就有立體深度的呈現。 「奇幻魅影-全像世界大展」即日起至4/20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透過全像的攝影 ,彷彿已故巨星瑪麗蓮夢露就在身邊對你微笑,珍貴的勳章就像放置於盒中,展示將近 200件全像攝影作品,想要體驗全像魅力的您千萬不可錯過。 原文網址:http://www.cna.com.tw/postwrite/P5/100273.asp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30.126.249
pretense:我高中物理老師 讀師大的 說師大有 真的嗎?? 03/03 20:27
man72:我研究所也拍過全像攝影片! 03/03 22:09
fsv1812:所以這個是可以進去參觀的嗎? 03/04 12:51
buylcd:明明就不止崑山有 03/04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