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n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人與土地】友善大地聯盟 小農結夥植有機夢 Ads by Google 有機蔬菜種植箱 www.pcstore.com.tw/gardenshop 專利栽種箱組合 便宜、健康、養生、樂趣 友善大地有機聯盟位在台南市官田區的基地,保留一片濕地。(記者劉婉君攝) 團結力量大!有機小農自組「友善大地有機聯盟」。(記者劉婉君攝) 李价斌(右2)說服基地附近的農民加入綠色農業的行列,一起丟掉農藥罐。(記者劉婉 君攝) 友善大地有機聯盟將成員在各自農場栽種的蔬果直送到消費者手中。(記者劉婉君攝) 陳雅娟(左)、陳進財姊弟為了媽媽開始種菇。(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專訪 在台南市有一群農村第二代,一群同樣執著於有機栽培的五、六年級生,他們原本各自在 自己的小農場打拚,直到二○一一年,同一個有機夢讓他們聚集在一起,組成「友善大地 有機聯盟」。 台南一群小農 執著有機栽培 他們原本在各自的農場上努力,不只要和蟲害、雜草鬥,還要尋找顧客,成本高、耕作面 積有限,可以提供給消費者的種類也比較少,靠著親友口耳相傳,雖也培養出固定客戶, 但長期下來,根本無法維持生活。 於是,二○一○年春天,這群都在追求有機夢的小農決定結盟。 結盟力量大 成功打下市場 第二年,友善大地有機聯盟啟動,一起開發市場、一起出貨,把農業當成服務業做,將有 機蔬菜直接從田裡現採即送,宅配到消費者手上,少了中間轉運的成本,消費者直接確認 蔬果的來源,買得合理、吃得更安心。也因為結合多家農場,提供菜色變得豐富、充足, 一次滿足消費者所有需求,並透過有機市集、網站、實體店面等方式,成功打下市場,強 調「有機,不只是一個名詞,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一年來,聯盟的成員已增至廿多個,結盟夥伴除了共同行銷農產品之外,也推動環境生態 教育,希望有更多消費者認識有機農業,支持有機小農。 二○一一年底,他們說服聯盟基地旁的菱角農陳錦、王寶文、余丁元、王耀文等七人,放 棄噴農藥、施化學肥的慣行農法,成為綠色保育農業的一員。 但是開始,產量少了一半以上,看著隔壁田裡一簍一簍滿滿的收穫,王耀文說:「不要想 划不划算,用心做就對了,至少我賺到健康。」 放棄農藥 產量雖少心是幸福的 這群有機小農說:「有機農業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雖然辛苦,但我們的心是幸福的 !」 號召這群小農組成聯盟的楊從貴,原是科技公司中國廠房的廠長,在中國期間,看到當地 為了現代化工業,犧牲生態與環境,「一大片沼澤美地竟然可以一夕間就被填平,連河川 的水也變成令人怵目驚心的紅色!」他毅然決定返台投入有機農業,也因此結識第一位盟 友李价斌。 李价斌十三歲就跟著爸媽一起種田,一期稻作收成後,緊接著種植菱角,他以祖父、爸爸 教他的方法噴藥、施肥,和一般農夫沒兩樣,直到遇上到菱角田裡找尋「菱角鳥」水雉的 真理大學師生,讓他發現自己無意間竟成生態殺手。就這樣,他丟掉農藥罐,開始每天和 滿園的金魚草奮戰,還養鴨當「除草機」,如今面對田間蟲鳴鳥叫,他覺得無悔。 母罹肝病 姊弟倆開始種菇 陳雅娟、陳進財姊弟則是為了讓罹患肝硬化的媽媽養生,開始種菇,他們模仿大自然野生 菇菌生長的潮濕、陰涼環境,還唸經給菇聽,也學會與蟲和平相處。陳進財笑著說:「我 常會在巡寮時拜託蟲兒們:『前面這幾排給你們吃,後面的就給我們收成吧!』沒想到, 蟲兒真的這樣做呢!」 觀光系畢業的鄭慶凰,曾當海產行銷專員,為了父母回鄉經營休閒農場,為了讓香草隨時 可摘下來沖茶喝,他堅持農場內不噴農藥,「農作物很單純,怎麼栽就怎麼收穫,它會給 你相對的回報」。 顏志儒則是曾任工程師,回到故鄉六甲當農夫,一開始,全家幾乎都反對他的決定,歷經 多次家庭革命,直到金融風暴後,才讓他將自己的事業和興趣結合。田裡的堆肥成了蟾蜍 閉目養神的地方,金龜子更是這裡的常客,「每天可以和大自然為伍,腳踏在健康的土地 上,種出健康的菜,這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事。」 ================ 在台北上班久了 我也好想回家種菜 養雞鴨自己吃 每次回家 吃到我弟跟我媽自己種的菜及水果 都覺得好甜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