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n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國時報【曹婷婷╱台南報導】 對土地有情感的青年,返鄉務農背後都有一股力量牽繫著他們,楊宇帆即是一例;因心繫 阿公鳳梨田,他自澳洲漂泊返回老家,在田埂間守護鳳梨成長,收成處女秀更獻給關廟新 光國小,教育小朋友認識有機鳳梨的好滋味。 楊宇帆六月底,將生平初次當農夫的收成,共一百斤全數捐給新光國小;原因是預計明年 三月才有首次收成的鳳梨,卻拜雨水多、溫差大所賜,果實竟提早長大,他認為是老天所 賜,決定回饋鄉里。 最近澳洲遊學打工議題正夯,自嘲也曾是台勞的他,台南一中畢業,應屆考上成大經濟系 ,卻僅讀一年半就發現沒興趣而重考,這回考上台藝大,但也只讀了兩年半,兩所大學前 後加起來四年,卻沒拿到一張文憑。 多虧父母很開明,知道這個兒子清楚自己在做甚麼,不在乎畢業證書那一張紙,任他自由 飛,尊重他的人生選擇;不過,最初務農,阿嬤和媽媽都很反對,一來辛苦、二來生計沒 有保障,唯一支持他的是父親。 而務農動機除了不荒廢阿公的田地,更是為了讓大家吃到好的東西;於是,堅持採有機栽 培,不施農藥與化肥,但結果良率很低,「說真的,我也很煩惱能否賺錢?」但他還是堅 持人只要親近土地,土地就會有所回饋。 http://ppt.cc/U~F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43.218.213
amywin:我覺得挺好吃的 我家的田也是不用農藥賀爾蒙糖精那些的 09/22 14:50
amywin:種出來的水果 才是真的水果的味道 09/22 14:51
amywin:推薦這位先生的鳳梨喔 也謝謝之前的試吃鳳梨 09/22 14:51
lupins:推~ 09/22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