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n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完整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paulyearkimo/1188750 景點名稱:運河博物館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安平路97之15號 離開充滿魔幻氣氛的安平樹屋, 還有個比較少人知道的景點等著我們, 它是長年靜靜待在安億橋下, 近幾年才定為古蹟整修完成, 提供遊客免費參觀的~運河博物館 運河博物館原名台南運河安平海關, 建於日據時代1865年, 為過去商船進出安平港的必經關卡, 當時所有商船的進口貨物, 皆必須在此處停泊繳交關稅。 內部仍保留原有的日式建築格局,有介紹運河的影片和運河的老照片。 當時商船必經的海關黑白照片 運河博物館的縮小模型,木造建築的它採用「編竹夾泥牆」, 即先用竹條編織成網狀的壁體,之後抹上參雜稻草、稻殼的泥土, 是一種相當古老的築牆方法,在阿一一國小廁所也曾看過這種牆面。 曾在舊安平港口活動的各種漁船模型 老式的簡單竹筏 外型鮮豔的漁船 透過博物館的窗戶向外看,可以想像過去熱鬧的景象, 一艘艘商船載著滿滿貨物,正排隊停靠準備繳交關稅。 古老的紅磚防空洞 為了增加博物館的豐富度,戶外規劃出一棟透明咖啡屋, 供應簡單的飲料和餐點,假日還有歌手現場Live演唱。 可以輕鬆坐在外面吹著涼風,欣賞綠意盎然的安平運河。 咦?一旁的地下道要通往哪裡呢? 這也是運河博物館的最大賣點,特別設計的河底景觀步道, 一面介紹台南的相關古蹟景點。 一面藉由厚厚的透明玻璃,讓你深入運河的水下世界。 隨著浮游生物長年附著, 有幾面窗戶已形成自然的抽象畫, 需要靠專業潛水師慢慢刮除, 但仍能觀察到河水中的悠游小魚, 讓不算長的步道充滿特色。 經過一個上午充實的古蹟行程, 又來到祭五臟廟的午餐時間, 在快接近離開府城的時刻, 阿一一穿梭於康樂市場小巷中, 來到一直很想吃看看的~赤崁棺材板 走簡單沒特意裝潢的傳統小吃店路線 店員繁忙穿梭的料理區上方印著名人合照 身為著名的府城小吃之一, 當然要設個牆面介紹一下由來, 1940年代內臟如雞肝屬上等食材, 創始人許六一用雞肝為主要內餡, 最初將之命名為雞肝板, 有一天現在國立成功大學的前身, 成大附屬工業學校教授來食用雞肝板後, 覺得其外形很像一個棺材, 於是老闆就將其命名為「棺材板」 (以上故事淵源節錄自維基百科)。 店內賣的東西還多樣的, 棺材板外,豆腐羹、生炒鱔魚、 咖哩飯、海鮮粥這裡都吃得到, 幾乎把所有台南小吃一次包。 朋友點的生炒鱔魚意麵(70元), 有寫勾芡其實看起來還好, 鱔魚肉片給得滿多的。 意麵有入味, 但調味就是府城的甜甜風, 不愛甜的朋友覺得普普。 期待已久的正老牌棺材板(60元), 以它不算大的份量價格偏貴, 不過都難得來仍要品嚐看看。 因為老闆曾做過西餐, 所以棺材板融入其概念, 需要用刀叉來享用, 當時想必掀起一陣熱潮。 最初棺材板以雞肝等內臟做餡料, 為了符合現代人喜好已改為雞肉, 再加入火腿、花枝、三色蔬菜等, 整個調味跟玉米濃湯非常類似, 但偏清淡,吃起來只能說還好。 對正牌不是很滿意,來換個咖哩棺材板(60元)。 使用配料相同,醬汁改為濃濃咖哩醬, 吃起來夠味許多,但土司炸過仍偏膩, 阿一一還是比較愛花蓮的法式棺材板, 多了生菜豐富口感也有減油膩的功能。 -- 歡迎光臨我的部落格 食意與旅遊的閒適 http://www.wretch.cc/blog/paulyearkim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4.213.164 ※ 編輯: paulyear 來自: 36.224.225.117 (04/05 21:47)
keepstudying:說真的,棺材版在台南已經是當地人都很少吃的名產 04/05 21:54
keepstudying:我甚至不覺得棺材版可以稱為「台南名產」@_@"" 04/05 21:54
boling45:運河博物館後面還有地下道 可以看河底 但水太髒了.... 04/05 21:55
push1997:小時住海安路.去赤崁很少很少吃棺材板..吃LUNCH 日式定食 04/05 22:02
paulyear:謝謝你的推薦,有機會去吃看看:) 04/06 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