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n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Tai-travel 看板 #1JR2QPtw ]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看板: Tai-travel 標題: [遊記] 有米當思無米樂-菁寮老街 時間: Fri May 9 08:51:34 2014 圖文網誌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178133130 有米當思無米樂-菁寮老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起台南後壁,目前我只去過三個地方,一是闔家出遊烏樹林糖 廠坐五分小火車,二是曾與女孩相約後壁木造火車站,第三就是探訪 菁寮老街。西元2005年,電影「無米樂」紀錄了台南後壁的稻田印象 與台灣稻農的生活故事,菁寮老街也因此逐漸廣為人知。 【旅行Map1】   離開後壁車站,往西走上鄉道南82行約 3公里就能抵達菁寮村。 鄉道南82筆直寬闊,沿途稻田遍布,秧苗剛插下不久卻長得很快,稻 株鋪滿水田整齊排列,放眼望去滿是一片綠油油,成為後壁的春天印 象。後壁區,台南市最北邊的兩個行政區之一(另一為白河區),北 有八掌溪由東北向西方傾瀉,與急水溪南北包夾,形成一狹長的沖積 平原,其中又有嘉南大圳穿流,灌溉水源豐富,水稻遍植,種植面積 達3500公頃居全國之冠,是嘉南平原的大穀倉。 【綠油油的稻田】   春天的稻株尚未結穀,不過稻葉上已可見幼穗結粒,沉浮在綠色 波浪中隨風搖擺,勾勒出悠閒的水稻風情特寫。 【幼穗結粒】   沿路跟隨稻株不知不覺來到菁寮,首先就能望見一座三角錐體矗 立在綠油油的稻田旁,尖塔上的十字架宣示出教堂建築,與田園風光 連成一片奇特的鄉土趣味。原來這座外觀獨特的建築為「菁寮聖十字 架天主堂」,建於西元1960年,由德國建築師Gottfried Bohm(1986 年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建築獎」)所設計,也是Bohm的第一 件國際作品。聖十字架天主堂與傳統街屋和紅磚三合院形成強烈對比 ,簡單的幾何線條同樣表現出一種純樸的鄉土風格。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清朝以來,菁寮就是藍染重鎮,村民種植「菁仔」這種可以提 煉布匹染料的農作物,當地染織業一度蓬勃發展。將收成好的菁仔綑 綁,與石灰層層放入挖掘好的土坑中,加水靜待其發酵一個月生成「 藍靛」,然後裝入「菁仔桶」並加入營養素,直到變成可使用的染料 。村民搭建草寮以防「菁仔桶」日曬雨淋,草寮櫛比鱗次,故稱「菁 仔寮」,也是菁寮地名的由來。 【菁仔桶】   因為種植水稻政策與菁仔培育困難,菁寮的藍染產業已經消失, 目前只能在「墨林文物館」見到「菁仔桶」,桶中的泥狀沉澱物即為 「藍靛」染料。墨林文物館為四合院建築,原是一家診所,後來成為 農村文物展示館,蒐藏了當時「菁寮醫生」梁耀明所使用的醫療器材 及家庭用具,讓現代人能入門窺探復古懷舊的台灣農村生活。 【墨林文物館四合院】 【爐灶】 【黑膠唱片機】 【蒸氣眼機】   蒸氣眼機,製造蒸氣以治療眼疾的機器。 【水龜】   水龜,金屬外殼,裝入熱水用來取暖的用具。 【電土燈】   電土燈,分內外兩層,內罐裝入電土(碳化鈣),外罐盛水。電 土加水後會起化學反應生成乙炔氣體,點燃後發出火焰而成夜間照明 器材,用來捕捉稻田中的水蛙或金寶螺。 【梳妝台】 【風鼓】   風鼓,農作物收成後,用來篩除穀物雜質的器具。轉動轆轤把搖 動風箱內的風扇,同時使穀物由漏斗下漏,利用風力讓重量較輕的不 成熟穀子吹離,留下篩選後的成熟穀子。 【犁田器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菁寮村與墨林村相鄰,來到墨林文物館,就進入菁寮老街的範圍 ,走入菁寮老街,懷舊味道濃厚,我彷彿搭上時光機回到了古早台灣 年代。 【旅行Map2】   電影「無米樂」中,煌明伯不禁回憶起菁寮昔日的興盛光景。菁 寮位於嘉南平原中心點,是往來嘉義與台南的必經要道,旅人貨物南 北往來絡繹不絕。日治時期,菁寮村是全台灣的模範庄頭,商家林立 、人口興旺,繁華一時。隨著時代變遷,繁榮菁寮只能留在當地耆老 的回憶裡,但仍隨處可見傳統三合院、老房古厝與各式各樣的老商家 。 【國能伯三合院】 【黃家古厝】 【墨林文物館旁的古早味房舍】   墨林文物館對面有一家「建成鉛桶店」,在塑膠出現後,這種早 期以鉛為材料、手工打造的鍋桶盆器幾乎都快消失了。 【建成鉛桶店】   還記得電影「無米樂」中,煌明伯背起綿弓、彈著棉絮製作手工 棉被的樣子,而「隆泰棉被店」就是煌明伯經營的。床單、被套上一 朵朵色彩鮮艷的牡丹花代表富貴吉祥,「阿嬤花阿布」可是古早台灣 的流行時尚。 【古早台灣流行時尚】   「瑞榮鐘錶店」就開在隆泰棉被店隔壁,店內陳列了滿滿的骨董 鐘錶,懷舊氣息極濃。早期鐘錶為發條形式,店內販售以日本品牌為 主,電子石英錶問世後,上發條的鐘錶已經很少人在使用了。 【瑞榮鐘錶店】   離開瑞榮鐘錶店來到十字路口,往北即為「菁寮嫁妝老街」,但 先不急走進去,新和源餅鋪旁邊就是「崑濱伯的店」啦。電影「無米 樂」中,總是可以聽見崑濱伯的爽朗笑聲。崑濱伯說:「無米樂、無 米樂,心情放輕鬆,不要煩惱太多,這叫做無米樂啦!」 【菁寮嫁妝老街入口】   種田對崑濱伯來說是一種修行,不僅要受風吹、日曬、雨淋,有 時還會有颱風來襲……大風大雨,讓結穗的稻米都倒了,無米,看天 吃飯的稻農只能甘心忍受,默默繼續播種、勞動耕作,重複春夏秋冬 的循環,靜待下次的收成到來。大豐收很快樂,然而有米時亦當思無 米之樂,繼續努力勤奮不懈,「無米樂」表現了台灣稻農敬天愛土、 樂天知命的生活智慧與豁達精神。 【崑濱伯的店】   來到崑濱伯的店卻不見人影,不知是去勞動,還是又跑到哪裡喝 茶聊天?大門就這樣敞開著,不怕遭小偷,想買冠軍米也找不到人… …或許這就是農村的純樸吧。「總冠軍」匾額掛在牆上,那個大概就 是崑濱伯寫種田日記的辦公桌,而崑濱伯與崑濱伯母互相鬥嘴的身影 ,就留在電影中的崑濱伯的店了…… 【兩美理髮店的鵝毛棒】   過年時農民總是忙碌的,崑濱伯家也不例外,崑濱伯母曾抱怨沒 時間大掃除,然後酸溜溜說隔壁的理髮廳正在除舊佈新,這個隔壁的 理髮廳就是「兩美理髮店」。兩美理髮店有一個銷售全台的名產,那 就是純手工製作的「鵝毛棒」,摸起來柔軟滑順,拿來掏耳朵一定很 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菁寮嫁妝老街的木造街屋】   電影「無米樂」讓菁寮一夕成名,「菁寮嫁妝老街(北勢街)」 也在當地有心人士的規劃下,成為近年來新興的假日觀光景點。從清 末到民國,菁寮不只以稻田農作、藍染和草編製品帶動繁榮,更發展 出嫁妝品店林立的商店街,好不熱鬧,後來因為縱貫鐵路與台1線的 建設,取代了菁寮古官道的交通便利性,再加上鄰近的鹽水港港灣淤 塞,無法行船與裝卸貨物,導致交通與運輸功能皆不如往昔,菁寮因 此而沒落。 【金德興漢藥鋪】   「金德興漢藥鋪」不同於菁寮老街的其他老房舍,歷史時代感更 濃烈了。原來金德興漢藥鋪亦為阮家古厝,西元1910年由嘉義鹿草頂 潭拆移遷建至後壁菁寮,估計有兩百五十年的歷史。走進店內,滿滿 的懷舊氛圍迎面而來,陳設古樸典雅,牆壁雕飾精美,彩繪層次明朗 ,依稀可見當年風采。 【金德興漢藥鋪店內陳設】   菁寮嫁妝老街過去還曾有餐館、腳踏車店、販仔間、冰果部、茶 室、菜市場、傢俱工廠、碾米廠等各式各樣的商行店家林立,應有盡 有,繁華盛極一時。 【稻稻來(餐館)生活標語】 【進成自轉車店(腳踏車店)】 【販仔間(旅社)】   「販仔間」是台灣最早的旅館模樣,專供沿街叫賣的「販仔」休 息與寄放貨物。早年菁寮地區為聯繫台南府城(台南)及諸羅縣城( 嘉義)古官道的中途驛站,為滿足販仔或跑單幫的商人歇腳、住宿或 寄放貨物之需求,於是興起了許多販仔間,帶動北勢街繁榮,使菁寮 成為八掌溪沿岸最繁華的聚落。 【義昌碾米廠】 【老茶室】   商店林立、人潮鼎沸的早年菁寮日夜繁華,當然也不乏酒家、菜 店與茶室(有女人陪喝酒、吃飯、喝茶的地方),常有外地商人聚集 吃喝談生意,更有在地男人來喝花酒,而他們的老婆會躲在狹窄的「 找尪巷(防火巷)」偷襲老公喝花酒,然後當頭棒喝,沒面子的老公 也會躲避路人的閒言閒語,從「找尪巷」低頭回家。 【找尪巷】   踏尋菁寮老街的每一個角落,隨處都能發現古早民間生活的痕跡 。 【荷蘭古井】   據說此古井為荷蘭據台時所鑿,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菁寮村民 依賴天然井水,延續了一代又一代的日常生活所需。 【童養媳洗衣池】   這是荷蘭古井湧出井水所匯集的洗衣池,早年婆婆捨不得叫女兒 洗衣服,就叫童養媳去洗。洗衣池為社交場所,常聚集婆婆媽媽閒聊 村內大小事,也是小道消息的八卦來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7菁寮門市的快樂農民】   電影「無米樂」紀錄了四位老稻農與一隻老水牛的勞動身影,一 顆顆的汗珠結出一粒粒的稻米,陪他們走過大半個世紀。經歷三七五 減租、農地放領、耕者有其田、徵糧捐稅、農藥遺毒……一直到WTO 、強制休耕,農民生活隨政策與時代的變遷似乎越來越辛苦,讓崑濱 伯不禁感嘆:「工作這麼多,錢卻沒有這麼多,錢如果像泥巴這樣翻 來翻去不知有多好?」然而,台灣農民依然樂天知命,懷抱對土地的 純樸感情繼續努力勞動與生活。「無米樂」的農村故事,終於吸引我 來到了菁寮。 【春天的菁寮印象】 【睡懶覺的貓咪】   菁寮的鄉土民情都是可以仔細閱讀的風景,等待旅者自己去發掘 體會,而春天的菁寮印象只見稻田綠油油,農民似乎也懶洋洋的(崑 濱伯大概是去睡午覺了吧)……期待金黃稻穗收割的農忙時節,再訪 菁寮老街。(2014年五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8.143.14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Tai-travel/M.1399596697.A.DFA.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honn (60.248.143.146), 05/09/2014 09:00:30
IamCuteGirl: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05/09 09:17
crywolfer:今天去有崑濱伯和伯母鬥嘴 05/09 22:30
※ 編輯: shonn (111.254.101.241), 05/10/2014 23:03:58
fish3211: 菁寮真的好淳樸好棒 03/28 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