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n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版本:http://rufu90229.pixnet.net/blog/post/30717415   結束了我想去的台南隱山之遊,接著,我將前進台南的農鄉土地漫遊。台南有水稻、 咖啡、芒果、鳳梨、文旦、甘蔗等代表性作物,耕作的土地面積在台灣地區算是龐大,且 在農作物上有著多產量和多元性,跟台南市合併成大台南市的舊有的台南縣地區,更有著 農業縣之稱。   聽說在台南最北端的後壁一帶,有一個以農業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叫作「土溝農村 美術館」。農村結合藝術,還開成博物館,這作為我「台南.地」之旅的第一站,看來是 再適合不過了,就是它了!好,出發吧,去後壁!   這一次騎的路比起之前海或山之行好騎的很多,都是平地,而且就是在台1線直直的 一直前行而已,不過車程略長就是了。印象中,路上有兩家便利商店,都是提供免費廁所 和休息座位的那種,想上廁所或是騎累了,就可以去一下便利商店。   在溫暖的陽光照曬之下,很順利的抵達了後壁,我看到了後壁火車站有些特別的雕像 ,便停下了腳步,去參觀一下。雕像有著農民和水牛,前方解說寫著「無米樂.冠軍米」 ,以紀錄片《無米樂》的後壁崑濱伯等人的故事為主題,述說台灣農民的刻苦耐勞,還有 努力不懈培養出全國冠軍的稻米之精神,作為後壁之意象。除了雕像意象可以看,在一旁 便利商店的戶外大牆上,有著後壁這一帶的旅遊指南,若沒有目的地,只是想在這一帶到 處走走看看,就可以參考一下。   時間已近中午,決定先吃個午餐再去景點。我來此之前,有透過網路查查看有沒有必 吃的美食,但網路上推薦的類別幾乎以小吃為主,想吃比較像是正餐類餐飲的我,也就不 知道該怎麼選擇了,所以我決定先遇到哪一家,就吃哪一家,吃不飽也沒關係這樣。   後壁火車站一旁便是後壁市區,我在市區隨處騎,遇到了一家「如意臭豆腐」的網路 推薦店家,看到招牌上寫著創立於民國52年,網友推薦加上老店,試試看! 「請問招牌和香酥口味,差別在哪?」 「招牌有比較多豆腐肉部份,香酥的是整體比較酥脆。」 「那請給我招牌臭豆腐和一碗關東煮,謝謝。」 「好,坐一下哦。」   在民宅一樓改建的店面,我隨處找了個位置,便坐下來等待餐點。等待的期間,不時 有民眾來買臭豆腐,看來是頗受附近居民歡迎的店吧。 「先生,臭豆腐和關東煮。」 「謝謝。」   招牌臭豆腐,外皮微酥,保留更多的豆腐軟皮部份,中間挖孔,讓醬汁滲入其中。關 東煮,放入常見的各式魚漿製煮料,配上熱熱的鹹湯,冬天喝很舒服。   體驗完在地小吃了,出發去找今天的目標景點吧。   尋找景點的過程,一直找不到通往土溝那邊的南90線道路,也就是說,我迷路了!唉 ,只好騎回去區公所尋求幫助,區公所就在剛剛後壁火車站那邊而已。 (楊媽媽菓子工坊……)   我騎到了一個有如歐式小花園的點心坊前,印象中好像也有聽過這家店名,便決定進 去看看好了。 「歡迎光臨。」   店內擺滿了各式的烘焙點心,奶油香氣四溢,有鳳梨酥、蛋捲、麵包和蛋糕等等。許 多點心都有提供試吃,很大方。其中,最讓我感到必買的是他們的米麩金饌鳳梨酥,酥綿 有奶香的餅皮,包裹著充滿果香的酸甜鳳梨,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的吃著。   因為後壁這邊有名的特產便是稻米,離開店以前,我又多帶了個巧克力口味的後壁米 香當零嘴。原以為只是表面淋淋醬而已,沒想到是粒粒皆有醬,超用心的。米香脆爽,搭 上巧克力的苦甜,意外的很搭配,好吃! 「您好,我想詢問土溝農村美術館怎麼去?」   離開點心坊以後,我到了區公所詢問服務人員。 「你等一下往後面騎,看到一個大廟右轉,遇到特別大的樹之後再右轉,直直騎就會到了 。」   看起來資深的服務員解說著。 「然後你不要往兩旁有樹的那個小路騎,那會繞路哦!」   看起來第二資深的服務員附和。 「這個介紹DM給你,雖然上面沒路線,但說不定可以幫忙。」   看起來很像替代役的服務員說著。 「謝謝你們!」   我問完路以後,隨即就照著取得的線索騎,進入了滿是田野的道路,果真遇到了大廟 和特別大的樹。騎著騎著,在道路旁的田野間看到了一個很像休息站的茅草屋,一旁有一 些解說告示牌,說不定會有旅遊地圖,去看看。 (土溝農社區……我到了附近了!)   離開了解說告示牌,我看了南90線的道路,太好了,我正前往正確的方向,應該快到 了!帶著興奮之情,來到了滿滿的紅磚矮牆社區,屋外可見農具,土溝農村到了,不過, 我繞了幾趟,沒看到什麼博物館。 (嗯?那個造型很藝術的郵局設施,很可疑,去看一下)   我到了一個廟的旁邊停下,到了那個郵局設施前,其用淺綠色為主要配色,說是小郵 局,不如說是公共藝術設施,有點卡通化的造型。一旁,有個關閉的建築設施,屋外有著 告示,我好奇的過去查看。 (土溝農村美術館是指整個農村,不是一棟建築物的美術館……什麼!原來整個農村都是 美術館啊!哈哈哈,太有創意了吧!)   一直找不到美術館,原來,我已身處其中了。我發現在農村裡的各處,有著號碼牌的 指標,有的是為了景而標,有的是為了物而標,也就是我尋著號碼牌標示走,就可以欣賞 到各種的農村藝術和文化了。   蜻蜓造型藝術品、稻米意象、紅磚長廊、花卉圖騰、木製藝術品、農民黑白舊照片、 古井、供人乘涼的大樹……,還有好多好多農村文化的意象與設施。以前在公民課本看的 那些章節,遠遠都不及來這裡親眼見一趟來的有文化傳承之感,整個農村都是美術館的概 念,讓我受教了!   我大學時期唸的休閒遊憩系,休閒社區營造便是學習的專業之一,所以常常會有類似 改造農村社區的發想作業,但很少會真的下去實踐,通常都做做假模型,練習練習一下這 樣,只有少數同學因為指導教授的專題選擇,才會去實行。看到眼前我認為很成功的範例 ,讓我又懷念起學生時代的熱血,好想參與其中呢! 主要地標:後壁區公所(台南市後壁區台南市後壁區後壁村129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120.1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424827016.A.A9B.html
mra2284: 巧克力米香好吃~~~ 02/25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