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n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古蹟名稱:安平古堡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 電話:(06)2267348 開放時間:04月~09月:早上08:00~下午06:00 10月~03月:早上08:30~下午05:30 門票:全票50元;半票25元;團體票40元 好讀網誌圖文版:http://triccsegg.pixnet.net/blog/post/166814649 ================================ 本文 =================================== 安平古堡為台灣近代史中最悠久的古蹟,歷史可追溯回西元1624年荷據初期興建的「熱蘭 遮城」。 明鄭時期,它被稱為「王城」。 清領時期,由於台江淤積,城堡失去戰略意義 ,加上牡丹社事件後防禦工事的需求,城牆遭大量拆除充當建材。 日據時期,它改稱為 「荷蘭城」,傾圮的部分被拆除,興建為海關宿舍;1930年日人為了「台灣文化三百年慶 祝大典」大興土木,大抵建為安平古堡今貌。 台灣光復後,政府稱之安平古堡,並蓋瞭 望台一座。 如今,荷據時期的殘跡僅有地上城牆7段(古堡內1段、古堡外6段)、半圓堡殘 跡1處(古堡內),以及之地下結構2處(古堡內考古坑),其餘的部分皆為日據以後的建築。 接下來,先來看看這座古堡的歷史吧! (註1:本文資料參考自導覽手冊、Wikipedia安平古堡、Wikipedia赤崁樓、Wikipedia濱田 彌兵衛事件、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台南故事影像館) (註2:本文長度算法1丈為10尺,1尺為32公分) 荷據時期 西元1624年荷蘭人與明朝簽訂協議,放棄澎湖改佔領台灣。 佔領台灣後,他們開始在台 江一鯤鯓(安平)築城,命名為「奧倫尼亞城」(Orange),以紀念帶領荷蘭脫離西班牙統治 的奧倫治公爵,是為熱蘭遮城前身。 建城初期,由於缺磚石,只能以砂土、木板充當建 材。 城堡的東側,設有台灣街(今延平街,又稱安平老街、台灣第一街),以及普羅民遮 街(今民權路)。 1627年,城堡被改為以荷蘭行省熱蘭遮(或稱澤蘭)命名,「熱蘭遮城」 (Zeelandia)的名稱初現。 之後,城堡建築慢慢備升級為磚石構造。 1628年,日人濱田 彌兵衛因貿易摩擦遭台灣行政長官彼得˙奴易茲(Pieter Nuyts)軟禁並查扣武器,事件演 變到最後,荷蘭為確保能與日本繼續貿易,將彼得˙奴易茲撤職、送至日本監禁,並賠償 貿易損失。 1632年,城堡內城完工,2年後外城相繼完成。 完工的內城為方形,面積約 277.6丈*277.6丈(約888公尺*888公尺),分地上2層與地下1層; 地下層深約1丈(3.2公尺 ),充當倉庫用;地上則有瞭望台、長官公署、兵營...等建築;城牆高3丈(9.6公尺),四 角各有一凸出稜堡,以荷蘭街道名稱命名,堡中設有大砲。 外城為長方形,由內城西北 角向北、向西延伸;西北、西南各有一座稜堡。 荷據時期歷時38年,自首任馬丁努斯‧ 宋克(Martinus Sonck)至末任揆一,共計有12位行政長官(首長)。 ▼熱蘭遮城稜堡地圖-內城稜堡有:菲力辛根稜堡(東北)、安納麥頓/阿姆斯特丹稜堡(西 北)、密得堡稜堡(西南)、甘柏菲爾稜堡(東南)。 外城稜堡有:荷蘭地亞稜堡(西北)、黑 德爾蘭稜堡(西南)。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1920546 明鄭時期 西元1661年,鄭成功自鹿耳門溪渡過台江內海,攻下普羅民遮城,於城中設立承天府。 翌年,攻下熱蘭遮城後,該城內城改為王府居所。 同時,為紀念其位於大陸泉州府晉江 縣的第二故鄉「安平」,此地被取名為「安平鎮」,一般民眾則習慣稱為「王城」。 ▼鄭氏攻台地圖(取自赤崁樓解說牌)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0215673 清領時期 西元1683年(康熙22年),施琅攻取台灣,改承天府為台灣府,政治中心遷往赤崁樓一帶, 熱蘭遮城則先後改為「水師協鎮」、「軍裝局」。 1823年(道光3年),大雨使曾文溪改道 ,在台南市安定區蘇厝附近衝出一個新的出海口直接注入台江(原河道為今日將軍溪),導 致沿岸迅速淤積,城堡漸漸遠離海岸,失去軍事地位。 1858年(咸豐8年),英法聯軍戰敗 ,清廷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台南被開放為通商口岸,安平因此設立稅務司。 1868年(同治7年),因貿易糾紛,英國船艦藉機向安平開砲,半夜更突擊水師協鎮,導致 副將江國珍殉職,且中、左、右三營軍裝局均被燒毀。 1874年(同治13年),沈葆楨因牡 丹社事件來台建築防禦工事,熱蘭遮城城牆遭拆除充當億載金城建材,城堡泰半毀損。 ▼古台南地理位置示意圖-A(紅色):安平古堡、B(黃色):億載金城、C(綠色):赤崁樓、D( 青色):蘇厝、E(藍色):將軍溪出海口、F(紫色):曾文溪出海口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1921191 ▼鯤鯓圖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914 日據時期 西元1895年(清光緒21年)中日戰爭清廷戰敗,台灣割讓日本。 日人稱熱蘭遮城為「荷蘭 城」。 1897年,安平海關缺宿舍用地,將部分熱蘭遮城夷平改為一磚砌平台,磚台上蓋 有海關官長公館,磚台下則為職員宿舍。 此磚台即為今日瞭望台、史蹟紀念館所在之處 。 1908年,安平港燈塔移至城西北側以引導船隻,燈塔每4秒一閃。 1930年,為了「台 灣文化三百年慶祝大典」,磚台四周建築被拆除淨空,磚台上的公館亦拆毀改建成西式洋 樓,作為展覽與招待所。 該洋樓為今日史蹟紀念館。 台灣光復後 台灣光復後,熱蘭遮城被稱為「安平古堡」。 西元1945年,政府於磚台上興建瞭望台監 視城堡四周。 1975年瞭望台被漆白並加蓋尖形屋頂,是為今貌。 1979年,台南市西區國 際獅會捐贈安平古堡史蹟公園,公園中計有古時台南、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鄭和海戰 、鄭成功接受荷投降、鄭成功訓練陸軍、鄭成功訓練海軍、鄭經反攻漳州城、鄭成功開發 糖業、明代康樂家園...等10座浮雕。 2003、2005年市政府委託學者進行「第一級古蹟台 灣城殘跡城址初步研究計畫」,挖掘7個考古坑。 其後,古堡周邊陸續新發現古城牆遺跡 。 現今,安平古堡為台南重要的古蹟之一。 來到安平天后宮,往裡面走些就會看到安平古堡入口。 ▼安平天后宮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2430231 ▼安平古堡入口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724 ▼入口右側-為舊時熱蘭遮城內城西南稜堡「密得堡稜堡」所在地,草地上有一座熱蘭遮 城遺址立碑。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1920552 ▼熱蘭遮城遺址立碑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2430210 ▼導覽地圖-虛線為熱蘭遮城原貌。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1922502 熱蘭遮城博物館 入園後直走就可抵達。 建於西元1882年(清光緒6年),當時為安平海關官長居住的稅務司 公館。 西元1897年(明治三十年),部分熱蘭遮城被剷平改建海關宿舍後,此地變為「稅 關俱樂部」。 1930年(昭和五年)「台灣文化三百年慶祝大典」期間,設為史料展覽會場 。 光復後,改作安平區公所。 1978年再度變身為展覽館「臺南市立永漢民藝館」。 2009年至今為熱蘭遮城博物館,館內設有4個展覽廳。 館中禁止照相。(參考自 Wikipedia熱蘭遮城博物館) ▼熱蘭遮城博物館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800 台灣城(熱蘭遮城)殘跡 全長65.8公尺,為荷據時期熱蘭遮城外城南面城牆遺跡。 磚塊是由巴達維亞進口。 而古 代水泥尚未發明,因此磚塊間的黏劑是由糖水、糯米汁、蚵仔殼、砂混合調製而成,俗稱 「三合土」或「紅毛土」。 城牆正面可看到荷據時期建築常有的「壁鎖」(或稱「鐵剪刀 」),用來加強建築強度;當時,建築工人會由建物外牆水平打鐵條至橫樑中,再將鐵條 露在牆外的部分用另一鐵條垂直栓住,壁鎖就是那垂直拴住用的鐵條。 城牆背面有鄭成 功所開之小門解說牌,以及清代水師建設營房時所留下的小洞。 ▼牆正面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2430975 ▼牆一隅-城牆會一路會延伸到熱蘭遮城博物館後方。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2430120 ▼背牆面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762 ▼牆背面-牆上整齊的小洞為清代水師建設營房時所留。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02 ▼吉失門(吉和失都在門部裡,音同「協跌」,字無法打出)-位於台灣城殘跡上,為鄭成 功方便進出外城南面城牆所開。 吉失門(吉和失都在門部裡)是春秋鄭國之門,鄭國不大 ,但由於國君能禮賢下士,因而敢與諸侯爭雄,與鄭氏的處境相似,用來自勉。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2430981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266 內城半圓堡壁古井 古堡內荷據時期的遺蹟之一,位於當時內城北面城牆。 傳說安平古堡與赤崁樓(普羅民遮 城)的古井之間有條秘密地道,不過以當時技術來說,應無建造海底隧道連接隔海兩城的 能力。 ▼安平古堡內城半圓堡壁古井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810 ▼赤崁樓古井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7562 磚台前與磚台上週邊 安平古堡磚台前可看到古堡石碑,以及鄭成功像。 ▼古堡石碑-原為日據末期日人所立之「贈從五位濱田彌兵衛武勇之趾」石碑。 光復後, 台南市長卓高煊將石碑改刻上「安平古堡」。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938 ▼鄭成功像-正對古堡石碑,於光復後所立。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942 ▼磚台-此磚台為日據時期所建,磚台上有瞭望台、史蹟紀念館、軍裝石石碑、大砲。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53 ▼磚台小洞-用來排水,防止磚台崩塌。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2430138 ▼古砲-西元1930年,日人為了「台灣文化三百年慶祝大典」,將古砲自其他地方移至此 地。 古砲是屬於嘉慶年間台灣水師協鎮鑄造之前膛古砲(砲彈由砲口前方塞入),砲管刻 有「嘉慶十九年仲冬奉敕鑄造臺灣水師協標大砲一位重一千五百觔」等字。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836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910 ▼軍裝局石碑-此為西元1873年(同治12年)水師協鎮楊鉮南整建軍裝局後所立之碑;軍裝 局曾於1868年(同治7年)清廷與英國貿易糾紛時遭毀。 1930年,日人為了「台灣文化三百 年慶祝大典」,將石碑移至此地。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890 史蹟紀念館 原為日據時期海關官長公館。 1930年,日人為「台灣文化三百年慶祝大典」將公館拆除 ,新建成新式洋樓,作為展覽與招待所。 現今則是安平古堡史蹟紀念館。 ▼史蹟紀念館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50 ▼鄭成功半身像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44 ▼揆一半身像-揆一為末代荷蘭長官。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41 ▼館內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906 ▼荷蘭東印度公司商標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894 ▼熱蘭遮城復原模型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916 ▼古物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920 ▼鄭成功與荷人之戰力分析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928 瞭望台 1945年初建,1975年加蓋紅尖頂,目前為安平古堡的地標。 ▼瞭望台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740 ▼瞭望台入口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47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888 ▼瞭望台頂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95930 ▼四周景觀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852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862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866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874 ▼不同角度的瞭望台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431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728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748 安平古堡史蹟公園 西元1979年由台南市西區國際獅會捐贈,位於台灣城殘蹟正後方。 公園中共有:古時台南 、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鄭和海戰、鄭成功接受荷投降、鄭成功訓練陸軍、鄭成功訓練 海軍、鄭經反攻漳州城、鄭成功開發糖業、明代康樂家園...等10座浮雕。 ▼安平古堡史蹟公園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32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2430159 考古坑 位於內城堡壁古井周邊。 西元2003年、2005年,台南市政府曾委託學者進行「第一級古 蹟台灣城殘跡城址初步研究計畫」, 計畫中共挖掘7座考古坑,發現古代陶瓷器碎片,以 及2處地下建築結構。 為確保安平古堡地基穩固,目前大部分的坑洞已回填,僅留2、5號 考古坑未回填。 ▼考古坑分布圖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2430201 ▼2、5號坑遮棚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08 ▼1號坑-位於熱蘭遮城內城東北稜堡處,已回填。 坑上的3塊玄武岩,為當時坑中挖掘而 來,推測是由城堡高處崩落至此。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29 ▼2號坑-發現有許多不同建築結構,以及陶瓷碎片。 已回填的1、3號坑也挖出大量安平 壺、青花瓷、白釉藍彩軟陶碎片。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2430192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23 ▼5號坑-挖掘到城牆,以及排水溝渠遺跡。 城牆推測為荷據時內城西北城牆基結構,排 水溝渠則是較晚近所建。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2430165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17 古堡外熱蘭遮城殘跡 先前曾說過今日荷據熱蘭遮城殘跡共有地上城牆7段(古堡內1段、古堡外6段)、半圓堡殘 跡1處(古堡內),以及之地下結構2處(古堡內考古坑)。 剛剛已分別看過古堡內的部分, 接下來看看位於古堡外的6段城牆。 這6段的位置分別如下(參考自台南生活網): 第1段:位於國勝路75號前之外圍牆,長約3.18公尺。 圍牆被建築遮蔽住,難以窺其全貌 第2段:位於國勝路71~79號民宅後方,長約38.7公尺,推測應為外城北面城牆殘跡。 牆上 有一寬約2公尺,1.5公尺高的門洞。 第3段、第4段:位於國勝路67號與安北路233巷巷弄間棺材店間的圍牆。 第5段:位於玉敕安龍壇東北面圍牆與國勝路67號間,長約7.63公尺。 牆上有葫蘆形門洞 ,不過有可能非荷據時的殘蹟。 第6段:位於西龍殿後,推測為外城西南稜堡「黑得爾蘭稜堡」殘蹟。 ▼城牆殘跡地圖(本地圖參考自google map熱蘭遮城)-A:第1段、B:第2段、C:第3~5段、D: 第6段。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82440038 ▼外城北城牆(東段)舊址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59 ▼外城北城牆遺跡-長38.7公尺,與安平古堡內外城南城牆(台灣城殘跡)平行。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62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80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383 ▼外城北城牆門洞-寬約2公尺,高約1.5公尺,目前已被水泥封住。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419 ▼外城西城牆-已不復見。 地上貼磚的部分為標示當時牆基所在之處。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416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422 逛完了安平古堡後,別忘了到一旁延平街(台灣第一街、 安平老街)逛逛。 ▼安平老街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77967446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34786776 總評: 小時候,安平古堡對我而言就只有那面古城牆,以及登上瞭望台的印象而已。 為了撰寫 此文,花費許多時間蒐集資料後,才知道原來從那面古城牆一直延伸下去,最後會變可以 變為一座具內、外兩城的堡壘,而今日的磚台竟是當時軍民生活之處所,十分令我感到驚 奇。 雖然城堡大部分的實體已隨著地理轉變消逝在時代中,但哪怕是只有幾處殘跡,透 過文獻我們仍可以想像當初王城的雄偉。 這就是古蹟給人無限遐想之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53.4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Tainan/M.1417275435.A.B10.html ※ 編輯: triccsegg (61.231.53.44), 11/29/2014 23: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