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tu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完整圖文版:http://paulyearkimo.pixnet.net/blog/post/248847272 景點名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博物館路1號 在樂知旅店度過舒服的一晚,繼續台東第二天的行程 (從七月玩到現在還在第二天?還好中間有插播不少特色景點), 準備去卑南一直很想參觀看看,著名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大門前壯觀的日晷噴水池增添些涼意,還好我們是騎摩托車來, 如果坐火車走過來要花10分鐘以上,大太陽下應該非常煎熬。 整個博物館園區很廣大, 本來想說應該兩三個小時就好,沒想到裡面展覽內容超級豐富, 光走馬看花拍照也花了半天多,甚至比台灣第一博物館故宮更讚。 難怪園區內設置了飯店台東文旅,希望你能慢慢體驗台灣古文物, 也感受台東不一樣的閑靜氣氛(飯店提供台東車站的接送服務)。 園區綠地環繞許多原住民雕刻,即使不進去博物館參觀,週末假日來踏踏青也很不錯。 博物館售票大廳,一旁為紀念品販售區,外國的朋友可找到台灣特色伴手禮。 全票80元,學生優待票50元, 附贈免費參觀卑南遺址文化公園,具老師身份出具證明還不需門票, 就能沈浸古文物一整天的時光,超划算的啦~ 除了固定的常設展,不定期也會舉辦不同特展,讓你每次來都不會無聊。 第一次來可先到視聽中心欣賞一下影片,讓你對花東的史前文化有些基礎瞭解 (來過的就不用看了,聽朋友說都是放同一部)。 沿著走廊有一些小特展,結合今年蛇年與原住民文化的文創特展。 接下來我們一起跟隨古代原住民的腳步 來到展覽區服務台準備進入時光隧道, 博物館的展覽動線有特別設計過,當你全部看完後會剛好又回到原點 (一逛數小時就過去,有恍如隔世之感,還好我不是浦島太郎,沒有變老公公)。 建築很用心的融入台灣古文化特色,博物館中庭仿古玉色澤的碧綠牆壁。 巨大卑南文化玉耳飾模型矗立展區中心,很難不被那營造出的壯麗氣氛所驚訝。 建築本身壯觀,館區規劃也很貼心 除了參觀路線清楚明確, 館內也設置了多處可歇息的地方,走累腳痠了隨時都能休息片刻。 展覽說明也非傳統的死板敘述, 而是模擬遊客心底產生的疑問,與專家互相對話中來提供解答。 中庭主要規劃為議題區,藉由多媒體的影片訪談, 讓你深入感受原住民文化,從中獲得更多省思與感動。 回到展覽的部分,一切都從神創造天地開始說起, 那時候人類還沒出現,所以由台灣自然史先登場。 台灣在冰河時期與大陸相接, 動物順道來台一遊就忘記回家(居然還有像地獄犬的鬃狗), 之後繁衍出許多特有種的動物, 例如最有名的櫻花鉤吻鮭,此區跟國立台灣博物館有些重疊, 但能瞭解到台灣物種遭受的危機,也是很值得細細參觀認識~ 下一區可說是史前博物館的重頭戲,述說台灣史前文化的歷史演進, 全台所發現的古文物遺跡都集中在此,藉由當時人民生活情景的模擬, 搭配挖掘出來的寶物和相關文史資料,光想像就知道內容一定超級豐富。 民以食為天,即使現在吃仍最重要,所以先從史前人類的蜜時方式說起, 其中最著名即為台北圓山貝塚,當時台北盆地還是一個遼闊大湖。 原住民捕撈湖中的蚌殼煮食就丟棄一旁, 所謂的貝塚其實是當時人類的垃圾場,但遺留下的垃圾卻是珍貴的考古遺產。 而居住於國境之南的墾丁原住民,則以捕魚為主要謀生方式。 因此挖掘出相關貝殼魚骨製品,大魚脊椎骨也能磨成精緻飾品。 為了生存找食物就要用工具,這也是人類跟動物不同的地方, 最早人們直接住在現成洞穴中,台東長濱留有台灣最早的古文化, 海岸邊山壁上的八仙洞中,從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即居住著。 人類藉由石頭互相敲擊製造工具 所謂舊石器時代,當時的石器採工具取用能用就好, 外觀就像一般的碎石頭,但在考古學家中卻是寶物。 有了石器作為工具,切割獵物敲打骨頭皆方便許多,於是文明開始逐漸演進。 當人類懂得磨製石頭,讓工具變得更美觀好用時,就邁進了新石器時代。 石器製作到最後難免會覺得很麻煩,於是堅固彈性又高的陶器就發展出來, 人類運用它製作出許許多多的生活用品。 因為泥土中含有氧化鐵,燒出的陶帶著紅色被稱為紅陶,當燒陶的窯能完全密封, 為繼續燃燒還原氧化鐵中的氧,就變成外觀青灰色的黑陶, 從紅陶到黑陶代表燒陶技術的進步,也代表人類又向前跨了一步。 進入新石器時代,人們生活相對富足多了, 也有心思注意其他東西,於是陶器出現美麗花紋。 陶器也不再是單一造型,像台南蔦松文化就發現特殊的鳥型陶器, 被推測應該跟祭祀有關係。還有充滿神秘的人面陶器 有生老就有病死,卑南文化留給後代最大的寶物,就是數量繁多的石棺。 石棺葬是東部原住民常見的安葬方式,依石版棺的構造還分成不同種類。 有莊嚴的安葬儀式,就有撫慰亡者的陪葬品, 史前文化博物館的精神圖騰,即出自出土的雙人頂獸玉耳飾。 為了凝聚整個種族部落的向心力, 於是開始有了宗教祭祀活動,英國有聞名世界的神秘巨石陣, 其實花東地區也遺留許多巨石,像之前曾介紹過都蘭遺址。 有些巨石為了避免被破壞,就移至史前文化博物館收藏, 這麼大塊的巨石到底有何功用,還有待專家持續研究中~ 新展區「科學的考古學」, 為了挖掘出更多古遺跡,考古從過去演進至今也日新月異, 不再只是簡單的敲敲打打,而是運用更多的先進科技。 現在就能直接體驗一下,用地質探測器看看底下有啥玄機, 螢幕發出嗶嗶聲,原來是探測到金屬物質。 為了避免珍貴文物受損, 考古學家必須小心翼翼,慢條斯理將其重現天日。 說到近代考古學就不得不提埃及的金字塔 雖然後來因金字塔太醒目盜墓嚴重,法老王改安葬於隱密的帝王谷卻宵小依舊, 但就有個意外保存下來的圖坦卡門王, 藉由現代科技我們能還原肌肉皮膚,將乾枯的木乃伊變為年輕的法老王。 這些食物種子有什麼用處呢? 從古老遺體遺留下來的物質, 我們能瞭解當時的氣候及環境,像知名的阿爾卑斯冰人奧茨, 及長沙馬王堆古墓的辛追夫人,身體內都遺留吃過的食物種子。 看了金字塔、龐等貝國外的知名遺跡, 台灣有沒有申請世界遺產的潛力呢?其實卑南石棺群就很有機會, 藉由這次史前博物館的參觀,才發現台灣居然有這麼多古遺跡, 像近在高雄山區就有神秘的萬山岩雕,都等待我們去探尋他們出現的原因。 看完展覽來實際體驗一下,感受專家復原古文物的辛勞, 用磁力類似立體拼圖的玩法,看你能否將破碎瓶子恢復原狀。 最後總要從過去回到現實,認識台灣的原住民南島民族。 經過不斷的正名,原住民由原來的九族細分出更多族, 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以及因電影而受到注意的賽德克族。 生性樂觀的原住民,直到現在仍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座島上, 一同歡笑,一同流淚,一起努力打拼生活著。 驚嘆於台灣史前文化遺址之豐富,還夠一圓曾經擁有的考古夢, 阿一一在史前文化博物館玩得很開心。也獲得滿滿的收穫與感動! -- 歡迎光臨我的部落格 阿一一之食意與旅遊的閒適 http://paulyearkimo.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93.131 ※ 編輯: paulyear 來自: 114.34.240.38 (10/21 22:05)
peter316:划算推! 10/24 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