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tu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旅遊日期:103年11月 旅遊區域/景點名稱: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星期二~星期日,上午09:00至下午17:00 交通工具:汽車 地址:95059台東市文化公園路200號 電話:089233466 休館日:每星期一(遇國定假日、補假日、選舉日照常開放)、農曆除夕、年初一。必要之 停止開放另行公告。 票價:0~30元 ---------------------------------------------------------------------------- 網誌:http://hualienfresh.pixnet.net/blog/post/402587149 ----------------------------------------------------------------------------- 遊記內容: (圖) 「住在台東的人,真是太幸福啦!!」這是我來到卑南文化公園腦中第一個冒出的念頭。和 煦的陽光、廣大的草地及悠遊自在的人們。有些人在運動、有一些人在遛狗、有全家大小 一起出來放風箏...,不過我最喜歡的應該是像上圖一樣,懶洋洋的躺在被陽光烘得暖暖 的草皮上,什麼都不想的躺著仰望藍天,到底什麼才是幸福呢?就我來說,這就是幸福的 一種方式。看到這片草地,有興起來搬來台東小住一陣的想法。 同一天,參觀完史前博物館後,馬上驅車前往卑南文化園區。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共分為三個館區,有康樂本館、卑南文化公園及南科分館籌備處,卑南文化公園也包含在 內。會想要在同一天參觀史前博物館及卑南文化公園,除了是因為可以當日憑史前博物館 的門票免費參觀外,最吸引我的應該是看到其他網誌介紹這裡的一大片草地,難得來一趟 台東,說什麼也一定要去走走。 停好車後,入口處是一個類似半圓弧形綠色花架圍繞起來的廣場。看到這半圓弧的綠色花 架,想著不知道在春天或夏天這些綠色植物會不會開花,光想著走在花兒盛開的花架底下 ,偶而幾片落花飄下,美麗的景緻在腦海中浮現,就很令人滿足。 (圖) 卑南文化公園,從入口到真正進入公園內部又是一番不一樣的感受。整個視野完全被這廣 大的草皮所吸引,其中點綴鬆散排列的樹木,視野很開拓,這樣的景緻很想讓人在草地上 野餐嬉戲的度過一個午後。走著的小徑上,兩旁種著的樹木,因冬天的來臨,有些葉子掉 光了,但也因為這樣,藍天看得更清楚。 (圖) (圖) (圖) 小徑上除了樹木及可供休息的椅子外,每個一個小間距會有這樣黃色的小問題立在旁邊。 這樣可以讓人邊走邊想問題?然後順著小徑慢慢走到遊客中心去找答案。 (圖) 若是下午來的朋友,可能要稍稍的注意時間,因為遊客中心和考古現場都開放到下午五點 ,不要完全的被廣大的草皮吸引到忘記時間,記得要先前往參觀這兩個地方喔!! (圖) 憑在史前博物館的門票就可以免費進入遊客中心參觀。展示廳一入口映入眼簾的即是卑南 文化家族的石板棺群。這些石板棺群是真的,也只是目前發現的一小部分,但是並非於現 址出土,整個場景是依照出土時的原樣複製而成。 (圖) 展示廳也展示考古的工作、卑南遺址地層的堆積、精美的玉器陪葬品等等。這裡也展示了 卑南文化之謎的複製石柱。若是帶著小朋友來,這裡也規畫學習教室、視聽區、戶外學習 教室等,讓小朋友可以一同探訪卑南文化的奧秘。 (圖) (圖) 從展示廳結束參觀,順著指標往上走一小段路,就會看到眺望台,從這裡可以眺望整個台 東市及遠方綠島的景色等,若天氣很好,還可以看到蘭嶼。眺望台的下方也擺放著仿製當 時在這裡發現的石板棺,有興趣記得要去瞧瞧。(我沒有去看,因為當時沒有認真看手上 的DM,所以...等走到另一頭才發現忘記看了,當時腿痠口乾,很懶惰的沒有走回去看) (圖) (圖) (圖) 按圖索驥的想要找東排灣族的家屋,遠遠的看到草地上立了一個醒目又高大的建築物,想 說應該就是這個了吧!!但走近一看,並不是要找的家屋。其實這是卑南族少年的會所,只 允許卑南族12-18歲的男子進入,功用主要用來使少年接受長輩們的指導及教育。這讓我 想到,這是把大家關在一個地方,讓大家哪裡都不能去,因為長輩就坐在唯一的出入口, 想翹課也不能翹課(這麼高跳下來會斷腿吧!!)。 (圖) 尋尋覓覓,不是很好找的家屋,以為終於在草皮對面的小樹林中找到,但是這也不是東排 灣族的家屋,是傳統卑南族人的家。 (圖) 卑南族家屋旁,就有百步蛇的指標指往東排灣族傳統家屋的所在地,真的不是很好找。心 想,終於要讓我找到了!! (圖) 這....真的是東排灣族的家屋嗎?也太弱不禁風了吧!!原來還在整修中...期待下次再去拜 訪時,可以看到"真正"東排灣族家屋 (圖) (圖) 參觀完家屋後,想說再過三十分鐘就要五點囉!!立刻馬不停蹄的前往考古現場。考古現場 需位於入口處,順著指標往前方前進約莫百公尺。很期待看到考古現場,因為雖然沒有參 與考古的挖掘,但是有親臨現場觀看,多少多了點實場感,這樣也好把今天的歷史之旅做 結合。 (圖) (圖) 看到考古現場,仔細的研究考古現場的內部並對照旁邊的指示圖片解說,雖然圖片解說內 有石柱、地板、屋根結構等,但是我仍然只看到一堆石頭,隔行如隔山這就是專業。 (圖) (圖) 從考古現場往另外ㄧ個出口走出去,順著指標就可以抵達位於台東火車站附近的月形石柱 。月形石柱是卑南文化的建築遺跡,本來石柱是中間是圓形的中空圖形位於石柱間,但因 為風化,就變成目前遺跡所看到的半月形圖案,因此稱月形石柱。月形石柱本身就是一個 謎,在當時如何將石柱立在土地上?石柱和房屋皆朝著東北--西南方向成列,又代表什麼 意義?後來的考古學者只能根據諸多的資料來猜測月形石柱在當時的功能、代表的意義。 考古本身就是一個解謎的過程,就由考古可以了解先人在當時的生活,也謝謝這些考古學 者,讓我們可以很輕鬆的藉由參觀博物館及詳細的解說來探知祖先的生活。 (圖) -- pixnet:http://hualienfresh.pixnet.net/blog blogger:http://hualienfresh.blogspot.tw/ FB:https://www.facebook.com/hualienfrse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3.234.16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Taitung/M.1419556638.A.86D.html
ch22813: 我剛好昨天早上才到這裡,有聽導覽解說,免費的,解說員 12/29 00:54
ch22813: 是專職的,所以都好專業,我很多事很好奇,卻沒被問倒。 12/29 00:54
ch22813: 比較起來,卑南文化公園比較生活方面,和史前館的展示方 12/29 00:54
ch22813: 向不太一樣,最好都能去参觀,有導覽真的差很多! 12/29 00:54
catdevil: 謝謝你,改天若有前往,會加入聽導式解說,了解更多 01/03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