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tu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imc/12529585 從石雨傘往北便進入長濱鄉,而長濱海邊著名的景點──八仙洞,是來此地遊客必 遊之處,尤其過年期間不用收停車費,更讓許多旅行社趨之若鶩。 八仙洞是位於水母丁溪南岸山崖上的海蝕洞穴群,居民相傳八仙曾在此處住過,故 稱之「八仙洞」。國內曾於其中進行考古發掘,並出土先陶文化層之石片器、骨角 器、打剝石器等,據推測約15000~5000年前時的先民生活遺址,也是台灣最早有人 類活動紀錄的地點之一,該舊石器文化依發現地命名「長濱文化」。 有趣的是,雖然八仙洞名為八仙洞,卻不只有八洞,且目前下方數洞內供奉的神像 卻沒有八仙在,或許更上層有吧!可是因為時間與體力的關係,這次我並沒有走完 全程。XD 來八仙洞就是要有走路的覺悟,但眼前看到的只是最底下的小菜。最底下的觀音洞 ,洞壁應該是後期鑿的,感覺很明顯的器械感,非先人所挖掘。 最底下可走的兩洞,便是觀音洞與靈巖寺,靈巖寺外整排的觀音像很壯觀。靈巖寺 真的是夾在兩片大岩壁中的海蝕洞了,進靈巖寺要注意上方滴落的山澗喔! 來八仙洞,裡頭供奉的神像有各式各樣,像靈嚴寺裡頭竟然還有供奉泰國四面佛? 不管如何,來此就入境隨俗,誠心拜過就好。 輕鬆的兩洞走完,接下來便是累人的了。我將肩上的攝影包與腳架整好,望著那階 梯深吸了一口氣,往上爬去,想著上次烘爐地的425階,我不知道這次能走完幾洞 .... 上行不久,我到了潮音洞,這是個半圓拱型的洞穴,由於海浪聲的迴音特別明顯故 以名之。它是考古隊試掘的乾元、海雷、永安、潮音四洞中,位置最低的一洞,海 拔約30公尺,形成年代最晚,被現代居民擾亂最深。考古隊曾在此發掘到先陶文化 層,其中包含豐富的骨角器,推測可能是捕魚工具,暗示其生活方式除狩獵外,可 能兼採漁撈。 現今的潮音洞供奉佛祖與菩薩,其中神像覆以金箔,金碧輝煌,在此合十拜過,拍 了張照片便繼續往上層爬去。 上行至永安洞,發現跟潮音洞的格局實在頗像,但小一些。此處高出海平面約60公 尺,來到這我已經汗流浹背,果然平日太少運動,背幾公斤的攝影包與腳架來到這 兒就滿身大汗,氣喘吁吁了 .... 天氣如果好些,這個景一定超漂亮,可惜現在烏雲密佈 .... 接下來的海雷洞,要先往上爬,再沿著山壁邊的階梯稍稍下降點,我一面調整呼吸 爬著樓梯,一面考慮我是否要繼續爬完所有洞,因為再這樣走下去除了整個時間行 程會嚴重耽誤,我的體力也會耗損掉很多。 突然,在一處鐵皮屋頂上發現一隻打盹的虎斑。 看他打瞌睡的模樣超可愛啊! 發現有個怪叔叔一直在不遠處拍他,小虎完全清醒地坐起來瞪我。XD 繼續沿著山壁走下,我到了海雷洞。 海雷洞裡頭有三壇,主壇供奉華陀、孔明、袁天罡,左壇供奉土地公與洞神,右壇 則供奉觀世音菩薩。孔明耶!拜了會讓我更聰明嗎?XD 拜了拜,我走出洞外,沿著階梯棧道往上走 .... 我是從下方的停車場爬到這高度的 .... 考量自己的體力與行程時間,我決定往回 走,不往乾元洞去了。 從下方的觀音、靈巖往上,途經潮音、永安,此次到海雷就敗了,下次有機會要往 上攻,前進乾元、潮宸、崑崙,據說崑崙後的路崩斷了,不然我真想遊遍北一無名 洞、北二無名洞、水濂洞、土地洞完成11洞制霸哩! 回到停車場,里程表標示4288,從石雨傘到八仙洞共約29公里。 【里程紀錄】 行程:興昌出發→金樽休憩區→三仙台→成廣澳文化地景→石雨傘→八仙洞 累積里程:81km (+29) 時間:上午11:49 (上山前已花費時間共約 2時22分) 天氣狀況:多雲時陰。 本文同步發表於樂食心生活 -- http://kazemings.pixnet.net/blog/post/3043460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154.137 kazemings:轉錄至看板 travel 03/03 22:35
iwind:看這這照片真令人櫰念!想當初我們也是傻傻的跑去 才發覺要走 03/04 08:56
iwind:超久的! 03/04 08:56
kazemings:要爬完這些洞還臉不紅氣不喘,本身體能狀況要很好啊.. 03/04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