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tu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http://sanjeff.pixnet.net/blog/post/27338723 2001年5月31日以前,大家所說的台東車站,是下面這一家 位於台東市中心的鯉魚山旁,台東師範學院(今台東大學)邊 站前車水馬龍,人潮川流不息,當時是台鐵營收前9名的車站。 2001年6月1日之後,「台東車站」變成了下面的這一家,它曾經有好幾個名字 1982年東線鐵路拓寬完成,新設立的卑南車站就是它 1992年12月26日南迴線通車,他變成了台東新站 這張照片攝於2002年的夏天,車站前就是一整片的停車場 車站內部沒啥店家,所以有一種別於今日,開闊的感覺 車站內還有旅客流言板,可溫馨的哩! 通往舊台東車站的軌道是擺在那兒,看了令人不勝欷噓 2002年底,聽說台東車站的「景觀工程」即將啟動 依照筆者對於這些地方政府和台鐵的刻板印象判斷起來 這鐵定是個大規模的「毀容工程」,不來幫他拍拍最後的面貌真的是於心不忍啊! 雜草叢生的軌道 殘破的月台,不過就是一年沒用而已 整個景觀居然可以如此這般的慘不忍睹... 被拆的只剩下骨頭的轉轉盤和已經快要認不出來的三角線 毀容工程已經開始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轉載一下台東市公所當年的簡報: 「由於新舊站間的鐵軌將市區一分為二造成阻礙交通」,果然是萬年用不完的老梗 「軌道拆除後可埋下水道和電纜線、輕軌觀光軌道」,這個有看到嗎? 「有人擔心廢站後會造成商圈沒落...」,預言完全成真,不是嗎? 「要是有前瞻性的規劃......」,完全看不下去了... 明明鐵道兩邊「都不熱鬧」阿,哪來分隔之說 火車站旁邊的小學旁邊因為有平交道所以很危險 那左營車站旁邊大義國中旁的平交道沒幾分鐘就一班車更危險,那縱貫線要廢一廢嗎? 套句台東親戚的話,要看又大又美的火車站,台北就有啦!來這裡看幹麻? 套句舊站前計程車運將的名言,新站一下車 大家都灑到東海岸和縱谷去了,還來台東市做什麼呢? 其實,如果真的是舊站站腹地狹小,加上南迴線通車舊站不堪負荷 所以要有新的站區作為起迄點,這種觀念大家都「還算」可以接受 那至少舊站留下來,配合東幹線和南迴線開一些接駁列車(或是原本的東幹線直通) 鐵道文化園區跟這些東西都是可以並存的,不是嗎? 更何況,即使現在變成了「鐵道文化藝術村」,難道有比較「有文化」一些嗎? 台灣的官員們,美學教育都得全砍掉重練才是(這樣還敢說是到國外察!) 如同現在的哈碼星高雄港站,簡直就是另一個浩劫的翻版 如同下圖所示,現在的舊站一部份是沒有遊客的旅遊服務中心 車站已經被支解的變成了四不象,只剩下一些主要樑柱 前方被這一堆很有藝術感的鋼架們給包圍了,我無意批評這些藝術創作 只是這種東西台北人在華山藝文特區看得到,高雄人在駁二藝術特區也有 以台東人為本位來看的話,台東新站前面的空地給藝術家們發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有必要把原本就很有文化意義的台東舊車站這樣包一圈嗎? 有八十餘年歷史的台東舊站,原本日據時代車站的樸素風格 在「保存鐵路文物」的大旗下,卻還能變成這個樣子 只能說,台東縣政府啊,您真的是不簡單 這讓我想到我老闆的口頭禪,別用行動來證明你的無能好嗎! 有樂團的表演,但是沒有觀眾! 現在的月台上停了一輛當年的光華號 想一想,如果這裡規劃好一點 花蓮站前的那些柴油車和窄軌車廂們,在這裡會有個好歸宿 要報廢的R系列車頭還可以放在這轉轉盤上讓大家轉個夠 這樣老人們可以懷懷舊、鐵道迷可以開心的來拍火車、對於其他遊客也會有賣點 政府可做順水人情讓攤販來擺攤賺錢,這不是一種多營的局面嗎? 這種文告,繼續可以看出公部門對文物保存的消極 要是拎北是個奧客,偏要攀爬破壞,你奈我何? 雖然說這裡「腹地狹小」,軌道還是不少的 前方就是「出名的」鯉魚山啦! 這個三角線是舊台東車站的賣點,專門提供整組的列車掉頭用 一般的機車頭雖然說用轉盤掉頭即可,但在南迴線通車後,這兒的轉盤就幾乎沒啥使用了 三角線的旁邊就是台東師範學院(大學)了 車站倉庫改造的裝置藝術,由阿美族創作家阿水所設計的 感覺還不錯,可惜和「鐵道」比較沒有正相關 往台東海岸線去的鐵馬道 看看原本車站周邊,變得如此的蕭條 頹圮的國光(台汽)客運,和生意應該好不起來的「商務旅館」 把這裡的生意毀了,新站旁邊到今天依然不熱鬧 地皮也沒炒起來,真不知這些政客在想啥! 說了這麼多,火車站遷了還是遷了,木已成舟 連接市中心和車站的大眾交通工具就只剩下鼎東客運了 網址:http://diingdong.myweb.hinet.net/ 鼎東客運在市區這邊的總站分為山線和海線兩個地方 山線客運站在復興路和光明路的交叉口 無論是車站或車子都很有懷舊風... 車站旁有一家榕樹下的米台目,招牌就寫著在客運站三角窗的大樹下 果然是身為台灣人才看的懂得招牌,好不好吃筆者不得而知 但店裡面人還不少,會到這邊的應該也只有在地人(我們是誤打誤撞來的...XD) 鼎東的海線總站就在舊火車站前的廣場邊 要往台東車站和機場從這兒搭就對了 營運路線和往車站的時刻表 鼎東客運堪稱是台鐵廢線的最大贏家吧! 營運項目有路線巴士,也有觀光巴士 花蓮客運也在它的隔壁 載我們前往新站的是一台中巴,看來這裡最「熱門」的航線也挺慘澹的 會跟我們一樣進到台東市區的旅客並不太多。 票價23元,這巴士到站都不清車的 裡面座位滿滿的都是垃圾,令人無奈... 沿著更生路、更生北路往北,15分鐘左右台東車站就在眼前 原本的停車場現在是綠意盎然的草地 車站旁邊也做了遮雨棚和客運轉運月台 不過它的四周還是跟以前一樣的荒涼 以前感覺台東車站還蠻大的,現在卻覺得還好而已 鼎東客運的月台和車子,其實不用跑到市區 從這裡就可以搭著巴士往東海岸或花東縱谷去了 時刻表粉紅色是海線,藍色是山線 跟一般車站一樣,到行李房寄物也是單件17元 只是這兒的行李房生意比別的地方好很多... 車站內部旅客人數處於一種爆炸的狀態 便利商店和特產中心又縮減了車站內的空間 由於車站四周沒啥店家,無論是要覓食或休息 大家只能在車站內解決(以前若是在市區,旅客們可以散到站前的正氣路市場或速食店) 車站內除了小七、特產中心、池上邊當之外 就沒啥其他東西可以選擇了(甚至連便當都供不應求) 不少人席地而坐吃著東西,說好聽點是野餐,講難聽點就是在逃難一樣 這麼大的車站,售票窗口卻只開了3個 自動售票機怎都沒人?難道台灣人真的對售票機那麼恐懼嗎? 但其實我才想問台鐵,這邊有幾班區間車啊? 大家要買的都是「對號列車」,你擺這種機器對嗎? 該擺的應該得是新型的多功能的那類售票機吧! 中華民國的春運?! 批評了這麼多,喘口氣來點正面的評論吧! 其實台東車站動線的設計我覺得還算不錯(至少現階段而言是這樣) 由於整個站場有墊高,所以從候車大廳進入月台時少了一段的上上下下 這種設計其實可以套用到其他車站去,不一定要花大錢的全面地下或高架化。 此外,車站廣播多了阿美族和卑南族語,雖然實質的成效如何還有帶商榷 但站在尊重少數民族和「棋檬子」的感覺上還是可予以肯定 (但台鐵好像也就只會做這種事,有實質效益的又腦殘了...) 終於,台東車站要有手扶梯了 完成日期是今年的9月13日 不知道有沒有完成目標 第一月台上,兩班都是莒光號,一班往高雄、豐原,一班要開往花蓮 第二月台的都是自強號,一班往高雄,一般往花蓮、樹林 這兒分月台的方式居然是「車種」,令人覺得還蠻有趣的。 來到第二月台,台東車站的腹地還蠻大的 風景還不錯,就在山邊(有沒有新左營的FU呢?) 月台上滿滿的人,自強號又誤點了! 最後一瞥台東車站,又開始下雨了 記得,搭莒光號走南迴線時,奇數號是靠海的那一側喔! 後記:至於,2002年那時候所拍,通往台東舊站的盲腸線軌道呢? 現在已經少掉了一段,其他都變成了腳踏車道了 這次在火車上,又下著大雨,照片無法拍出..... -- 男的國字為啥要這麼寫.... (因為下面有力才是男人啊....) 我的部落格:http://sanjeff.pixnet.net/blog/post/2605576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0.218.147
jric:有錯字, 一"班"車? 10/19 19:52
Fujishima:我們見證了一段荒謬可笑的歷史 10/19 19:58
※ 編輯: Sanjeff 來自: 114.40.218.147 (10/19 20:01)
jric:舊站附近真的...... 小吃, 多少還有學生捧場, 旅店呢...? 10/19 20:01
jric:國光也很慘, 大概只有鐵路段的時候有賺吧( ′-`)y-~ 10/19 20:01
jric: 斷 10/19 20:02
Sanjeff:鐵路通了以後,國光還蠻難賺得啦! 10/19 20:03
jric:票價比較貴, 我第一次茶價格, 傻眼了一下...XD 10/19 20:06
jric:出入口分開我覺得還不錯, 不過出站想買小7就很麻煩= =" 10/19 20:11
z800i:推 文筆真不錯 10/19 21:38
ceresisis:推~ 很用心紀錄!! 10/19 21:40
gmoz:很棒的文章 另外一提 莒光那個奇數靠海不太準XDDDD 10/19 22:11
gmoz:沒有打算轉到RAILWAY板去嗎 10/19 22:11
Fujishima:原po這篇就是先貼在鐵報板啊 10/20 07:02
Fujishima: 道 10/20 07:03
Fujishima:抱歉 鍵盤有點秀斗 10/20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