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tu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阿朗壹古道,追隨先人的足跡 現在舒服的搭上冷氣的火車,沿途經過依山傍海的南迴鐵路,最快車程2小時即可連結台 東與高雄,一天往返南台灣的東西兩側不是困難的事情。 踩下油門,從高雄連結高屏公路轉入楓港,沿著大武山南端進入大武之後,駕駛窗的右手 邊遼闊太平洋視野,3小時之內由高雄都會區抵達安靜的台東也不是困難的事情。 沿著台11線從宜蘭往南一路到台東,沿著海岸山脈與太平洋一直開到台東最南端的鄉鎮, 達仁鄉,必須展開一連近1小時車程的延綿山路還有幾個寧靜深山中的排灣及魯凱部落, 穿越中央山脈南段之後從楓港穿出,銜接快速道路。很難想像在1939年日治時代楓港台東 道(今天的南迴公路)開通之前,還沒有汽車穿越山嶺的時代,更早期的先人如何往返東西 兩地? 阿朗壹古道是清同治13年至光緒21年間(1874-1895)所開闢的八條東西越嶺古道路之一。 「阿朗壹」是台東縣安朔村舊稱,阿朗壹古道舊稱為琅嶠卑南古道,主要連結台東卑南到 恆春琅嶠十八社,也是目前台灣最早而且還保存完整的古道。從北到南(台東往屏東)則為 台東縣境達仁鄉南田村河口處開始,沿著海岸線通往今屏東縣境牡丹鄉旭海一帶。阿朗壹 古道同時也伴隨著台灣幾次重要的歷史事件。 出發之前,我們停留在石門鄉的牡丹山莊,在那裏聆聽排灣族古英勇長老為我們敘述關於 牡丹鄉的重要事件以阿朗壹古道在這幾個重要事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古英勇長老再次跟我們強調,這條重要的古道,不但見證了台灣族群百年來的遷移史,原 住民往返前後山,更見證了台灣發展過程的重要事件。居住在台灣東南部的原住民不同族 群走過阿朗壹,漢”番”之間的重要經貿交流,日治時期最早入台駐軍,抗爭與革命衝突 的血和淚,阿朗壹古道對於台灣歷史上的重要性,有如連結中國與西方世界的絲路一樣重 要。 為了親自踏上台灣絲路的榮耀,同時出身自台東的我,這次心情特別的慎重。古長老告訴 我們,在古老排灣族的傳說中,族人要入山時需要透過巫師的占卜,聽到五色鳥啼聲才可 以入山。我在市區出發前沒有機會聽到五色鳥的啼叫,帶著虔誠的禱告,祈求古道山林間 的祖靈,允許我造訪這條古道,賜予我勇氣與毅力完成這趟任務。 我們的嚮導沈仲文先生,來自阿美族高知識菁英,向我們敘述排灣族英勇的故事還有排灣 族部落的分布,以及排灣族特有的石板屋與特殊的社會制度與傳統文化,一邊沉溺在這些 故事與事蹟中,車子也慢慢開近無法繼續前進的路段,開始踏上古道的探索。今天的天氣 非常晴朗,顯然我的禱告有讓祖靈們聽到了。沿路經過的小道旁原生植物,如林投與野薑 花幫我們開路,漸漸步行到海邊的時候,心情,跟著開朗起來。 太平洋,熟悉的母親,在海浪的沖刷與地質的變化產生豐富珍貴的自然海岸線。山與海緊 鄰,步行在黑色鵝卵石的海灘,很像台東小野柳的珊瑚礁岩與海岸沖刷出豐富的潮間帶生 物,嚮導沈先生告訴我們,一直以來以海為家的阿美族人,也早期也曾經在這裡活動。沙 灘,礫灘、亂石海岸、砂岩、岩體褶皺、風化巨石也陳述了大自然萬年以來的地殼運動的 痕跡。依照嚮導的解說,這裡獨特地理位置以及因其他區域的開發使得這區得天獨厚獲得 一處生態的寧靜地方,保育類的綠蠵龜,在非常幸運的情況之下都有機會可以在這裡遇見 他們的蹤跡。古道的沙灘段將近500公尺的沙灘曾經有部落的老人家目睹綠蠵龜上岸產卵 的景象。如果這條古道也是瀕臨絕種的綠蠵龜可以得天獨厚棲息的所在處,這條古道更增 加了台灣豐富生態的綠色絲路的價值。 步行至海岸的路段之後,最困難的挑戰就是攀爬將近有60度的斜坡觀音鼻段的稜線。帶上 預先準備好的手套,深呼吸,正當我們一行人準備好往上攀爬的時候,對面方向下來了幾 位單車好手,一邊扛著自行車,一邊抓著繩索慢慢的準備往下移動。這需要多大的毅力與 勇氣,才決定嘗試利用單車通過阿朗壹古道來完成環島志願,一邊讓這幾位勇敢的單車騎 士優先下坡之外,打從心裡面,默默的敬佩他們的毅力,也祝福他們接下來的路程順利。 男生當兵如果新訓通過500障礙的話,有繩索輔助的爬坡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倒是很久沒 運動的自己使出腎上腺素爆發力衝上坡頂時,氣喘如牛上氣不接下氣的只能怪自己體力差 。 通過觀音鼻稜線的健走是整段古道最精彩視野回饋的時候,站在高處遠眺浪花拍打山壁, 遠方深淺不同太平洋的藍色明顯的告訴我們黑潮的流向。繼續往山路的方向前進,目標, 其實就在不遠的地方。 「站在這裡,前面的出海口,過了,就是台東了」嚮導沈先生一派輕鬆的跟我們解釋。拿 出有GPS功能的手機開始幫自己驗收成果,真的,眼前的南田溪河口就是屏東與台東的交 界處,站在觀音鼻的制高點,跨越縣界距離的成就感,以及歷史與今日的連結,心裡面莫 名的感動。 另一部分選擇從台東大武端南下的登山客也慢慢利用這個繩索準備展開屬於他們的歷程。 下了山,輕鬆的步行到河口處,接駁車已經停在”台東縣”等著我們從”屏東縣”走過去 。收起興奮成就感的微笑,搭上車,充滿感激虔誠的禱告: 瑪莎露,感謝你們,山林間的 祖靈,賜給我勇氣完成這次的健行。 後記:旭海段沿途兩旁種滿好幾年的大王椰子樹,本不屬於東海岸的原生植物種,亦非經 濟作物,後來證實這些作物早有內線消息人士種植,椰子樹林間還有一兩戶人家住在那裏 專門看管這些椰子樹。若依照道路徵收農作物賠償的相關條文,是否早已經預備好發開發 財?實在不得而知。 完整圖文版部落格請參考連結 http://ppt.cc/x8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83.140.24 alles:轉錄至看板 travel 04/09 02:06 alles:轉錄至看板 Tai-travel 04/09 02:07 alles:轉錄至看板 Taiwan319 04/09 02:08
gmoz:寫得很棒 04/09 13:11
gmoz:野可轉HIKING 04/09 13:11
alles:轉錄至看板 Hiking 04/09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