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tu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旅遊日期:104年8月 旅遊區域/景點名稱:蘭嶼 開放時間:24小時 交通工具:機車 遊記內容: 六、行程 (底下非事前的規劃,而是事後跑完行程的流水帳紀錄,希望日後自己看到行 程可以回憶起這幾天,請不要當作是參考行程) Day 1 凌晨4:00起床→5:00高雄火車站搭接駁車→7:15開船→近10點抵達蘭嶼→11:00雅艮吃第 二份早餐→ (http://i.imgur.com/rEefn9d.jpg 出發圖)
11:40青青(好熱)→12:30紅頭森林步道(非出海口方向)遇到當地人請吃超級大顆蘭嶼 龍眼→ (http://i.imgur.com/rwlhDXI.jpg 龍眼圖)
14:30核廢場→15:00藍咖啡吃下午茶-飛魚烤餅→16:00涼亭望海發呆聽當地人唱歌→ (http://i.imgur.com/3cX3x53.jpg 海邊圖)
18:00野海子吃晚餐→第一次獨自夜騎中橫→19:30參加無餓不坐店慶以及店慶後的小幫手 聚會→1:30回民宿睡覺 Day 2 自然醒9:00起床、雅艮吃早餐→10:30與當地認識的原住民新朋友 Marco 二度前往青青草 原 → 11:30槽池游泳 → 1:30澀狼-臘肉炒飯 → (http://i.imgur.com/9OVe6ae.jpg 槽池圖)
2:00旅人-喝酒【他媽的蘭嶼】(雖然要$300元,但好好喝!!)→4:30 在小島生活沙發上 睡午覺 → (http://i.imgur.com/WOAvsU0.jpg 酒圖)
睡醒跟小島生活的書書與小幫手聊天,一起吃當地的晚餐鹹水雞→ 9:00與新朋友Marco騎夜路上中橫、巧遇當地蘭嶼角鴞、賞星賞月、躺在東清海邊伴著拼 板舟跟月光聊天暢談至半夜2:00才睡覺 (http://i.imgur.com/tzWskJe.jpg 角鴞圖)
Day 3 4:00 起床看日出→排隊一個小時買美亞美早餐...→9:00回到民宿吃早餐補眠→ 1:30 與小島生活之 剛卸任小幫手祐祐 與 新血小幫手 秉欽 攀爬乳頭山+參觀地下屋導 覽 → 自己一人前往東清祕境+人魚與貓當晚餐 → (http://i.imgur.com/HzqaJT3.jpg
http://i.imgur.com/PlMlW7l.jpg
乳頭山圖) 8:00朗島玉女炎旁【Do VanWa(在海邊)】聽謝清泉牧師用母語唱歌→10:30回小島聊天 休息睡覺 Day 4(星期六) 前往第二家民宿嘟嘟悟→與小幫手祐祐從紅頭往北,沿著朗島隨意拍照(ex五孔洞...臉 上會綻放光芒)→ (http://i.imgur.com/ZzYtTnE.jpg 圖)
冬青祈禱山→爬東清祈禱山→情人洞一線天→13:00朵特咖啡喝奇異果冰沙+豬肋排→自己 一個人二訪東清祕境(這次才真正找到)→ (http://i.imgur.com/1bonnuq.jpg
http://i.imgur.com/2tfnviY.jpg
http://i.imgur.com/Efw0JEH.jpg
祈禱山、情人洞旁一線天、東清祕境) 巧遇藍咖啡小幫手珍珍與朋友纖纖→4:00前往貝殼沙灘→朗島祕境游泳→在黃昏時段騎車 回嘟嘟悟盥洗→麵小妹晚餐 (http://i.imgur.com/eJOVsdP.jpg 朗島祕境圖)
原本打算獨自前往旅人喝酒、意外參加無餓不坐之迎新送舊、唱歌喝酒至半夜1:30→2:00 就寢 (http://i.imgur.com/uyUMk9O.jpg 無惡不作人之島)
Day 5 (星期日) 8:30自然醒→施路岸吃早餐→10:00與小島之新血小幫手攀爬大天池,來回加拍照休息約2 個小時→13:00雯雯冰果店吃飛魚特餐→ (http://i.imgur.com/3cUh6Nk.jpg
http://i.imgur.com/llNcypy.jpg 大天池圖)
原本要前往紅頭森林步道出海口+野銀冷泉,但因為襪子濕掉所以沒去森林→ 在客廳發呆至15:00遇到剛好巧遇回來的小幫手祐祐,一起前往朗島鱷魚岩附近海泳看珊 瑚→ (http://i.imgur.com/syhmdPZ.jpg
http://i.imgur.com/M0jAeCj.jpg
浮潛照片) 18:00晚餐恩寶麵店之飛魚炒麵+老船長布朗尼蛋糕→與老闆娘聊天至8:30關店→回小島客 廳聊天至晚上11:00→12:00就寢 Day 6 8:00起床整理、寫明信片、吃早餐→9:30到港口→10:00開船結束蘭嶼行 以上心得算是流水脹,希望我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看看這些簡單的文字,能夠幫助我回想 這六天發生了什麼事情 七、心得 【隨心所欲、一期一會】 雖然行程看起來很滿,但幾乎每一個行程都是在出發前一秒才決定的,或者是巧遇在島上 認識的誰誰誰,而臨時起意而出發的 例如 Day1在店慶後,因為被無餓小幫手們邀請才臨時決定留下來玩遊戲喝酒 Day2與剛認識的新朋友Marco前往槽池游泳;下午前往旅人喝酒,也是因為剛好騎機車與 朋友Marco在路上相遇而成行 Day4剛好在客廳遇到正要出門的祐祐所以結伴同行;下午與珍珍纖纖兩位女孩也是他們在 涼亭聊天,看見我突然把我叫住;晚上迎新送舊更是因為路過 想去無餓打聲招呼結果被拉去一起唱歌喝酒 Day5大天池行程也是恰好小幫手秉欽有空所以結伴;鱷魚岩的海泳也是恰好遇到正要去游 泳的人們;晚上與老船長的老闆聊天也是覺得當下心情很放鬆就自然而然聊了起來 還有例如在某段從椰油往紅頭的路上,一段沒有路燈、月亮又還沒升起的時間點,抬頭在 路邊待了半個小時看滿天星空 有太多太多都是隨性所致而迸發的意外驚喜 這趟來蘭嶼,我發現自已幾乎可以完全像是我所學的所提醒的:【活在當下】 我幾乎不焦慮下一秒要去哪、下個行程在哪,更不後悔剛剛少去了哪,失望沒看到預期的 場景 例如其中一張我覺得很美的照片,是第一天在東清海邊發呆時拍的日落,但日落的當下我 不在日落的西邊,而是在日出的東邊,但同樣美得令人難以置信 行程看起來很密集,但是我卻過得很輕鬆、愜意 因為我可以非常尊重我自己身體的狀況,累了就休息、餓了就吃飯、醒了就出發 覺得路邊的風景很美就停下來拍照或吹吹風 這趟旅程中,一直想起【一期一會】這個詞:代表人的一生中,只會有一次的相會 我與今天的你,與明天的你相遇,雖然都是你,但我跟你相遇的每一個瞬間,都會是獨一 無二的 上面所說的「你」,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跟蘭嶼這座小島 每一秒、每一刻都是最好、最棒的,也因此都非常值得珍惜 【來小島玩、也住在這個小島】 雖然我來的只有短短的六天,基本上就是個遊客無誤,但是不知怎麼地,我卻很快地有融 入這個島的感覺 在這六天裡頭,我最開心的事情之一,是被誤認為待在這個島上好一段時間的小幫手(因 為膚色等因素,當然不可能被誤認為是當地人) 我認為那代表我已經調整我的腳步,可以悠閒、愜意地生活在這 而不用成為被行程給推著走的「觀光客」 雖然我真的只是個來「玩」的遊客,我的行程結束了之後我就會離開,但有的時候我覺得 自己的心態上更接近當地的居民 當遊客變多、高速在路上行駛的時候,我會微微皺起眉頭 看見家庭旅遊的父母焦慮地在大聲斥責著玩耍的孩子時,彷彿也回想起都市的緊繃 走在蘭嶼的某些祕境時,看見路邊的垃圾,我會自然而然地想要把垃圾撿起來帶回去丟掉 寧願自己可能晒傷也不要因為自己的防曬乳破壞珊瑚礁的生態 很難說清楚那種微妙的差別,但不知道為什麼對這座島有種非常親近的感覺 來這裡,不是旅遊、甚至不是為了放空或逃離都市塵囂的度假放空 而是踏走在蘭嶼的路上,就有種很想要很珍惜這片土地、這塊島嶼的感覺 【人與自然的緊密結合】 當然現在的蘭嶼一定是現代化、漢化許多 但我在蘭嶼常常有一種感覺是,人與自然真的是可以生活在一起的。 同樣有點難描述那種心情。 過去常常會有種:「我住在便利的都市,假日就是要去好山好水的地方,以『親近大自然 』為目的,而上山、下海,沾染一點『陽光』的氣息。但我的認同、我的根,還是在都市 ,享受著便利。」 但是這次來蘭嶼,卻可以看到、感受到,人與自然是怎麼樣合作與對抗著。 例如騎車在路上,會有羊咩咩們突然從你眼前竄過,覺得可愛但又要小心撞到他們 坐在路邊,會有野貓野狗跑來找你撒嬌,但同時又要小心他身上是否太髒甚至有寄生蟲或 者油垢 居民們會在飛魚季的時候補飛魚 會在天氣好的時候下海挖貝捕魚 天氣不好的時候只能無奈地乾等枯等 自己騎車在朗島那一段路,會讚嘆也恐懼著在頭上的巨石聳立 在海裡游泳,會有熱帶魚、活珊瑚,但也有水母跟海蛇,更有海浪走在森林裡頭,有蜥蜴 、有虎頭蜂、有青竹絲、有手掌大的蜘蛛 太多情境都讓我擔心是否一失足、一恍神就一命嗚呼 人與自然是如何緊密結合 自己似乎能夠稍微意識到,何以過去的人們,會如此「敬畏」著大自然 一方面尊敬、感謝著大自然給了我好多好多,另一方面有恐懼著他的力量,能夠一瞬間把 自己吞沒 或許這些都是過去在課本上或書上有讀到過的 但是我第一次有很深刻的這種感覺 【土地、文化、歷史、情感 vs. 便利、獲利、效益】 在地下屋導覽那個下午,或者與小島生活女主人書書聊天 都讓我有機會窺得一點點在蘭嶼的生活與文化 地下屋對我來說,不會只是一個「噢,蘭嶼有個特色就是地下屋」,而是可以從故事裡頭 聽見,地下屋之於蘭嶼人的意義是什麼: 好像第一次能夠攤開「傳統」這個詞,那代表有很多的使用、歷史、故事、情感,那是從 上一輩就傳承下來的文化,如果我捨棄,似乎我連自己的祖先都可以丟棄那般地沈重使命 但另一方面,所謂的傳統的確有很多的不便利性,例如地下屋的悶熱、缺乏隱私(我光待 十分鐘就快幾乎快要崩潰),有許多本島人嫁到傳統蘭嶼家庭,因為無法適應(地下屋生 活)而嚷嚷著要離婚、甚至精神出現一些狀況,這些或許是一個「想要保存傳統文化的漢 人」無法體會的 總之,我不確定該怎麼描述這種複雜的心情,好像能夠把所謂的傳統與現代看得更仔細: 所謂的傳統、文化,不會變成是一個「因為這是傳統、文化,它有價值所以要保存」,也 不會是「現代生活有那麼多便利,為什麼還那麼固執」 事情從來就沒有那麼簡單 更重要的是,這些要與不要,常常不該是我們外部的人去置喙的 【蘭嶼的弱勢處境】 與當地人老闆娘聊天的過程,問了小7、問了核廢料的事,那些的確都是他們在意的,但 可以從(個性非常悍的)老闆娘語氣中,聽得出來有很多無力與無奈 我覺得很難過的是,對本島人而言,上面這些都是一個可以去「爭吵、抗爭」的議題,甚 至是一個可以作為炫耀自己有在參與社會運動的工具 但是對久居蘭嶼的人而言,那卻是一個事實、就是他們居住的土地、生活、家,是每天都 要去面對的 但他們卻沒有那樣的背景、知識、能力去站出來討論、反抗、面對 他們只是一群生活在蘭嶼的當地人啊 例如老闆娘提到當地雜貨店因為現實的運費成本等因素,所以在價錢與環境上絕對敵不過 財團(例如7-11),只能造成當地雜貨店的影響甚至式微 又老闆娘又提到從台東進貨來的商品,會因為本島商人與蘭嶼人的權力不平等,而使得進 貨來的商品常常是比較爛、甚至快過期的 政府沒有政策相關制定、無法可管,而蘭嶼人身為小老百姓,只能很生氣地跟對方抗議, 但對方也只是很痞地說一聲:「不爽不要買。」 我聽老闆娘說著,自己驚訝得目瞪口呆,怎能如此無奈、沒有良心 但從老闆娘的語氣卻感覺到,那已經長期的無奈到無力去生氣 更不用說,同樣在核廢料議題上等,抗爭幾十年,核廢料仍舊存放在島上 我覺得實際上低階核廢料的危害,或許以科學角度上來看的確是危害很低的 但我覺得卻完全可以顯現出社會不公義、權力不平等的狀況,蘭嶼是在一個怎樣弱勢的狀 態,所以只能照著政府這樣掌權者的方式去做 對了,還有地下屋的狀況也是如此! 最開始,政府「認為」蘭嶼的地下屋太過落後、不便,所以強制拆除,當時頻頻抗議,但 卻仍就無力回天,只能任憑處置 而拆除後的人無地方住,只好居住政府興建的公共住宅,但似乎因為各種因素,所以很快 地建築就不堪使用,最後在短短數年內就報廢無法使用 而過了幾年,地下屋都拆得差不多了,政府又「認為」這是非常有文化意義、保存價值, 所以每戶又補助個幾十萬元,希望當地人能夠維持這樣的傳統建築,甚至鼓勵重新興建, 但實際上,所補助的金額,幾乎是完全不敷興建的費用,最後也只能夠一磚一瓦地用非常 艱辛的方式重新興建 聽見政府的自大與傲慢,真的是會讓人非常傻眼與憤怒啊! 【這島,真的給了我太多太多了】 記得我在蘭嶼的第二天晚上,我跟朋友Marco在中橫完全沒有燈的某段山路上,望著天上 的星星與月亮,也望著山腳下的村落燈火闌珊 隔天就是他要離開蘭嶼的日子 他告訴我:「我覺得我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這島,真的給我太多太多了。」 我在接下來幾天,常常自己一個人在路上的時候,我就會想起Marco說的這句話 每次想到這句話,我就會鼻頭一陣酸、眼眶泛淚 有時我會想,我是怎麼了? 後來我明白了那種酸楚的感覺是什麼,那句話對我而言似乎是: 「我是一個如此渺小、殘破、脆弱、遍體鱗傷的存在,而蘭嶼是如此地豐富、巨大、美麗 。我如此地幸運,能夠站在這裡,感受到蘭嶼的美、認識那麼多人、經歷這一切。自己的 傷,彷彿也能因為這座島的陪伴,而慢慢地被療癒。」 那種被接納、被愛的感覺,我希望我能夠一直記著。 真心希望蘭嶼的美,能夠讓更多人體會到,而不會被自私、本位主義的人們給踐踏。 真心希望大家能珍惜這片美麗的土地。 祝福所有曾經去過蘭嶼、已經離開蘭嶼、正待在蘭嶼的人。 謝謝蘭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32.154.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tung/M.1438754888.A.5F2.html ※ 編輯: leo2008 (163.32.154.46), 08/05/2015 14:14:58
iceman0912: 推推 寫的好棒 08/05 15:13
RainbowChiu: 推 08/05 18:51
Eunia: 寫得很棒的心得 看了很感動 08/05 21:32
jeremy810103: 推 去年去打工換宿一個月回來念念不忘,今年又去玩 08/06 08:29
jeremy810103: 了5天 08/06 08:29
forever0722: 推 很懷念在蘭嶼的日子 08/06 08:58
andrewhwl: 原來我認識原po 文中還是有部分議題跟當地人的想法有出 08/06 15:42
andrewhwl: 入 但不改是好文一篇 08/06 15:42
你是誰呢~~可以來相認一下嗎~~ 還有跟當地人有出入的部份在哪,我真的很想知道呢?
fannysea18: 又是一個自認為很認識蘭嶼 08/06 21:35
嗯...我是不覺得我很自認為認識蘭嶼啦 我文中也一直強調我不是當地人,我從遊客的角度出發,可能會有錯誤 然後關於蘭嶼的狀況我也幾乎都是轉述當地人告訴我的事情 所以可以明確地指出哪邊是自認為認識蘭嶼嗎? 因為這樣子只丟出個自以為,我也沒辦法更貼近當地人 還是你就是蘭嶼人呢? 這樣你就可以用你蘭嶼人的立場說我這篇跟蘭嶼人的想法有出入了 ※ 編輯: leo2008 (223.139.22.227), 08/06/2015 23:31:50
likefeel: 推!!! 08/07 20:33
cam: 請不要用燈光直射角鴞喔! 08/11 14:35
shan10131218: 推 08/12 22:53
tk5732: 推你!很少有觀光客能夠像你一樣愛護蘭嶼。另,應該是謝永 08/23 03:05
tk5732: 泉老師唱的歌 08/23 03:05
lovepink888: 推推~ 08/28 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