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wan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Prajna 看板] 作者: KoQoo (果汁) 看板: Prajna 標題: [閒聊] 蔡 戴 男人私密對話 part.4 時間: Thu Sep 3 18:19:39 2009 靠影視打國際知名度 問︰台灣到底還缺什麼? ︰要不要說「不缺」什麼比較快?不然講「缺什麼」可以講一小時!(眾笑)台灣缺很 多東西,真正不缺就是人才,但是很多都留不住,因為我們逐漸被邊緣化,菲律賓就 是最好的例子,從時尚地區逐漸被邊緣地區化,二十年前很風光,但現在呢?我們影 視產業不斷被超越,其實影視能帶動觀光等很多其他產業,還可以推銷宣揚台灣人的 價值觀,爭取國際社會的認識,以及國人的感情認同,這麼便宜的產業怎不好好做? 以前軍政時代會控制電視媒體,其實就是知道媒體的影響力,就像韓國商業品牌透過 影視媒體打出國際知名度。而且影視產品效力不是軍事力量能夠封鎖與阻止的,想讓 國際認識台灣、喜歡台灣,影視是最強的工具;大家會認識美國,都是好萊屋的無形 影響。台灣主政者不顧正視,都是個人價值觀放不下身段,但世界強權都正在發展影 視產業。 ︰每次說到這就很著急,影視產業應該是台灣的龍頭產業。 ︰我們只能先硬拼,等他們做就來不及了。 ︰我們離大陸這麼近,市場被吞掉都不自覺,我們什麼都沒有,還想跟他們合作,人家 根本看不起。 ︰中國市場當然很重要,但是我們要先自強,像是特殊地理位置的亞洲四國可以先整合 ,其實台灣處於大陸與日本之間的特殊位置,可以做的東西比其他國家寬廣,我們要 先鞏固自己的能耐,自己貿然把頭伸進去,只是直接被吞掉而已。 ︰不能只是賺了錢就走的過客心態,要想透過華人市場要什麼? ︰結合東北亞、東南亞力量的市場,才有可能拍一集四、五百萬的戲;不然台灣電視劇 一直都一分鐘一、兩萬塊,東西怎麼跟別人比? ︰台灣最強就是華人文化主體性,可以做為台灣未來產品特色,因為大陸已經都沒有了 ;很多人會說這些要花很多錢,但是要做。 商品融入台灣個性 問︰台灣需要什麼影視作品? ︰我看起來很有使命感,但目標其實非常商業邏輯。以前嚮往當藝術導演,現在是想當 史匹伯,想一直拍商業,想做建構市場的人。我不擅長人文思考,但會想如何進入觀 眾心裡,經營市場。就像拍﹤流星花園﹥﹤痞子英雄﹥,就是了解年輕人的消費能力 ,要把市場變大,就要培養台灣明星,讓大家接受與購買,產業有回收才能繁榮,然 後培養更多人才與技術,最後市場才能越來越多元化,而商業市場才能有額外的文化 承載功能。 ︰現階段影視產業需要商業化,未來當然還有遠景要實現;不過商業不能只是拷貝,最 主要是地區性的特色,台灣前幾代創作者是大陸與香港學習對象,就像新浪潮就是很 有深度的台灣資產。不過,未來商業化也得融入台灣人的思考,由於上代都背離市場 ,如何將影視作品商品化也很重要。像大陸文革失去很多傳統文化,這些東西在台灣 都有遺留,這是大陸還得花很久時間才能跟得上台灣的領域。當然最重要關鍵在如何 把這些做「商品化」思考,而非「作品化」思考。像﹤痞子英雄﹥就是一個成功典範 ,很商業,也很台灣,一點也不港味,屬於我們的典型,屬於台灣個性的現代感電視 劇。﹤痞子英雄﹥若在韓國或好萊屋,很容易完成,但在台灣就很不容易,阿勳一直 以商業思維做革命性格局的大事;我們都是前面當砲灰啦,但砲灰應該是政府才對, 他們要想得更遠、作更多、作更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158.8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3.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