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wanl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台文所與中文所 陳芳明 是分工,不是分立 台文所與中文所應如何建立恰當的互動,是現階段國內學界關心的一個議題。我開始主持 政大台文所之後,便常常遇到這樣的提問。對我而言,這個問題並不複雜,因為兩所之間 的關係絕對不是分立,而是學術訓練上的一種分工。雙方在知識生產上既是相互補充,也 是相互依賴。 中國文學系所在台灣的成立,有其長遠的歷史淵源,也有其特定的時代意義。在非常時期 所建立起來的學問,最初可能只是從延續道統的觀念出發。然而,經過將近六十年的拓展 ,中文系所在台灣已經建立了一個自主的詮釋系統,同時也為台灣社會的知識論奠下重要 的基礎。 相對於中文所的存在,台灣文學研究是一門遲到的學問。它在中文所之外另立門戶,誠然 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有關台灣文學在過去威權時代所受到的壓制,已經是學界耳熟能 詳的歷史事實。正是因為經過了戒嚴時期的偏頗待遇,有不少台灣文學研究者對於中文系 所不免持有抗拒的態度。而且,無可否認,中國文學研究者對台文所帶有相當程度的偏見 ,亦不乏其人。這說明了為什麼現階段台文所與中文所之間存在著一種緊張關係,甚至在 有些校園即使是維持最低程度的對話也不太可能。 學問與知識,都是在解決人的問題,而不是在創造問題。台文所的成立,也正是在於協助 解決台灣歷史遺留下來的難題。它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處理中文所未能照顧到的學問。 由於中文所有其內在結構的侷限,對於許多新興的文學與理論未及迅速吸納。尤其台灣社 會發展的速度特別急遽,不僅歷史板塊產生巨大移動,固有的學術訓練與知識結構也隨之 發生裂變。偏向古典研究的中文系所,顯然一時還無法立即調整其既有的訓練方式與思維 模式。相較之下,台文所對於新的文學形式與理論範式較易接受。近十年來,性別研究、 族群研究、文化研究的新興知識,在台文所內部的討論蔚為風氣,這種現象並不令人訝異 。事實上,中文所也漸漸接受新的理論思考,自是不能否認。不過,中文所比較集中於古 典文學研究,而台文所則較強調新興文學研究,已是屬於雙軌平行的趨勢。這種分工現象 應該是可喜的。 古典超越現實政治 以抗拒的或切割的態度來看待中國文學研究,對於台文所前景絕對是不幸的事。在人文學 的領域,古典已經不只是屬於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文化,更是屬於人類的共同記憶與共同 資產。中國古典文學,已不能使用庸俗的政治語言,或慵懶的思考方式來概括。不能因為 古典文學冠上「中國」,就予以詆毀或抵制。許多智慧結晶與藝術成就,都蘊藏在古典文 學的豐饒遺產。自詩經以降累積起來的美學傳統,代表多少創造心靈不斷在開拓審美的經 驗,並且把這樣的經驗推進到極限。在後代文學家不止不懈的追求下,美學的極限又受到 挑戰、突破並超越。古典的世界,不是任何時間疆界所能拘禁,也不是任何倏起倏滅的意 識形態所能束縛。世俗的偉大權力,縱然臻於顛峰狀態,在古典的鑑照下終究只是侏儒。 古典力量的召喚,終於使傲慢的馬克思超越了階級立場,不能不承認希臘羅馬文化的榮光 。 台灣文學研究者,無需揮汗抵抗中國古典文學,而應該思考如何進一步開發、挖掘、詮釋 、對話。如果承認台灣文學史可以分成四大區塊,亦即原住民文學、古典文學、日據新文 學、戰後現代文學,則我們與中國古典文學的協商與接軌就不容忽視。台灣古典文學萌芽 於明鄭時期,茁壯於清朝中葉,復甦於日治初期。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近年來頗有 突破之勢。西方文化理論的介入,使得這個領域的討論顯得特別活潑。台灣古典文學的藝 術評價問題,仍有待深入開拓。清朝時期的台灣詩與中國詩的相互比並,其間的想像差異 與技巧頡頏當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議題。 清朝是中國封建歷史的終點,卻也是許多古典學問的迴光返照時期,其中尤以詩學與樸學 為盛。稱之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時期,並不為過。清代詩風之旺,雖不能與盛唐相比,卻直 追宋明。因此,詩派繁衍,詩社林立,從而詩的生產非常豐腴,詩的批評也相當飽滿。台 灣古典文學在發展之初,可以視為清代詩學的延伸。評估台灣詩的藝術高度,勢必求諸清 代詩話的解讀與詩藝的剖析。建構這樣的對話,是值得追求的。 然而,文學兩岸的對話,又不止於清代的台灣詩與中國詩。新文學運動崛起之後,台灣知 識份子的閱讀並不只受日本教育的支配,他們也積極而主動地涉獵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魯 迅、胡適、郁達夫、郭沫若在日據台灣作家之間原是相當熟悉的名字,反而在戰後反共時 期淪為壓抑的記憶。 我在近十年的台灣文學研究中,越來越能感受開放態度的意義。台灣文學的發展,從來就 不是孤立的。它與中國文學、日本文學、西方文學的互動,極為頻繁。以窄化的方式詮釋 台灣文學,最後將導致對藝術精神與歷史事實的埋葬。以開放、多元、寬容看待台灣文學 ,不輕易否定其中的中國性與日本性,反而能夠彰顯固有的台灣性。 中國文學研究的台灣性 中文系所五十年來在台灣傳播的中國文學,在過去可能是為了宣揚鞏固想像中的中華民族 主義,也可能是為了合法化威權統治的基礎。然而,所有知識與藝術的建構,永遠都不可 能是靜態的。任何學問只要經歷思考、研究、詮釋的過程,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辯證的效應 。超過半世紀以上有那麼多的台灣學者投入中國文學研究的領域,多少生命、心血、智慧 也一併投注進去。這不是開玩笑的事。 中文系所已不純然是在保存中國文化遺產,而是擺脫舊有的思想桎梏,逐步創新中國文化 資產。這種創新,也逐步擺脫對岸中國的知識系統,篤定開創出具有強烈台灣性格的文學 研究。台灣的中國文學研究從來就不受社會主義符咒的囚禁,當然也不受共和國文體書寫 的規範;而更重要的,中文系所極為完整地保留了正體字的文化傳統,並注入生動活潑的 想像力。同樣是對杜甫、李白的文學評價,台灣學者在態度上從容而寬宏,中國學者則緊 張而拘謹。同樣是對五四文學的評價,台灣學者特別崇尚自由主義精神,中國學者則偏向 革命立場與黨性紀律。 詮釋的力量,往往造就論述的秩序。台灣文學研究者不容以輕率之心看待中文系所為台灣 社會鑄造的知識論。台灣文學固然是代表台灣的學問,但不要忘記,中國文學研究的成果 ,也是在為台灣發出聲音。中國的古典,有日本詮釋,也有美國詮釋。事實上,凡是對古 典稍具崇敬之心,每個國家的學者無不積極詮釋中國。台灣不能放棄對中國古典的詮釋, 也不能放棄對中國現代的詮釋。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中文系所的意義自然就呈露出來。台 文所與中文所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不斷對話,不斷結盟。在分工的觀念下,台文所與中文所 建立起來的詮釋與論述,必然產生勢不可擋的文化力量。 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228&classify_id=1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0.186.30 Yellen:轉錄至看板 NTHUTL95 10/01 16:59
bordergogo:陳芳明老師說得真是太棒了:) 10/01 19:19
duckjuan:推一下我們家陳董 10/01 21:51
TRICKYKID:推~~^^b 但「社會主義符咒」一句,似乎尚待進一步解釋。 10/01 22:40
TRICKYKID:古典使「傲慢的馬克思超越了階級立場」,此說我同樣存疑 10/01 22:44
kukulala:這篇其實是發表在 <<文訊>> 上的 10/01 23:08
kukulala:不過我是在陳老師的Blog上轉貼過來 10/01 23:09
kukulala:明早要去政大旁聽大川老師的原住民文學專題 10/01 23:10
kukulala:看看有沒有機會遇到他 ^^ 10/01 23:11
TRICKYKID:我舉的那兩句,讓我覺得陳有貶低左翼文學觀的意味,當然 10/01 23:21
TRICKYKID:他指的可能是某種左翼文學觀,而非全部,但若沒說清楚, 10/01 23:21
TRICKYKID:同時又強調古典超越權力,這種文學觀跟早期做為國民黨意 10/01 23:22
TRICKYKID:識型態國家機器一環的保守中文系反共的文學觀很像。 10/01 23:24
kukulala:突然想到聯合文學的"雙陳大戰" 10/01 23:51
TRICKYKID:哈...是啊...或許這場論戰讓陳對左翼文學觀越來越反感。 10/02 00:28
TRICKYKID:但他早期在寫《左翼台灣》時不也展現了左翼關懷? 10/02 00:29
TRICKYKID:P.S.上面的陳指陳芳明。另外何況他所強調的後殖民觀點是 10/02 00:31
TRICKYKID:不會認為古典超越世俗權力的吧....@@a 10/02 00:33
TRICKYKID:或許陳芳明的文學觀已經改變?變得比較接近中文系了... 10/02 00:34
j1019:陳老師此文對於提倡台灣古典文學研究而言 10/02 02:26
j1019:的確是有力的"除魅"文字 10/02 02:27
j1019:然而,學術研究從來都不只是"學術研究"而已 10/02 02:28
j1019:我的觀點是會分工即會分工,會分立的也就會分立 10/02 02:37
j1019:當我們聽到成大明年將成立"現代文學研究所"時 10/02 02:38
j1019:這其中"競食大餅"的微妙意涵不也頗令人玩味? 10/02 02:40
j1019:也顯得陳老師這篇文章的理想性高了那麼一點點 10/02 02:41
j1019:倡言多元和諧,也勿忘差異及結構性矛盾之存在 10/02 02:45
j1019:成見可能不在你心,但難保他人無之 10/02 02:48
j1019:或許,這才是現實 10/02 02:48
TRICKYKID:或許陳芳明的文章也代表「現實」的一部分?差異有差異的 10/02 10:46
TRICKYKID:政略,連結也有連結的政略。不見得要用理想性來理解它 10/02 10:48
j1019:所謂強調"古典"的中文所,有幾間開設台灣古典文學的課程? 10/02 12:23
j1019:少之又少吧。或許這就是我理解的"現實" 10/02 12:25
kukulala:類似的問題 小弟之前有波過說 ^^ (第21篇) 10/02 13:40
bordergogo:to TRICKYKID:馬克思確實曾經在論述中讚嘆過希臘羅馬 10/02 14:51
bordergogo:的文化高度。 10/02 14:52
TRICKYKID:我質疑的不是馬克思是否讚嘆過古典,而是「傲慢的馬克思 10/02 15:04
TRICKYKID:超越了階級立場。其傲慢與階級立場是啥?與古典關係何在 10/02 15:04
TRICKYKID:馬克思的確是受過深厚古典教育的人,但他並未認為古典和 10/02 15:15
TRICKYKID:他的政治理念有衝突。若原本就一致,怎說古典使他超越? 10/02 15:18
TRICKYKID:我猜陳芳明這裡對馬克思的認識可能受到中共那一套遮蔽了 10/02 15:20
TRICKYKID:另外j1019所說的"現實"點出了陳文裡一個關鍵之處。他迴선 10/02 15:22
TRICKYKID:避了「台文古典」與「中文古典」之間可能有的矛盾。當然 10/02 15:23
TRICKYKID:這能用解釋中文古典與台文古典之間的關係來處理,但他沒 10/02 15:24
TRICKYKID:解釋。另外我所理解的「現實」,就是j1019所謂的學術研ꠠ 10/02 15:25
TRICKYKID:究不只是學術研究。我覺得陳文不見得是高舉「理想性」來 10/02 15:26
TRICKYKID:把學術只當學術;它同時也可以是一種透過學術遂行的政略 10/02 15:27
TRICKYKID:只是這種政略跟一般台文研究者與中文切割的差異政略不同 10/02 15:28
TRICKYKID:唉唉....又忍不住推文過長了.... = = 10/02 15:35
sadnesspart1:轉錄至看板 TMUELan90 10/02 23:45
vita007:for kukulala 你有上孫老師的課?您是哪位啊?@@ 10/03 09:49
kukulala:嘿嘿.... 10/03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