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wanl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Bookplate (喔耶)》之銘言: : 想問一下 : 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等不等於美國文學與英國文學的關係勒? : 我總覺得二者頗相似耶 @.@ 以下引自: 林雯:黨外雜誌與民族主義--七八0年代台灣的民族主義論述。 東吳社會系2001年碩士論文,頁1。 去年(2000)4月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作者)來台演講,論文中也提到了台灣, 他認為台灣民族主義與新加坡民族主義中的某些特質屬於歐裔移民的民族主義, 也就是他所說的第一波民族主義(南北美洲在1776~1830年間的殖民地獨立運動)。 "這些民族主義核心成員是來自天朝(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移民...用和平或暴力 的手段,後來居上壓倒先來的人的勢力,在宗教.文化或語言上容或跟"上國"相似 ,但久而久之他們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傳統.符號.歷史經驗,終於感覺上國壓迫太 重或太遙遠時,走向政治獨立"(Anderson,2000) ============================================================= 所以從一個大框架來觀察的話,確實在"某些"特質上, 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類似"於美國文學與英國文學的關係, 不過如果要說"等於"的話,可能有些太過於理型化的分配了。 有幾個比較可以細緻考慮的點是: 1.台灣文學從清領.日治.戰後,一直到八0年解嚴後,他的定義並不是都一成不變的, 所以還要看你所定義的"台灣文學"為何? 2.美國文學發展的過程當中,不像台灣遭遇過那麼多的殖民統治。再者,美國除了在歐 洲的"上國"英國外,國內(獨立後)並沒有一個強調英國傳統"正朔"的黨或組織。而台 灣目前除了對岸有個中國大陸外,本身國內還有一個強調"中華民國"的國民黨。這是 一個相當大的差異點,無論是在詮釋權或是認同上,都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影響。 3.美國1776年發表《獨立宣言》,1783年《巴黎和約》迫使英國承認美國獨立,這些事 情距今都超過兩百年了,兩百年來在主權獨立及認同確立的情況下,發展出來的文學 可能跟現今台灣文學的樣貌跟定位上都會有些差距。而台灣(文學)目前的情況大家也 都知道,因此小弟就不多言了。 以上是比較從政治層面的角度來分析,不一定很精準,供您參考。 這個議題還挺有趣的^^稍微延伸一下,搞不好是個比較文學呀或文學史上的好題目, 可以考慮做做看,呵~~ --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 這並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 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 ~ Karl Marx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3.40.9 ※ 編輯: j1019 來自: 203.203.40.9 (04/21 01:23)
wineofheart:好文我推XD 04/21 08:36
Bookplate:感謝 04/21 09:17
bordergogo:大推好文 04/21 13:16
crosswallow:推 04/23 13:52
> -------------------------------------------------------------------------- < 作者: taco0221 (對我唱首歌) 看板: Taiwanlit 標題: Re: [問題] 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時間: Fri Apr 21 01:23:17 2006 ※ 引述《Bookplate (喔耶)》之銘言: : 想問一下 : 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等不等於美國文學與英國文學的關係勒? : 我總覺得二者頗相似耶 @.@ 有人是這樣認為的,代表學者如黃重添。 他在《台灣新文學概觀》中提到: 「從歷史、政治、文化分析,台灣文學是中國新文學的一個支流, 具有愛國的反帝國反封建的性質。」 「1949年以後所表現的現實意識,還是以往精神的迴響及延續。」 代表作品,則如《古橘岡詩序》。 「鳳邑治有岡山,未入版圖時,邑中人六月樵於山,忽望古橘挺然岡頂。 向橘行里許,到其處,則有巨室一座。 由石門入,庭花開落,(土皆)草繁榮;野鳥自呼,廊廊寂寂。 璧間留題詩與及水墨畫跡,點染蒼苔,鑱存各半。 比登堂,一無所見;惟隻犬從內出,見人搖尾,絕不驚吠。 隨犬曲折,緣徑恣觀,環視皆徑為橘樹也。 雖盛暑,由垂實如碗大,摘啖之,瓣甘而香;取一、二置諸懷。 俄而,斜陽照入,樹樹含紅;山風襲人,有淒冷氣。 輒荷樵尋歸路,遍處誌之。 至家以語,其人出橘相示,謀與妻子共隱焉。 再往,遂失其室,並不見有橘。」 全文架構極類似陶淵明《桃花源記》, 可看出受其引響極深。 台灣與大陸中國在文化想像上的傳承,由此可見 ─王德威。 當然也有人持反對意見, 就如台文史大家葉石濤先生。 他在《台灣文學入門文選》的導論中提到, 「其政治體制、經濟、社會結構不同,自然景觀、民性風俗都不同, 台灣文學自有其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特具的創作經驗。」 「台灣文學以反帝反封建為共通經驗,以及與大自然的搏鬥為共通紀錄, 絕不是站在統治者的意識上的作品。」 但這個說法要注意的是, 反帝反封建不僅是台灣文學創作的特性, 在中國五四運動,也算是反帝反封建的一種, 因此這個說法是稍微有瑕疵的。 結論:其實我也覺得挺像英美文學的發展。 同源→分裂→獨特風格。 > -------------------------------------------------------------------------- < 作者: okfine2 (森林好靜) 看板: Taiwanlit 標題: Re: [問題] 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時間: Wed May 24 11:44:16 2006 ※ 引述《taco0221 (對我唱首歌)》之銘言: : ※ 引述《Bookplate (喔耶)》之銘言: : : 想問一下 : : 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等不等於美國文學與英國文學的關係勒? : : 我總覺得二者頗相似耶 @.@ : 有人是這樣認為的,代表學者如黃重添。 : 他在《台灣新文學概觀》中提到: : 「從歷史、政治、文化分析,台灣文學是中國新文學的一個支流, : 具有愛國的反帝國反封建的性質。」 : 「1949年以後所表現的現實意識,還是以往精神的迴響及延續。」 : 代表作品,則如《古橘岡詩序》。 : 「鳳邑治有岡山,未入版圖時,邑中人六月樵於山,忽望古橘挺然岡頂。 : 向橘行里許,到其處,則有巨室一座。 : 由石門入,庭花開落,(土皆)草繁榮;野鳥自呼,廊廊寂寂。 : 璧間留題詩與及水墨畫跡,點染蒼苔,鑱存各半。 : 比登堂,一無所見;惟隻犬從內出,見人搖尾,絕不驚吠。 : 隨犬曲折,緣徑恣觀,環視皆徑為橘樹也。 : 雖盛暑,由垂實如碗大,摘啖之,瓣甘而香;取一、二置諸懷。 : 俄而,斜陽照入,樹樹含紅;山風襲人,有淒冷氣。 : 輒荷樵尋歸路,遍處誌之。 : 至家以語,其人出橘相示,謀與妻子共隱焉。 : 再往,遂失其室,並不見有橘。」 : 全文架構極類似陶淵明《桃花源記》, : 可看出受其引響極深。 : 台灣與大陸中國在文化想像上的傳承,由此可見 ─王德威。 : 當然也有人持反對意見, : 就如台文史大家葉石濤先生。 : 他在《台灣文學入門文選》的導論中提到, : 「其政治體制、經濟、社會結構不同,自然景觀、民性風俗都不同, : 台灣文學自有其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特具的創作經驗。」 : 「台灣文學以反帝反封建為共通經驗,以及與大自然的搏鬥為共通紀錄, : 絕不是站在統治者的意識上的作品。」 : 但這個說法要注意的是, : 反帝反封建不僅是台灣文學創作的特性, : 在中國五四運動,也算是反帝反封建的一種, : 因此這個說法是稍微有瑕疵的。 : 結論:其實我也覺得挺像英美文學的發展。 : 同源→分裂→獨特風格。 「同源」這個觀念可能有問題喔! 臺灣文學只有在漢語文學部分與中國有淵源, 其他為數眾多以日語寫成的文學與原住民語文學與中國可是一點邊也沾不上! 另外其他在十九、二十世紀被殖民的國家, 其文學風格也同樣展現出反帝反封建的樣貌, 這樣我們是否可說中國文學是印尼文學、越南文學的一部份? 用某些普遍的文學元素來連繫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猶如強調血統主義一樣是不妥的, 例如現代人類的共祖出現在 16 萬年前的衣索比亞, 那我們循著中國人常常強調的血統主義往上推, 中國是否為衣索比亞的一部份? > -------------------------------------------------------------------------- < 作者: okfine2 (森林好靜) 看板: Taiwanlit 標題: Re: [問題] 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時間: Wed May 24 13:29:55 2006 ※ 引述《okfine2 (森林好靜)》之銘言: : ※ 引述《taco0221 (對我唱首歌)》之銘言: : : 有人是這樣認為的,代表學者如黃重添。 : : 他在《台灣新文學概觀》中提到: : : 「從歷史、政治、文化分析,台灣文學是中國新文學的一個支流, : : 具有愛國的反帝國反封建的性質。」 這段話很詭異,「從歷史、政治、文化分析......」, 就是不從「文學」分析...... 那從「日治時期」之「歷史、政治、文化」分析, 臺灣文學是日本文學的一個支流? 那從「荷治時期」之「歷史、政治、文化」分析, 臺灣文學是荷蘭文學的一個支流? : : 「1949年以後所表現的現實意識,還是以往精神的迴響及延續。」 隨便舉一個例子: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是這樣子的嗎? 愛國的反帝反封建? : : 代表作品,則如《古橘岡詩序》。 : : 「鳳邑治有岡山,未入版圖時,邑中人六月樵於山,忽望古橘挺然岡頂。 : : 向橘行里許,到其處,則有巨室一座。 : : 由石門入,庭花開落,(土皆)草繁榮;野鳥自呼,廊廊寂寂。 : : 璧間留題詩與及水墨畫跡,點染蒼苔,鑱存各半。 : : 比登堂,一無所見;惟隻犬從內出,見人搖尾,絕不驚吠。 : : 隨犬曲折,緣徑恣觀,環視皆徑為橘樹也。 : : 雖盛暑,由垂實如碗大,摘啖之,瓣甘而香;取一、二置諸懷。 : : 俄而,斜陽照入,樹樹含紅;山風襲人,有淒冷氣。 : : 輒荷樵尋歸路,遍處誌之。 : : 至家以語,其人出橘相示,謀與妻子共隱焉。 : : 再往,遂失其室,並不見有橘。」 : : 全文架構極類似陶淵明《桃花源記》, : : 可看出受其引響極深。 : : 台灣與大陸中國在文化想像上的傳承,由此可見 ─王德威。 拿特定的古文來舉例,不過是更加突顯其背後的政治意識, 陳夢林的古文〈望玉山記〉可以看出台灣與中國文化想像上的傳承嗎? 順道一提,課本的文言文比重要不要降是一回事, 但是文言文可不是只有中國派才有, 有台灣特色的文言文也很多,要學文言文就要學這一類的才對...... 要看有台灣特色的文言文, 可參考成大台文所副教授施懿琳女士編的《國民文選‧古典文學漢文卷》。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69374 : : 當然也有人持反對意見, : : 就如台文史大家葉石濤先生。 : : 他在《台灣文學入門文選》的導論中提到, : : 「其政治體制、經濟、社會結構不同,自然景觀、民性風俗都不同, : : 台灣文學自有其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特具的創作經驗。」 : : 「台灣文學以反帝反封建為共通經驗,以及與大自然的搏鬥為共通紀錄, : : 絕不是站在統治者的意識上的作品。」 : : 但這個說法要注意的是, : : 反帝反封建不僅是台灣文學創作的特性, : : 在中國五四運動,也算是反帝反封建的一種, : : 因此這個說法是稍微有瑕疵的。 : : 結論:其實我也覺得挺像英美文學的發展。 : : 同源→分裂→獨特風格。 : 「同源」這個觀念可能有問題喔! : 臺灣文學只有在漢語文學部分與中國有淵源, : 其他為數眾多以日語寫成的文學與原住民語文學與中國可是一點邊也沾不上! : 另外其他在十九、二十世紀被殖民的國家, : 其文學風格也同樣展現出反帝反封建的樣貌, : 這樣我們是否可說中國文學是印尼文學、越南文學的一部份? : 用某些普遍的文學元素來連繫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 猶如強調血統主義一樣是不妥的, : 例如現代人類的共祖出現在 16 萬年前的衣索比亞, : 那我們循著中國人常常強調的血統主義往上推, : 中國是否為衣索比亞的一部份? 「同源」的說法應是將獨一化的中國政治史觀加在臺灣文學身上所產生的, 把父系血統論等同於臺灣語言、文學的血統所致。 中國常常有「接觸過的就是我的」的觀念, 血統、國家、族群、語言不分, 可是台灣四百年來都是殖民地社會, 與習慣一元詮釋的中國剛好相反, 不論種族、族群、語言、統治者都是多元的, 拿多元化的臺灣史實硬接上一元化的中國史觀, 結果就是將彼此的差異刻意忽略, 拿血統來說,這是父系霸權的結果, 所謂「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鄭成功帶來台灣的兩萬五千士兵, 在施琅滅東寧王朝後, 即被清國以防止再次作亂為由全部遷入東亞大陸, 大清帝國乾隆皇帝更以「賜族譜、賜漢姓」的「化蕃」方式, 將實際上為平埔族原住民的臺灣人變成「偽漢人」以便於統治, 清國移民羅漢腳更因平埔族為母系繼承制, 為了霸佔臺灣人財產而將母系社會改造為父系社會, 台灣人不只母系祖先是平埔族而非中原漢族, 連血統中的漢族成分多少亦有問題, 其中更參雜荷蘭、日本、西班牙的血統, 所以在戰後台灣話多出一個新辭彙, 稱呼戰後移民的臉型為「外省仔臉」, 老一輩的臺灣人可輕易分辨出誰是原本的臺灣住民,誰是戰後移民, 這是因為台灣與中國彼此的基因本來就不同,臉型當然不一樣所致! 雖說強調血統是一種很落伍的觀念, 而且也不是現代國家的構成要素, 不過鑒於中國人口頭上最常提這種事, 還是澄清一下較好, 炎黃子孫?就算臺灣人的父系血統來自東亞大陸南部移民, 那也是南方蚩尤的後代, 被黃帝滅族的蚩尤後代自稱炎黃子孫,才是真正的數典忘祖! > -------------------------------------------------------------------------- < 作者: okfine2 (森林好靜) 看板: Taiwanlit 標題: Re: [問題] 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時間: Thu May 25 12:56:32 2006 ※ 引述《kukulala (燃燒吧俺的台文所)》之銘言: : : 「同源」這個觀念可能有問題喔! : : 臺灣文學只有在漢語文學部分與中國有淵源, : : 其他為數眾多以日語寫成的文學與原住民語文學與中國可是一點邊也沾不上! : ^^^^^^^^^^^^^^^^^^^^^^^^^^^^^^^^^^^ : 將原住民神話與中國少數民族神話進行比較 : 然後提出二者之間的相似性 這是大陸學者最常用的手法 : 手法高明的學者 會引用考古學的發現作為論據 : 手法拙劣的學者 則是拉了一堆不知從何而來的神話 「神話」是「全人類」都有的共同事物, 例如世界各地都流傳著「洪水神話」這個母題, 有相同的母題當然可以得出「相似」的結論, 中國學者因政治意識指導學術研究, 常常把「相關」視為「因果」, 這種現象無所不在, 難道《聖經》與古中國都有「洪水神話」, 可將之申論為「中國是以色列的一部分」嗎? 如果彼此「相關」可任意扭曲為「因果」關係, 那為何不說中國出現與台灣相關的神話, 所以「中國是臺灣的一部份」? 常有中國人說你吃粽子、過端午節、中秋節, 所以你是中國人, 那我也過聖誕節,難道我是以色列人? 我也吃麥當勞,難道我是就是美國人? 全世界的基督教國家都是以色列的一部份? Orz...... : : 另外其他在十九、二十世紀被殖民的國家, : : 其文學風格也同樣展現出反帝反封建的樣貌, : : 這樣我們是否可說中國文學是印尼文學、越南文學的一部份? : : 用某些普遍的文學元素來連繫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 : 猶如強調血統主義一樣是不妥的, : : 例如現代人類的共祖出現在 16 萬年前的衣索比亞, : : 那我們循著中國人常常強調的血統主義往上推, : : 中國是否為衣索比亞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