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wanl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第五大題,問 "台灣文學有何特色,依照年代順序舉出代表性作家及作品加以分析" 這似乎是高中教師甄試第一次出現台灣文學的題目(申論題部份) 我覺得要肯定出題者的態度,這個題目可謂一次嘗試 在高中國文教學中,現代文學(尤其是散文)一直是被強力忽略的對象 高一可能還好 高二高三升學的壓力,導致考試題目一半以上都會是文言文字詞解釋相關 而我所實習的學校,高二的教學進度表上 現代文學的課程如"跛腳天助和他的牛","峽谷",更是大剌剌地寫著"自學" 也就是老師不教 但有趣的是,"台灣古典詩選"卻是必上的重點課文 因素很多,之一是教師現代文學專業不足,無法有深度上好一課現代散文 之二是考試題目所佔比例不高,師生動力不大 而台灣文學中獨厚古典詩不上現代散文 更是呈現出教育工作者沒有看見台灣文學的獨特性與教育性 硬生生地將其拆解,要上"台灣古典詩選"純粹是因為它們是"律體詩" 是國學概要的重點,而絕不是重視它們所表現的東西,那只是其次 不上現代散文及小說,一來太長,二來學生自己看就會懂 所以說,台灣文學的教育在我們的高中教育中,根本是一片空白 而這不是學生自主的選擇,是純然的教育工作者的代為操作或刻意操作 就我個人上課經驗,學生對於現代散文親切感頗高,興趣亦大,亦容易引起共鳴 去年有個有趣的活動,教育部舉辦一個研習,將中學教師找來教他們如何教現代文學 再一次地證明了教師專業的缺乏,而這樣的缺乏將帶來什麼問題? 回到我的文章標題,關於這個題目,有讚揚但也有建議 時間太短,而台灣文學史內容包含太廣 20分的配分亦讓我感覺到,它所要的答案可能只限於新文學的階段,而忽略了古典部份 稍微有些不夠完美,不夠完整 因小見大,我們對於台灣文學的概念就像這樣,很難有一個清楚的輪廓 便有點瞎子摸象,或者說是以偏概全,像在學校裡,我以前高一的老師知道我考有台文所 劈頭就問"你台語講很好?"也有唸國文所的同學想出國留學,說國際化很重要 連唸中文也要想辦法國際化,跟我說"比起來台文所好local,就只能待在這裡" 這些言論我已聽多,早就覺得一點不可笑,對台灣文學的誤解偏見,比比皆是 並沒有隨著這幾年台灣研究的風行而有所扭轉 導致除了學院以外,很少人能有正確得認知 笑不出來,我只是在想,我應該算是醒著的吧,那麼什麼時候,才會變成大家都醒著? 總歸一句,我認為古典的與現代的都不能偏廢,任何一種的傾斜都是不健康的 也無法帶領學生清楚的認識真實的文學狀況,但是現在傾斜好像成為一種常態了 我們要矯正,要補足,竟也被認為多此一舉,蠻幹硬幹了 這是個人在實際教學現場中之所得,順手寫來,請各位指正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93.19 ※ 編輯: Bigheadyao 來自: 218.174.193.19 (06/17 14:35)
bordergogo:唉!台灣古典文學被獨厚的原因真是陰錯陽差啊 06/17 23:50
bordergogo:在台文界中倒是臺灣古典文學界的研究生不多呀 06/17 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