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wanl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版請見: http://blog.roodo.com/yangzhao/archives/13420743.html 《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作者序 從文學史看見文學,從文學看見社會                                 楊照 一、 王爾德的名言:「在惠斯勒的畫之前,倫敦沒有霧。」 倫敦自來一直有霧,先是有泰晤士河上飄起來的霧,後來又有了工業革命帶來 的灰濛濛的煙霧(smog),倫敦人早就生活在霧中,然而卻是透過惠斯勒的畫 ,大家才意識到霧的存在,才看見了霧。活在霧中,和意識到霧、看見霧,是 兩回事,而且往往正因為活在霧中,所以意識不到霧、看不見霧。 在一個意義上,藝術,包括文學,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幫助我們看到生活中原 本看不見的東西。好的文學不見得會創造出新的東西,但幾乎毫無例外,一定 會讓讀者眼睛一亮,看見新的風景,那風景不見得是文學家、藝術家造出來的 ,他們只是用了對的方式,特別的方式,讓本來不被注意到的事物顯現出來, 再也無法被忽略。 因而閱讀文學作品,無可避免需要將之放入其產生的時代與社會來理解。知道 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人如何生活,他們看到什麼、忽略什麼,我們才能更明確 地察知文學作品的位置,那作品呼喚了什麼、提醒了什麼、凸顯了什麼,或許 又掩藏了什麼。 這是文學和社會最基本的關係,也是文學史的第一層意義,文學史幫忙將文學 作品放回歷史裡,還原文學作品所映照出的霧,同時回過頭來,讓那布滿霧色 的現實景緻映照文學畫布的獨特之處。 文學史還有第二層意義,那就是前後產生的文學作品間,構成了一條時間之河 ,文學中的時間,創作上的時間,這條河道和現實的時間大河有著或平行或交 錯或伏潛的關係,更重要的,它有自己的波浪、逆流、漩渦,自己的港灣與河 灘,也有自己的風暴與災難,不完全只是現實的反應。 不論自覺或不自覺,所有的文學作品都在文學史裡,無法獨立於文學史外存在 。所有作品都和先後的其他作品形成對話、互文,閱讀一部作品一定會引領我 們認知同時代其他類似或相異的作品,也一定帶領我們接近它所承襲、模仿的 前期作品,以及它所影響、呼喚出來的後期作品。 將作品放入這兩層文學史脈絡中,作品能夠展現的內容就變得豐富了,當時現 實的肌理,其他作品的用心用意,全都成了這部作品的背景,在複雜的背景上 浮凸出更鮮明的圖像來。 社會與文學間,有著「霧與畫」般的關係,文學彰示了社會;文學與文學史間 ,也同樣有著「霧與畫」般的關係,文學史可以呈示、提點文學作品。 二、 我是先從自己摸索將讀到的眾多文學作品進行排比,獲得了巨大的樂趣,才開 始產生了對於文學史的興趣,也因此我的文學史研究,自然和我的文學作品閱 讀緊密配合。 那些謎樣的現代詩,那些或頹敗或熱情、或疏離或投入的現代小說,那些讓我 徹夜耽讀的武俠和歷史小說,都是我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生命滋養。大量且快 速閱讀的經驗,讓我發現:讀過的書不會輕易就消散,它們會直接、間接影響 後面讀到的書,而且書讀得越多,我就能從書裡讀到越多內容,甚至可以因為 後來讀的書,回頭對前面讀過的書增加了理解。 不斷的排比整理,慢慢也就明白了,這些書籍作品間有一個最自然、無法擺脫 的次序,那就是時間的次序,也就是歷史的次序。相當一大部分,歷史決定了 它們之間的關係,因而整理它們的歷史關係,往往也就最容易有所收穫。 從自己閱讀作品的經驗出發,我陸陸續續形成了一些對於文學史的看法,尤其 是對於文學與社會之間那種「霧與畫」關係的看法,也就開始了文學史的研究 寫作。 從初步形成對於「鄉土文學」的意見,忽忽二十多年過去了,寫過的台灣戰後 文學史看法竟然也累積了三、四十萬字,是可以、也應該有個階段性的整理了 。 三、 收在這本書中的文章,有大約一半曾以《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 史散論》和《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的書名出版,這兩本書今天 都很難在市面上找到了。 新編文集略分五個部分。第一輯處理台灣五○、六○年代的文學環境與文學作 品,尤其是與現代主義及存在主義美學技法有關者,論證其在台灣流行的因素 ,並附論後續的源流變化。 第二輯則處理另外一大支脈「鄉土文學」,以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為時 間核心,向前追索其壓抑伏流身世,向後延展其散枝變形,同時推論鄉土文學 與現代主義間的複雜辯證。 第三輯從「後鄉土」的脈絡觀照九○年代的多元現象,尤其專注看待文學技法 與美學上對於「寫實」的反動反抗,以及如此的反動反抗對於整體文學空間產 生的衝擊。 第四輯另起蹊徑,嚴肅看待半世紀的台灣「大眾文學」,除了筆記式的鳥瞰紀 錄外,選擇了幾個幾個元素、文類、作者,進行了個案整理研究,讓文學與社 會的互動關係可有更多的切入分析點。 第五輯則是一個批評研究者,對於自己這一門工作的史的整理,批評與文學史 研究也不能自外於歷史,批評的歷史也是文學史的一部分。 四、 寫作時間橫跨二十多年,從二十四歲到四十六歲,我對於台灣戰後文學發展的 骨幹看法,卻沒有太大的改變,編輯整理過程也就沒有做太多的修改,就連今 天看來稍嫌不夠簡潔的年輕筆法,也都原樣保留了。因為大多緊扣作品分析的 關係,書中內容有明確的史的觀照,卻沒有嚴格的史的敘述形式,還是維持了 「散論」的面貌。 校稿過程中,最強烈的感受是被提醒了許多未完的題目題材,曾經注目留心, 卻遲遲沒有寫出來,例如原本措意要用「小史」筆記方式對小說、散文和詩做 全面整理。還有一些作家的新近發展或出土作品,大有可以與原來觀點對照之 處,像是張大春出入傳統筆記的小說、張愛玲的《小團圓》都大有可論,也都 是舊論文來不及充分處理的。 當然,還有更晚近的作家作品,我也尚未給予嚴謹的文學史論列詮釋,史的時 間之流持續前奔,不會停留等誰的。 只能俟諸來者。                         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