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wanl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7.02.03  中國時報 ■三少四壯集---田園小景 賴香吟 楊逵作為一個文學家,其長於刻畫人物,重視結構,擅用象徵的本事,在這篇小說, 有很精采的表現,不遜色也不宜被他運動家的光芒所凌駕。 一九三○年代的台灣,有一波「部落振興運動」在各地農村運作著。由上而下的社會 教化,喬裝成現代文明的恩惠,降臨各街庄部落,村民齊心修築公路,路上有車疾駛而過 ,街樹平整,街巷打掃,家家戶戶按照進度表行事,農具不可亂丟,環境不可髒污,舉凡 有礙觀瞻者一律要改。實在也算一波台灣版的「新生活運動」。運動企圖的是同化程度的 提高,國民精神要振作,國語要普及,敬神道尊天皇,大城小鎮官民合作,協心向國。 這個看似欣欣向榮的時代假面,刺激楊逵寫了〈模範村〉(1937):關於一個部落如 何致力於振興,終而通過檢查被評比為「模範村」的故事。楊逵要寫的,當然不會是部落 整齊、清潔、進步的見證,而是指出「模範」內裡的實情:農民如何被動員振興而心力交 疲,貧上加貧;地主商家現實勢利,人心敗壞;相對穿插幾位良心知識份子,來為生靈塗 炭做一點反省與吶喊,鼓舞受虐者不放棄希望。 和楊逵最有名的小說〈送報伕〉相提並論,這兩篇小說在信念上相似且前後承續,不 過,對比〈送報伕〉,〈模範村〉筆法無疑要圓熟得多,特別是小說開場對村莊街景先拉 遠再切近的寫法,很有點現代電影的氣味,接著,以村莊裡唯一一家雜貨舖為舞台的人物 秀,更讓人看得趣味盎然。楊逵在這裡,一幕挑戰了六、七個人物,透過他們前後動作或 對白,交代了多層次的故事背景,各式人物的舉止作態:饞、謔、憐、懼,寫得生動傳神 ,即便地主、媒婆之類負面角色,也各有人情算計。楊逵作為一個文學家,其長於刻畫人 物,重視結構,擅用象徵的本事,在這篇小說,有很精采的表現,不遜色也不宜被他運動 家的光芒所凌駕。 〈模範村〉初稿原題〈田園小景〉,初刊之際,後半遭禁,各色人物僅止於登場而沒 有後續展演。前幾週文章曾提到盧溝橋事變楊逵旅次東京,他於此兵荒馬亂之際,將〈田 園小景〉修訂改題為〈模範村〉,可惜因戰火延遲至戰後才得以發表。前後二稿差異不大 ,惟〈模範村〉揭曉後半部,村子終於成了「模範村」,可各色人物無路可走的無路可走 ,忍無可忍的起而抵抗,楊逵對「部落振興運動」的外相與實際作了酸溜批判,揭穿官方 只顧遂行模範之禮,毫不顧及內在之體,同時,如同〈送報伕〉,在文末堅持留下一絲啟 蒙而後抵抗,希望的光。 在私人閱讀上,我喜歡〈田園小景〉勝於〈模範村〉多一些。〈田園小景〉下有副標 :「摘自素描簿」,或許真由日常隨手記下的觀察為基底寫成,讀來流暢,明快,雖然有 點小瑕疵,但卻也如素描把重點都勾勒到了。改寫為〈模範村〉的過程,或因負載借文伸 冤的意念,章節與文字,有不少更動補述,有些意見與控訴,也唯恐說得不夠清楚似地, 多費了些文字,這固然使得小說在批判「部落振興運動」的目標上,能生動有力地擊中要 害,不過,也如〈送報伕〉所受批評的,留了點不自然的餘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