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wanl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7.02.10  中國時報 ■三少四壯集---典範的寂寞 賴香吟 談賴和者何其多。 他曾是一個典範,代表整個過去被淹埋、忽略的文學。文人之間幾乎左右一致、毫無 異議稱為台灣文學推手,眾多鄰坊百姓為其死哀悼,所謂台灣人的良心的人物,卻無人聞 問,賴和是誰? 後來他成為另一種典範,一個領航往前走的旗手,整個出土重建的歷史,由他起頭, 凡談台灣文學焉能不談賴和,儘管讀者未必真多,讀了或也有人感到隔閡,總要談賴和, 各方援引佐證最有力的頂好從賴和文本裡去淘選,他成為一個典範人物,各方對於典範的 爭奪,也就隨之產生。 作家成為一個典範,倒底是幸或不幸?文章被評價有功,從而獲取一個神聖位格,此 倒底損害文學,抑或使文學得到更多閱讀與理解?各類典範的篩選與賦予,要說完全無涉 於政治、商業等操作畢竟是不太可能的,尤以前者格外難解,特別是在文學史解釋權存有 爭議的地方,難免動輒得咎。 在某些情況下,被賦予一頂文學桂冠,成為一個對某些議題或族群深具代表性的發言 人,對作家而言或許的確有所意義,可隨之而來的操作,又難免讓作家失去真正的讀者。 典範進入教育,總難逃脫制式印象,好似預知電影劇情才進戲院似地,少了主動飽滿的想 像力,而先被一種知識的疲累給覆蓋了。 對戰後太平盛世,尤其解嚴後世代來說,「賴和是誰?」或許不再是第一個問題,但 緊接而來的可能是,「為什麼是賴和?」儘管「台灣新文學之父」、「台灣的魯迅」之說 朗朗上口,然而,賴和文學,置於華文已徹底在地化且運用流暢的今日時空(這畢竟是一 個歷史的結果),他那乍看之下生澀而混雜的文字,實在不算討好,年輕讀者要如何理解 這個現象而不僅僅只是囫圇吞棗,強作解讀?「為什麼是賴和?」這個問題是好的,最好 人人敢於這樣自問自答,打開更多真正閱讀賴和的可能。 我讀賴和,通常是愈對他整個人的經歷行誼有所理解,便愈能接近他的用心。如果從 一個歷史高度來作鳥瞰的話,賴和的教育歷程,恰巧呈現了新舊教育的交替,他的身上也 同時融合了兩種教育文化的長處;他的寫作,完整紀錄了新舊文學消長的一步一腳印,他 對新舊體裁、文白語言所做的接枝努力,正留在那些讀來生澀、混雜的小說與新詩裡;他 的人,少見地取得了人心的最大公約數,無論精英庶民,人人對他感恩;他的一生,幾幾 乎乎成為整個日治五十年的縮影,他的經歷與文學,巧合或出於自覺使命地,都涉入了當 時的重大事件,彼時各色人物、階級關係,皆留影於他的小說;即便我們今天後知後覺、 爭論不休的「現代性」問題,在賴和的思索裡,也老早有了雛型,歡迎社會進步,也希望 百姓幸福的他,矛盾地發現:「時代說進步了,的確!我也信牠很進步了,但時代進步怎 地轉會使人陷到不幸的境地去?啊!時代的進步和人們的幸福原來是兩件事」。 這些,都是賴和作為一個作家的時代位置,以及他所回饋於時代的禮物,這其中有歷 史的偶然,亦有作家個人的堅持。這些,與其要為賴和的文學評價錦上添花,毋寧只是點 介賴和的時空背景,自我提醒放下當代習以為常的傲慢,對過去時空多一點同理心,如此 或將有樸素、誠實、具有燙手溫度的發現。 任何典範,若是束之高閣,或只在各種意識形態討論或儀式之中被頻頻引用,終歸是 寂寞的。文學,最大的溝通,一切還是從「讀」開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