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wanl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7.02.24  中國時報 ■三少四壯集---詮釋的百寶盒 賴香吟 文學典範有趣的地方,往往在於可以成為一個詮釋的百寶盒…… 談賴和者何其多。但我總不知如何談賴和,千字篇幅更無從下手。關於他的敘述看得 愈多,就愈墜五里霧中,看似能受各種結論,但真要滿足於任何一種,卻又是不容易的。 閱讀文學與研究文學,難免有倒底是要訴諸同理心還是要強調分析有效性的兩難,這 個難,在賴和身上,尤是拿捏不定,說出來的,怎樣都是江水一瓢,有限的看法而已,即 便努力兜成一個邏輯,很快又有更多的矛盾默默地在心裡產生。 有時候,我想,與其作為一個研究對象,賴和若成一個小說人物也許暢然得多。就像 許多時代過渡中的人物,他們新舊交雜的一生,想要改變自己卻也懷著對舊傳統的眷戀, 值得一寫,再者,賴和那與文人才子、浪漫熱情不相襯的所謂「庸夫貌」,壓抑自己去推 動時代與人群的性格,不得不看到同志爭鬥與分裂預兆的敏感,也頗具張力地發生在一個 其實並不堅強,極為軟心的人身上……。 這樣的賴和,被比附成台灣的魯迅,或因二者都關係到了所處時代的重大關節,且還 是走在前面的人物,他們的作品也留下了相關痕跡,足以讓我們挖掘關於啟蒙、抵抗、左 翼等概念,他們個人的文學,被拉高到思想與文化的層面,成為代表人物。然而,就如同 魯迅是個多麼不容易看透的人,賴和的內在與外現,也常有許多令人感到困惑矛盾的地方 。 好比儘管被稱為新文學之父,賴和創作卻是以漢詩始,以漢詩終,要看他的憤慨、無 奈與感傷,恐怕還得從漢詩裡去找會直接些,相反地,他以白話文寫的新文學,倒有點綁 手綁腳,彷彿回復醫生身分似地,把自己貢獻出去,小心翼翼守著冷靜與客觀。儘管帶頭 提倡新思潮,但他行事做人,許多溫厚的根仍然深深維繫於舊傳統。四處奔走推動的啟蒙 ,站上台前,他也不是沒有過猶疑:「大眾這樣崇仰著、信賴著、期待著,要是不能使他 們實際上得點幸福,只使曉得痛苦的由來,增長不平的憤恨,而又不給與他們解決的方法 ,準會使他們失望,結果只有加添他們的悲哀,這不是轉成罪過?」(──讀起來,多麼 讓人聯想起魯迅的「鐵房子的悲哀」?)他腦海中擠鬧種種理想與現實的背反,這新興的 時代,是為誰開闢的時代?臨到身上的倒底是幸福還是悲哀?故鄉可愛卻也可恨,自己充 其量不過是站在菁英的制高點罷了,迷信固然該破,但破了又叫庶民痛苦向誰訴去? 這麼多的矛盾苦惱,拔得歷史頭籌地,呈現了整個戰前,處於殖民支配下的一個人, 內外相逼的糾葛、野心與碰壁,留下來的字裡行間,也因此產生了一些後來我們反覆思考 、爭論不休的問題原型,其文學所描繪出來的意象、三言兩語,也成為重要的象徵或隱喻 ,讓我們不斷地揣測、沿用下去。 矛盾的文學家,要論歷史地位與功過,固然棘手而難評,但若將其硬編入單一陣營、 派閥,恐又減其意義。文學典範有趣的地方,往往在於可以成為一個詮釋的百寶盒,魯迅 學浩瀚紛雜,每個人看到的只是魯迅的一些面向,且那通常關聯著研究者自身情感與觀點 的執著;典範多半禁得起這樣做,但我們又為何如此做呢?也許是讀到他們的文字時,總 是有一點什麼,敲醒了我們的內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