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mShu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樂山園系列1:藝術結合社會 重塑樂山綠園 2011-5-08 21:26 作者:李宜霖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6889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新北市八里的「財團法人台北縣私立樂山療養院」建於民國21年 ,是結合綠地、歷史、古蹟的園區。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師生與樂山園的孩子 跟老師合作,共同完成樂山療養院創作計畫,在竹圍工作室展覽,讓大家重新認識樂山園 。 「一帖樂山良藥-Mix&Match─樂山療養院創作計畫展覽」,由樂山療養院與台北藝術大 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共同策劃,是屬於實驗性質的小型工作坊,由6位北藝大藝術跨領域 研究所學生曾韻潔、李萬鏗、顏芳俞、賴俊泓、張之穎、黃郁齡進駐樂山園,深入參與每 日的作息與治療課程。師生嘗試討論創造出不同的可能性,讓樂山日常生活呈現豐富、不 一樣的經驗與想像,完成階段性展演的跨領域計畫。 北藝大藝術跨領域研究所陳愷璜老師,從2010年開始開藝術社會介入課程,與樂山療養院 院長姚雨靜展開合作。雖然時間短促,還好樂山的老師們認真地帶著研究生們從做中學習 。陳愷璜表示,展覽結束才是藝術跟社會關係找尋跟發現的開始,整個社會對樂山的理解 相當的少,未來會繼續努力。 「社會需要另類的價值。」蕭麗虹說。竹圍工作室成立已進入第16年,負責人蕭麗虹對北 海岸社區營造、藝術與社會關係的連結,投注長年的關注,也讓竹圍工作室成為平台,使 各種公共議題在這裡有發聲的可能性。 蕭麗虹說,工作室希望協助各種的創意,讓藝術的內容有效率的發揮,也跟社會產生連帶 ,過去工作室曾跟淡水學校合作環境生態的教育工作,這次也提供場地,讓樂山療養院創 作計畫展覽能夠成型。 姚雨靜過去曾待在喜憨兒機構,也曾跟藝術家合作過,多媒體、裝置藝術,這次樂山展覽 也來觀看工作的成果。姚雨靜表示,樂山已有80年的歷史,但外界對於樂山仍陌生,希望 用不一樣的方式介紹給更多人知道。這次與跨領域藝術家配合,花很長時間互相摸索自然 環境、課程。藝術讓孩子們有不一樣的新體驗,藝術家也學習、感受院內生活,用藝術呈 現樂山是一個具有古蹟、歷史、人情味的地方。 樂山療養院創作計畫展覽 展覽日期:5/2~5/29每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竹圍工作室,新北市淡水區251中正東路二段88巷39號 主辦: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跨領域研究所、財團法人台北縣私立樂山療養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3.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