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mShu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老實說我並非土生土長的淡水居民~ 但是淡水我也住了很多年了~ 10幾年有了吧~大學研究所工作了~ 一直都住在淡水~我想說的是 現在開車上班~每天走淡水紅樹林竹圍這一段~ 頂多也只是在登輝與中正東路交接口~ 車多了一點~其實影響並不會很大~ 真的有影響是前陣子汙水下水道工程~ 那段時間真的是惡夢~大概會塞個30分鐘~ 但是隨著工程完工狀況也紓解了~ 倒是有個問題需要重視吧~ 就是那個路的品質啦~最近票選第一爛路登輝大道~ 公路總局總算緊急馬上來鋪了~ 但是一直不被重視的淡水區道路~ 下次的銑刨加鋪是不是又要等到下次票選第一爛路的時候呢~ 再說到假日吧~ 的確白天進淡水晚上出淡水車會多了一點~ 但是也只是來旅遊的遊客~並非在地人~ 難道吳立委是想替他們鋪橋造路嗎~ 很多政策其實都是缺乏評估的~ 例如:考慮一下影響較大的假日遊客的目的是甚麼呢~ 不就是淡水的好山好水嗎~以及親子的生態保育之旅嗎~ 以前要蓋台北市的水源快速道路~ 而砍掉的那片樹林綠地~或許大家都淡忘了~ 現在為了淡北公路雖說有條件通過~ 但是真的開發了~紅樹林保護區如果發生了甚麼意外問題~ 就來不及了~到時候是不是又要說蓋都蓋了~ 頂多就是罰錢再找個替死鬼出來坐牢~ 反正立委我都選上了~不然是要怎樣呢~ 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是回不來的~ 每次選舉就來這一套~雖說輕軌捷運行政院通過~ 但是每次選舉過後就又沉下去了~ 或許這也是可以解決淡水交通的方案~ 為何不去重視再行評估呢~只有在選舉時提出來說說~ 這樣是不行的~ 以上僅是一個小市民的心聲~ ※ 引述《lkd311 (lkd)》之銘言: : 2011年 06月26日 : 網友:犧牲生態 想按不讚 : 【楊雅靜╱新北報導】新北市二年前提出「淡水北側沿河平面快速道路」計劃,希解決淡 : 水交通易塞等問題,但引起環保團體反對,居民也持兩派意見,日前此案再送環評,在爭 : 議聲中有條件通過,當天與會的立委吳育昇也在臉書po上:「我奮鬥5年……終於通過環 : 評……」等語,未料引來上百名網友圍剿,有人直言:「我住淡水我不要淡北道路!」市 : 府則說,會持續跟民眾溝通。 : 吳育昇日前在環評通過當天,在臉書發表政績,「如果你不住淡水……無法體會塞車有多 : 痛苦……我奮鬥五年,終於成功讓淡水河北側沿河道路通過環評……」,遭網友群起圍剿 : ,兩天湧入300多則留言。 : 「6成居民贊成」 : 住淡水的網友嗆:「我住淡水,我不要淡北道!」「為了省幾分鐘犧牲掉生態!」「有沒 : 有不讚可以按?」還有人諷刺:「從漁人碼頭北側蓋海底隧道連接八里台64線會快很多… : …」 : 對此,立委吳育昇解釋,淡北道路經過多次民調,都有高達6成以上居民贊成,不分黨派 : 的民代也支持,此更是他連兩屆立委選舉的政見,他也強調,臉書上每篇留言都看了,並 : 盡量回應,「我同樣支持環保,淡北道路的建蓋,不會少了一株紅樹林,不會破壞任何生 : 態,也不會影響單車道,而對於理念不同的民眾,也會盡力去溝通。」新北市府則表示, : 淡北快速道路通行後,可有效解決塞車問題。 : 完工後監測6年 : 水利局長張延光則說,環評以「農委會畫定紅樹林保護區範圍」、「由居民、專家學者、 : 機關代表組成15人以上監督小組」、「道路完工後須持續監測6年」等條件限制下才通過 : ,市府也會成立保育基金會,「對於居民意見,會持續溝通!」 : 淡北快速道資訊 : ◎名稱: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 : ◎範圍:主要沿淡水河右岸紅樹林至竹圍路段、北起省道臺2線/臺2乙線,南迄省道臺2線 : /中央北路止。 : ◎路長:4.7公里 : ◎經費:近40億元 : 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484897/IssueID/2011062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5.1.218
vmp65l3:喔 07/01 12:55
chienmiya:推,蓋了之後紅樹林肯定不見阿,不見的生態如何挽救 07/01 13:14
Alive530:等他們把自然都破壞光,沒了風景,看淡水的觀光用什麼吃飯 07/01 13:36
coolid:謝謝二樓的推~單純只想為紅樹林保護區發聲~ 07/01 14:17
nukem:幫補 07/01 14:43
weiju:一樓為何而噓? 07/04 08:38
kawolu:你說的正是我想說的 說真的壅塞與順暢時差不到15分鐘 有必 07/04 10:44
kawolu:要為了這15分鐘花大筆經費與毀了珍貴的自然資產嗎?? 07/04 10:44
GodOfGods:為了這15分鐘,紅樹林可能要花15年才能復原 07/06 16:53
Neytirina:你有生活嗎 07/29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