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o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taoismdata.org/product_info.php?cPath=33&products_id=953 譯者不明,網站只標明:「太軒修士恭錄」   老子說:〔大道本來無有形象,但是能夠生育天地。本來無有情感,可是 能夠運轉日月的週流。本來無有名稱可以標記,但是能夠燮裡陰陽,生發消 長養成天地間的萬物。如此玄妙,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是甚麼,又怕後人無所 是從,就依據天理來推測,起了一個定而不可移的名字就叫做道。〕    這包羅萬象的道理,無微不至,無所不含。也有純潔,也有渾濁,也有動 機,也有靜意。不過在祂沒發現出來的時候,憑俗人的眼光,是察不到的。到 了生育天地,纔知道天能週行不息,地能載物不。到了生人的時候,纔知道男 秉乾道而成,所以為清為動,女秉坤道而成,所以為靜為濁。一切動靜清濁的 真理,都是由根本上分賦下來。陰陽相感,真理寓呼其中,自然會生出天地間 的萬物來。   這玄妙無邊的大道理,就含著清濁動靜。可是細心追究輕清的天還是重濁 之地的起源呢?因為九重宗動天,本係一氣流行而屬於動,可是確為地靜之基 呢。人若是能夠至誠無息的常清常靜,自然連天地都要歸納在你的本性中呢。   上天所賜給的元神,本來是純潔無染,虛空無礙的。因受到人心的擾亂, 而將靈明的元神給矇蔽著了。人降生後的初心,無嗜無慾,也是很安靜的。因 漸漸的長大起來,知識漸開,薰陶漸染有了私慾之念。受到俗情物慾的牽動引 誘,便將人心驅使的如失疆之劣馬了。     如果能夠永久地將一切私慾雜念格除了去,人心自能平靜不妄動了。心不 妄動,再加上清澄的功夫,元神自能洒洒陀陀,虛空寂靜,一點掛礙也沒有了 。不用再去造作勉強,色ˋ聲ˋ香ˋ味ˋ觸ˋ法,決不會再發生出來。貪ˋ嗔 ˋ痴,也就消滅的無蹤了。   能字含有深遠的意思。如其能的時候,則可以一性圓明,復合無極。不能 的原因,是因為心中的雜念還沒澄清,私慾沒有除盡的原故。    能夠遣除物慾的人,回光返照,內觀自心連心也沒有了,那還有什麼慾呢? 外觀其形連形也沒有了。遠觀其天下的物,連物也沒有了。心ˋ形ˋ物既然都沒 有了,唯能顯現出來的,只有自己真空的自性。心ˋ形ˋ物其沒有的原因,是自 己一性圓明,超然物外,不為浮俗所繞,明暸身心幻境,萬物無常,不被聲色所 迷,朗然天真妙意得存。這樣玄之又玄的性理,真是不能一言而盡其義呢?   上章所說的,〔三者既無唯見於空〕。這個〔空〕乃是空洞一無所有了。若 是能空到極點,無所再空了,所餘者即是一個〔無〕字,然而這個〔無〕字,亦 應用功夫把他沒有了。到此地步,連這個〔無〕字的功夫都不應存在。因為有所 住,即不為真空,如何能生妙有呢 ? 既然〔無〕的名字〔無〕的功夫都沒有了, 這時方算入於清幽長久的安靜呢。但是寂靜到了極點。亦不知其所寂了。亦不知 其所寂了。此時的心性,已然離開塵俗的境界。私慾雜念,怎能夠再生起來呢 ? 私慾雜念之心,既然不能再生,這纔是真實的清靜呢。       用那真常不變的理,來應付萬事萬物,能夠真實不虛的去作,便能得到萬物的 性理。不但是平時如此,即便應於萬事,亦是事來則應,事去則靜。果能這樣的平 靜,自強不息的作下去,便能永長虛空無礙寂然安止的不妄動了。   既然是達到如此的清靜,就可以漸次的步入真道了。既然得入真道的門徑,便 可以說是得著真道了。雖如此說,卻乎毫無所得。還必須普化有情,同登彼岸,方 可稱為得道的。能悟透了這個道理的人,纔可以傳佈聖人的心法呢。     老子說 : 〔上等的賢人,因他深明大義的,故沒有什麼爭貪。下等的愚人,因 執著己見,不察情理,總士好起爭貪。上等有德的人,行了有功於世有恩於人的事, 還不以為是德。下等無德的人,有心積德,作一點有德的事,便要自持有德了。因他 是不明道德的真義呢。〕   現今真機普渡,道降庶民。凡是善男信女,皆有得道的機緣。然而眾生仍是認假 不認真。推其原因,惟有妄心所致。因妄心一動,道心難現,離道很遠,所以不能得 真道呢。   上章說的眾生不能得悟真道,就是因有貪妄之心。一有了貪妄心,就要驚動那喜 動而不喜靜的〔識神〕。識神被驚,心意外馳,便要著於萬物了。既然接觸了萬物, 就要生出不想離開,而要索取的心。但是天下的事,那能盡如所願呢 ? 如果求之不得 ,立刻就是無窮的煩惱。         對於萬事萬物,如有求不得的時候,便會生出煩悶惱怒的事情來,由煩悶惱怒中 ,便要想入非非,妄念一動與身心添了無窮的憂愁和苦惱,便要遭受到許多的污濁恥 辱。惹得飄泊下流,轉變生死,永久沉淪在無邊的苦惱境遇中,永遠的迷失了真常不 朽得道呢。   真實不虛,常久不變的聖道,能夠有悟性的人,自然會得著真意。得能悟透道理 的人,便能永久皈依清靜,不生不死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18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