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e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ormosa-tea.cha.to/menu.htm 台日因歷史牽絆而來的親善及相互理解(多數時候是這樣), 加之我國政府在對日觀光宣傳上一直對「茶」著力甚深 (早年藝人渡邊滿理奈廣告著書在日所帶起的小小台茶風潮,或不久前電影「鬥茶」等), 致使台灣茶在日銷量雖不大,但向有不錯名聲,也有專營台茶中茶店家如華泰、遊茶等、 不過就網路商店言最能吸引我目光的,是「Formosa Tea Connection」。 該怎麼說這家小型茶商呢?網站構圖設計用了不少中文及台灣中國的古今圖像 (不過年代、風格有點錯亂),隱現的文史氣味多少沖淡了商業網站必有的銅臭; 就所載台茶相關知識來看,雖我日文不佳,但邊猜邊讀看下來感覺還算簡明易懂, 比很多台灣在地網商做得要好。 商品選擇呈現來看,茶款不多但看得出選茶者對台茶有一定見解; 雖說沒有茶葉茶湯照片外加說明不夠,但能標出採茶日、發酵度、海拔、用肥、焙火度、 甚至含村名的產地、樹齡資訊就相當難能(雖說真假又是另一個問題)。 網站上還有相當多店主遊歷台灣茶區時所拍下的照片,也算取信於人的利器吧(笑)。 整個看下來會令人懷疑,其實店主根本就是在日台灣人吧(指)! 要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能搞出這樣一個網站及內容,那挺用功的 ^^"。 看到日本茶商網站能夠標出台茶茶區甚至村名的資訊格外令我感嘆, 不知是否是外銷性格不強,小農茶場茶行農會各自為政不發展茶區特色, 至少就我所看過的台茶末端商品來說,搶掛阿里山、梨山、鹿谷等大產地名號者很多, 但對"次茶區"的著墨有限,就限制了商機。就狹義凍頂烏龍茶來看,若凍頂彰雅、永隆、 鳳凰三村能夠各自強調自身微產區的特色並廣加宣傳, 原只買一斤凍頂烏龍的本地外國茶客也許就三村的茶品都各買了半斤,總銷量便有擴張。 不過這只是筆者架空粗糙的想像,看看就好,大題目留待業界人士及資深茶人深談。 寫得HIGH了,再補個日本部落格。 一日一茶@我愛中國茶 http://chinatea.at.webry.info/ 此部落格主人對中港台三地的品飲和遊歷經驗甚驚人,一日一茶恐非虛言, 不過對茶敘寫不深有些可惜。應是專業人士吧,能這樣喝茶,資本和肚量都不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230.6
nmrfarm:http://chageikan.jugem.jp/ 跟著貼 12/24 16:58
lwei781:三個村子 其實比Chambolle-Musigny, Gevrey-Chambertin 12/24 17:10
lwei781:Vosne-Romanée 差的還大.... 12/24 17:10
eniw:夭受 怎麼這回降落到 Cote de Nuits @#$%^^&*(( 12/24 18:47
lwei781:都是名產區啊... 12/24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