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ech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我也拿到兩個工作機會 一個在台灣 一個在美國 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比較薪資的 *畢竟拿[聽說]的美國FORD的薪資跟英國3M比 這...怎麼比呢 其實說穿了也沒什麼 就是glassdoor 基本上如果公司夠大 大概找到的資料都有代表性 舉例來說 你在某公司的某個職缺拿200萬年薪 上面查到在美國同職缺約150000美金 那你就可以大概知道 如果你在美國拿<150000就是低於行情 [重點是這無關於稅或是生活費用 而是直接在實質行情上面比 比較不會受其他資訊干擾] 同樣你在美國拿150000 想回台灣如果對方開200萬 也表示是差不多合乎行情 但據我的經驗算起來你會發現跟人均GDP的比例非常相關 也許這只適用於你任職再有規模的公司(通常要上萬人) 因為這種公司通常已經全球化 給薪跟職稱也有一定的標準 資料也比較齊全 不過即便是小的公司也可以拿該領域的主要廠商來參考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7.152.103
dwaw:推這篇。直接以當地物價去推算薪資的倍數,根本不合理 03/07 12:48
dwaw:最近面試新加坡fab。也試圖把台灣薪資x2去談,直接被打槍 03/07 12:49
dwaw:Glassdoor是個好所在,看完之後才真的對當地薪資有所瞭解 03/07 12:50
dwaw:而且海外求職,常遇到龐大的中國新鮮人,願領低薪且工作勤奮 03/07 12:55
dwaw:除非我的個人技能高超,不然對方公司寧願去聘中國人...... 03/07 12:57
dwaw:以上只是小弟個人求職心得 歡迎大家討論 03/07 12:57
※ 編輯: Dulton 來自: 125.227.152.103 (03/07 13:44) ※ 編輯: Dulton 來自: 125.227.152.103 (03/07 13:45) ※ 編輯: Dulton 來自: 125.227.152.103 (03/07 13:46) ※ 編輯: Dulton 來自: 125.227.152.103 (03/07 13:48)
Dulton:小弟的經驗是美國公司直接找 直接以當地職缺的水準開 03/07 14:01
Dulton:他們budget就在那邊 就是要會的人 大陸低薪對他們沒吸引力 03/07 14:02
Dulton:對那種一年營收幾十億以上美金的公司 沒有在省那幾萬鎂的 03/07 14:08
double21:多謝大大提點!!!我都差點忘了玻璃門 03/08 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