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ech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XXXD (我愛GG)》之銘言: : 大家都會戲稱工研院是養老院, : 可是最近又常聽到風聲,工研院現在經費自籌, : 所以會在未來逼你出去開新創公司,有點強迫你轉職的味道, : 是這樣嗎? : 有沒有人可以分享一下? 很多人不太懂財團法人的"經費自籌"是什麼意思。 簡單的說,就是你的組,每年要從經濟部以外賺多少錢進工研院。 舉例: 你們部門研發了,XXX技術,你要把XXX技術賣給國內廠商,國內廠商用500萬買, 你部門與組的業績就是多了500萬。 我當時在工研院時,部門大概10個人,每年業績大概是1400萬。 為了達成這些業績,要做的事情包含: 1.找出潛在客戶: 網路上找,或者出差到各種場合去找。 所以你看工研院常在個大展有攤位或買新聞稿都是有原因的。要賺錢阿。 這又講要一個問題,很多工研院的新聞都是靠買的,不是媒體主動報導。 2.出差推銷 工研院做的東西應該很多人買吧?隨便賣都賣得掉阿。 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大致上的原因包含: a.技術落後。一堆剛出社會的學生,技術是要怎麼超前龍頭廠商? 只能賣給一些不知名又沒技術的小公司。小公司右沒錢。 b.研究於實務的落差很大。 許多論文上跑得出來的東西,實務上都要很多折衷。 c.廠商認為工研院不該賺錢,應該免費給人使用技術。 d.工研院研發的東西,業界已經很多競品。 所以這時很多有趣的情形就出現了。例如技術吹牛到很強, 或答應人用很少的經費接案。更黑暗的是交換資金等灰色地帶。 例如你花多少錢買工研院研發的東西,工研院就用別的經費買廠商沒用的東西。 3.開發出接案要的東西 而真正有產出能力的人絕對不到50%,扣掉一些專門寫計畫書找客戶, 基本上10個人大概只剩3個人在真正做事。 每個人扛400萬。要幫公司賺個幾百萬。聽起來很容易。 但是別忘了,通常接得到的案子,都是吹牛皮出來的。 這時很多配套就出來了。 最常見的就是外包, 包到最後品質大家都知道是怎樣的。 理論上,最爽的情形是,直接拿經濟部計畫值形成果交差給廠商。 根本不需要外包,或花時間研發阿。 實務上,經濟部計畫成果很弱,不是要大改符合不同廠商需求, 就是要吹牛皮整個重做才能結案。 到最後你又沒時間做新的經濟部計畫,導致於科專成果又很弱。 這種惡性循環導致了科專與技轉兩邊都做不好。 光是搞經費自籌四個字,就會花掉大部分的工作時間了, 但這只是工研院工作的一小部分。 你要績效好,還要達成:專利、論文、前瞻計畫、經濟部各種臨時要求、其他服務(例如 勵進會的各種活動) 以上的事情,專業只是最基本,能不能達成,很看"人"的。 例如專利,不是你想申請就申請,有很多專業規則與黑暗規則。 至於工研院現在能不能"做到老"? 可以,院內提供的工作環境與氣氛,已經是台灣很難找到的優質了。 雖然當時覺得壓力很大,但是離開工研院後,才能體會當時那種爽度。 我是因為薪水太低才離開的。 某些部門因為一開始就定位錯,基本上每年就是達不到業績壓力了。 所以考績永遠沒有"Excellent"。 選對部門: 可以做到老,每年經費穩定,技轉穩定。而且很充實。 選錯部門:即使你再努力,也達成不了業績,天天被經理組長狂罵。 工研院可不可以"養老" 不行,也不可能。你有經費自籌的業績壓力,事情怎麼會少。 之前有某些人貼文,說什麼中午出去吃飯吃很久,四點到優活館運動, 絕對不是一個經費自籌的部門。不然就是玩了很多灰色手法的部門。 真正正規的研發部門,哪有什麼爽缺的。 ---- 至於 Spin-off,這是組長等級才有的壓力, 你不爽離開就內轉換部門而已,哪有什麼壓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7.46.154.6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66041722.A.99B.html ※ 編輯: DrTech (207.46.154.67), 06/16/2016 09:51:22
ASKR: 推一個 06/16 09:59
WenliYang: 推推~ 06/16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