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enni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nude (美麗時光)》之銘言: : : 網球比賽本身的特性,才會造就出這樣的結果。 : : 這種八強真的沒有名實相符…,表面看來炒得沸沸漡湯.但其實本質反射得非常諷刺, : 不管用哪一種計分法 : 參加年終賽的還是一樣的八個人吧... : 這跟球員的表現有關,和計分方式無關唷 其實有關,因為ER的計分,雖然巳經跟CR一樣強制規定TMS與四大賽,到了年終是會 一樣,但是少了紅利制度,過往只要排名低位者打敗高位者,除了晉級積分,都可以 獲得額外紅利積分但現在的ER巳沒有紅利制度了,高位者隨時隨地的心理壓力大大減 輕(我覺得這跟現在的年輕新生代與過往名將心理素質相差那麼多是有關聯的。而且 大賽的巔峰狀態自我調節能力簡直快消失了…別說這種能力,大多數人連穩定度都大 有問題),衛冕積分在年中的影響也不被當成是世界排名來看待,也是較缺乏緊張感 。選手在大場面、關鍵時刻的表現,普遍低落,失常的情形常見。我覺得現在的選手大 都是:只要臨場狀況好就好啦…差就沒辦法…沒有幾個具備在逆境中反轉的能力與意志 力。可能有人要說Hewitt非常好,確實他是新生代中最優秀的,但老實說,他也還沒有 具備在四大賽中輸二贏三的能耐(他的優點是狀況很平均穩定,但一對上處於巔峰狀態的 、又不會輕易在關鍵時刻失手的對手時,就不見得能相對性地發揮得更好) 何謂衛冕積分?就是去年如果你是miami冠軍,今年只有打到四強的話,雖然看來成績還 是很不錯,但積分是反被扣掉的,因為你打得沒有比去年好或同等。這等於是一股隨時 存在的隱形壓力”沒比去年好、或一樣,就是退步”。 種子序不等於世界排名,其實在比賽籤表決定與心理上絕對有極大影響。 而這些跟比賽結果都絕對有極大的關係,這些當然都會影響到最後排名 去年的美網其實我覺得很怪異,溫網也是種子掉滿地的怪異現象,澳、法基本上 都很怪… 舉例:美網時 Agassi 是seed 6,但他的世界排名是第3 Roddick是seed 11,但他的世界排名也不同 Sampras是seed 17,但他的世界排名早就跌出20名。 Hewitt則相同,全是No.1 除了Hewitt等CR與ER排名相同者,我怎麼看怎麼怪異…包括 我個人看了那麼久的網球,都還是覺得很怪…說真的,看不出CR在大滿貫中的意義為何 …就好像在無視他的存在。(但世界排名不去理他?到底是種子代表的才是真正的實力 ,還是世界排名?)。更何況其他不甚了解網球積分制的 為何ATP要用兩種制度來看選手,因為世界排名無法當作種子序無法定位選手在大滿貫、 TMS、所有比賽的的真正競爭力。表面上看來CR重視TMS與四大賽的積分,但在實際攸關 比賽結果的種子排序上卻派不上用場。到了年終會同調,但過程中影響早就在發散了。 我知道很多人會強調”年終”,但事實上在網球,如果只看年終,不理年中,就是 會很不完整,而且有缺欠,連續性有必要強調,年終也自有他獨特的價值。不然ATP 去年也不會宣傳Hewitt連續一整年坐穩ER No.1,有哪一項運動會在年終是在強調竿位 與種子序的?不,其實它代表的是排名。(偏偏排名有兩個?CR不連續,而ER才有連續 性?),可見看網球這項運動,一整年的”穩定”表現與排名是有相當價值的,是連貫 的,而不只單單強調年終。(當然年終很重要)。而且事實上有它在比賽中實際發揮的 效用,而不像CR只是”表面看來重視”,但沒有實際作用。我很同意阿格東網友說的, 制度的理論性與實務性,在還未獲得事實的回應時,其實是會有差距的。當他與事實 回應呈現相反的情況時,他的理論性與實務性就要檢討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64.103.161 ※ 編輯: establish 來自: 61.64.103.161 (05/01 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