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he-fight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本篇文章係知名影評人焦雄屏女士的影評,因年代久遠(20年前刊登的),許多年輕的讀者 未能目睹,故全文錄出,以彰焦女士推廣電影評論之功。 案:焦女士大文,在電影的論述精闢,但對電影的細節和拳擊的論述稍有不足,容筆者 日後以附註方式補上。(請各位讀友在轉載其文時一定要註明出處) 案:下為焦雄屏女士原文,文末注釋由筆者所加。 《天下無敵(Rocky IV)─MTV如何影響電影結構》[1] 編∕導:席維斯史特龍(Sylverster Stallone) 攝影:Bill Butler 演員:Sylverster Stallone MTV興起之後,影響甚深的是商業電影,由於MTV及其它音樂電視台(Music Video Station )在美常以廿四小時不停方式播送,傳播力量驚人,對青少年的感染力尤為明顯,於是, 商業電影看準這類免費廣告捷徑,往往在電影中適時放入若于主題曲或插曲,然後修剪片 段處理,或是純以歌星演唱宣傳,或是再剪精采片段配合音樂節奏,甚至直接截取歌曲出 現時的影像,在電影上映前後播出,省了不少電視廣告費。始作俑者即為《閃舞》 (Flashdance)、《天生一對》(Two of a Kind)、《活力無窮》(Staying Alive)這些歌舞片。然而時日已久,連普通劇情也硬剪音樂錄影帶以廣宣傳,如以瑪丹娜 為噱頭的電影《神秘約會》(Desparately Seeking Susan)即在音樂帶的輔助下增加不少 票房。 新近(本文是在1986年寫成的,洛基第四集是1985年的電影,距離洛基誕生剛好十年)轟動 美國的電影《天下無敵》(Rocky IV)更是幾乎完全以MTV美學制定所有結構。 電影基本上以六段Music Video影像為主結構,間斷配以簡單劇情,每段都可以獨立直接送 往電視台播出,兼娛樂及宣傳雙重功用,就是說,拍完電影也有了六段現成的MTV廣告。 這部電影劇情上仍追循洛基原有的公式,強調個人主義的美國精神,上進、不屈不撓、 謙虛、奮鬥、熱愛家庭等,仍是前幾集一貫尊崇的價值,從這些著眼點出發,電影片集 只要每次為洛基找一位世界級強悍對手,然後在拳理場上,洛基本著美國精神及價值為後 盾,終於獲得最後勝利。本集中洛基的主要對手更牽涉到民族主義……一項來自俄國的挑 戰、俄國拳擊手以非人的意志、超人的體格,以及斯巴達式的訓練,一舉打死了洛基的好 友(阿波羅,就是第一集的拳王),洛基重新整理自己的身體狀況,在莫斯科堅苦向敵人應 戰。 電影的劇情如是簡單,反而使影像成了重要的娛樂來源,由片頭開始歌曲中,我們便看到 音樂錄影帶形式如何發揮視覺功用慢鏡頭緩緩帶出兩隻拳伸向空中,拳擊手套上印了美國 及俄國的國旗標幟,接下來的影像全景流動、目不暇給的身體局部特寫及拳賽場面,這裡 ,片頭歌曲不但指出了全片主題所在,肩負若干敘事功用,同時也承襲MTV一貫不明時空ꄊ ,僅以流動影像強調力與美、活力與衝突的精神。 之後,我們有簡單的劇情交待俄國思想對美國的威脅。俄籍拳擊手抵美時的海報是「俄國 人入侵美國體壇」,美俄之對比及衝突顯然是全片重點,洛基的朋友阿波羅馬上接受第一 場挑戰,對抗來自俄國的「殺人機器」,拳賽開始前,又一段MTV式的製作佔去了約十分鐘 ,阿波羅輕敵,拳賽的出場是一段眩目多姿的歌舞。俄籍選手站在場中不知所措,一大群 身著羽毛亮片歌舞女郎在他旁邊穿梭舞旋。阿波羅自己也穿著美國國旗似的衣服載歌載舞 ,黑人歌星扯喉高唱,歌頌美國的多個城市歡慶美國富足。這段舞中,影像傳達的是美國 的富庶、驕傲、歡愉、娛樂、物質化、活力,以及相當程度的自滿,全段歌舞的處理,在 劇情土是舖敘阿波羅「驕者必敗」的哲理,在意識型態中,美國安樂富庶之餘,對蘇俄潛 在威脅仍耿耿於懷的憂慮,這段MTV的處理,是最能與劇情吻合,不致孤立成單獨廣告之 處。 再接下來的MTV片段,離主劇情較遠了,阿波羅被打死後,洛基的片段鏡頭,以及洛基與妻 子的戀愛回溯,在劇情上,我們勉強可稱之為洛基的回憶及回想,然而在形式上,它最符 合MTV的標準模式,不相關連的鏡頭,毫無敘式理由的時空交錯、流利富動感的影像,以及 接近夢幻、超現實與回憶約合流,長達數分鐘的音樂,由於全用舊片片段,便剪輯分量加 重,節奏感增強,敘事因果關係幾乎不存在,所有的畫面是配合音樂旋律而組成。 這種電影進行當中硬插入MTV形式的作法,顯見宣傳手法、商業考慮,均已納入事前的創作 思考中。音樂片段可能幫忙劇情說故事,也可能是提供一種氣氛,或是強調角色性格特殊 之處,可以確定的,是它可以直接送給電台播放,不須重新剪接及再創作。以上舉的洛基 回溯這段,在片中的意義固然是洛基的思想回憶,但孤立出來卻是絕好的「影集宣傳」, 因為它總結了洛基前幾集的精華,不但追述洛基前情提要式的奮鬥精神,也直接訴諸觀眾 對洛基原有的感動情緒,由是,它促使觀眾去看新的洛基,再一次肯定美國價值。 除了這段回溯之外,《天下無敵》後面尚有兩段MTV,一是配合歌曲In the Burning Heart ,鼓舞洛基戰鬥的意志,這段歌詞意義非常清楚,「不能投降,跟自己鬥爭,關鍵在於意 志……攻擊之熱潮,在燃燒的心中,瀕於爆發邊綠」。影像上這段帶離洛基遠離佇立窗口 送他的太太,來到冰天雪地、物質匱乏的莫斯科,憑著戰鬥的意志及燃燒的心,洛基準備 與蘇俄殺人王決勝負。 另一段MTV幾乎總結了此片的價值取向,這是兩個拳擊手訓練過程的交叉剪接,配合快節奏 的搖滾音樂,分別經營出美俄兩國(或說兩個意識型態體系)的對比;洛基的對手是俄藉 拳王,他是俄國共產主義下的「歪曲產物」,運動的目的帶有太多國家以及侵略的色彩, 是國家全力以現代化器材栽培的戰士,是以「體育帶有政治色彩」的對抗精神欲挫傷美國 的自尊(這點由大賽時,捧場可為呼應)。當然,MTV對俄國及其訓練方法最大的批判應於 其「缺乏人性」。我們看到選手處在眾多以電腦儀器規劃的訓練器材中,他沒有情感冷酷地 像一尊機器,他的戰鬥不是為自己。 相反的,交錯顯出的洛基,卻是冰天雪地大自然孕育出的鋼鐵鬥士,他的體能訓練完全不 倚重機器,反而是爬坡涉水,替農民搬柴,舉坐滿人的手推車,最重要的,是洛基並非 維護國家聲譽而來(雖然整部電影傳播的全是擁美反俄思想),他的個人主義是為自己戰 鬥,是自我訓練、自我要求而成的典型美國英雄。這一段的對比,營造的並不只是兩個選 手狀況的描述,其目的更在比較美俄兩種思想體系對體育觀念的不同,生活哲學的不同, 價值取向的不同,我們可舉下表分列此段MTV經營的意象(如附表)。 美國 蘇俄 ‧自立自足的英雄 ‧國家訓練的英雄 ‧冰天雪地自然環境 ‧現代化配備的體育館 ‧個人主義 ‧共產主義(集體主義) ‧搬柴爬坡的生活為訓練方法‧多種精良儀器幫助訓練的方法 ‧自然 ‧人工 ‧充滿人性(幫助農民) ‧抹滅人性(貶為機器,無感情) ‧為自己而戰 ‧為國家而戰 由此而看,此段MTV不但承擔劇情,而且總結此片的意識型態。整體而言,它便是批判貶低 俄國的.思想體系,歌頌美國(或資本主義)的自由、自然、自立及充滿人性,這種情形 下,俄國人員為國家而存在,拳擊的勝負也代表兩種思想對抗的勝負,也是從這一段,我 們真正看出電影在娛樂之外所傳達的思想及意識形態。 從《洛基》幾乎一半靠音樂錄影帶方式表達的結構來看,除了節省廣告費,以及不同目的 的MTV效果外(錄影帶亦是很有價值的商品),也同時指呈本片之針對青少年觀眾、搖滾樂 愛好者為潛在市場,由於造成先置的觀念,我們看到的好萊塢大製作竟然以MTV結構為主 ,劇情為輔,形式美學更一面傾向音樂錄影帶的傳統。[2] 筆者尚有圖片補完與內容考訂版,若想得知進一步消息, 可參看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pkl。 ----------------------------------------------------------------- [1] 影評焦雄屏女士的大文,初刊登於雜誌《罐頭音樂》第四十五期,1986年2月。後集結 於《閱讀主流電影》一書,該書將所評論的電影分成第一部份〈這些電影導演個人風格凌 駕一切〉,第二部份〈這些電影類型模式是創作重點〉,第三部份〈這些電影旨在話題與 商業〉,洛基第四集被列入第二部份的〈音樂與MTV電影〉類。 [2] 詳焦雄屏:《閱讀主流電影》(台北市:遠流出版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月) ,頁182-18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27.105 ※ 編輯: pkl 來自: 61.230.127.105 (01/08 00:13)
ThreeNG:推 01/08 23:01
chordate:狂推pkl 01/08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