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he-fight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版大說的很好,由於時間關係,在下再補充一點論點: 版大云: 不過 像森川 像荒木(幾乎只有一部 之前的好像只有巴歐來訪者跟一部短篇) 這樣在同樣一作上不斷有新意的作者 也算是偉大吧~~~ 有沒有繼續畫出偉大作品 我想應該不僅僅侷限於作品與作品間的轉換 在下以為: 荒木飛呂彥的情況和森川有些地方並不盡相同, jojo的奇妙冒險嚴格說起來,是一個已經產生質變的作品。 第一部的喬納森重要的是波紋和吸血鬼。 第二部的喬瑟夫重要的是石鬼面。 第三部則是徹底的和他之前的"打鬥"風格劃清界線。 stand(替身)這樣的觀念終於讓他跳出一般連載漫畫家的範圍。 之後又如何呢?在下不敢斷言。 但商品化和動畫化的卻都是第三部, 所謂的"質變"在周刊漫畫當中並不多見,除非是作者的刻意轉換, 荒木的轉變算是極成功的案例。 森川老師卻是在"主角成長"的單線上進行, 這其實是最容易畫也最容易平面化的一種。 幸好他後來以"拳館的拳手"作為主支線來發展, 有的章節甚至可以抽離來評論。 以中國目錄學的"別裁"體例來說,就是將一本書可以別行的部分單獨成冊。 森川老師目前雖然沒有特別以"正式"的外傳體例(就是另外畫一部) 來架構他的拳擊世界,(宮田在泰國的那一段算是補充性質,可惜之後就沒有 刻意去畫了,威路古在美國的部分也只有二頁半,算是有些可惜。) 但利用"群體故事"這一種方式進行畫作,事實上他已經畫了不只一個作品。 以後我們可以說這是"鷹村之章"這是"木村之章"。 但之後又如何?漫畫家可以一生都畫同一類型,也可以畫很多類型, 以創作的評斷來看,前者失之過狹,然或可成一家之言, 後者雖云通人,然亦可能失之過淺。 (動)漫畫家的"自我耽溺"有兩種,一種是過於自負, 將同一種觀念加在自己的一切作品上。像押井守和富野由悠季就是。 一種是過於偏執,(這一個詞在中文有些負面,在此係指一種對作品的執著) 將自己一切的創作生命都押在一件作品上, 或許可以將這部作品推向高峰,然後呢? 江郎才盡?另創高峰? 絕大多數的人不能,因為他已經被自己的創作框架困住, 挑戰另一個題材,就一個創作者而言事實上是極困難的, 一個優異的漫畫家一生如果只有一部代表作, 某些程度上就是代表了他的窄化。 任何一位勇敢向自我任何題材挑戰成功的漫畫家,都值得推崇。 任何一部能開創未知領域的漫畫,也值得推薦。 (獵人那個不算,因為這一部漫畫的最初定位就是"根本性的質變",它可以拿 任何領域來玩,這當然是創意,但不能說是開創,而是轉換。)--非批評。 森川開出了新領域了嗎? 有..........就是"鴨川拳館的拳手"這一件事。 之前有人用過,但從來沒這麼成功。(尤其是所有的主配角都作同一件事的情況) 日後森川老師修成正果,連載完結,出wide版的時候,建議副標下: 鴨川拳館奮鬥史。(或是進版名--強者盡在鴨川拳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27.140
monmo:喔~>< 不要叫我版大啦~>< 我不是呀~>___< 推 203.203.7.111 10/04
monmo:不過推這篇蠻不錯的~^^ 推 203.203.7.111 10/04
pkl:手誤﹗改成m大吧﹗(笑)-人老真的不行.. 推 61.230.137.44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