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nsf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各位轉學考的朋友大家好: 剛從高中畢業的考生應該對「申論題」這種應答方式充滿困惑, 但其實不只各位,就算是大學讀了三年多,要面對研究所考試的 考生,對申論題也是很陌生的。 本文主要是寫給研究所考生閱讀,但轉學考的同學讀過後,一定 也會有相應的收穫。 由於文章有上色與圖片,推薦閱讀超連結版本: http://freedom-or-liberty.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02.html *** 承前閱讀: 讓我自由你的夢想(七):笨問題招來笨答案 相遇與離別的行星(七):臨戰體勢 以榜首為終點,最重要的輸出環節就是「考試」。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的校內考試與 研究所入學測驗,絕大多數以申論題出題,但申論題如何回答?和作文一樣嗎? 義務教育時代根本沒有申論題,高等教育的老師也不會教你怎麼寫申論題,你只能在 每次的試誤中尋找可能的答案。但你也可能發現到,每科或每位老師所喜歡的答案都不盡 相同,在此狀況下,到底要如何撰寫試題呢? (一)基本原則 但在教你如何撰寫之前,必須要先告訴你更基本、更重要的考試須知。 1.不要遲到 2.準備好考試用品: 這是最常發生的問題,昨夜讀太晚,早上收東西的時候忘了把鉛筆盒放進書包,死翹翹。 提供解法:鉛筆盒一律放書包,回家讀書時用桌上的筆。筆很便宜,沒必要少花幾塊錢冒 著忘了帶鉛筆盒的風險。 3.不要聽信謠言: 考前常會有同學討論密辛、猜題,不過你知道,真正知道考題的人絕對不會說出來的,所 以…… 4.看清楚作答要求 5.記得寫名字(校內考試) 以上五個基本原則不只各位覺得蠢,連要花一節的敘述這件事都讓我臉紅。 那為何還要把這些要點重述一遍? 因為每年都有人會犯一樣的錯誤,不只校內考試,連大考都一樣。 就算在聯考[1]中,照樣會有人出差錯。 以前監考大學聯考時,就遇過沒帶鉛筆盒的考生,後來核對資料(檢查准考證)時,發現 是重考生,這意外嗎? 其實大考中心很體貼,除了給監考老師考卷外,還會附加一個資料袋,裡面裝2B鉛筆和原 子筆等借考生的文具用品。但從大考中心的「體貼」,我們正可發現「沒帶文具用品」是 考生「淵遠流長」的「傳統」。 當你發現沒帶筆的惶恐,會大幅度影響你作答的心情,如此要求得好成績,恐怕不可 能,更何況研究所考試沒有全國性的大考中心,也就沒有2B鉛筆和原子筆可以借你。 為什麼這麼基本的常識也要花一節的時間來反覆說明? 同學,如果你以後當了老師就知道,就算是理所當然的「常識」:例如考試不要遲到 、記得帶筆或是上課不能接手機等「常識」,還是有許多大學生不知道或視若無睹。 (二)視題 除了某些特異的狀況,本領域的轉學考、研究所入學考試、國家考試都以申論題進行。 我們要先知道為何排除你好(不會還可以猜)我好(不用閱卷,給電腦讀卡)大家好(個 體集合總體)的選擇題,而以難寫難改的申論題測驗學生, 才知道要如何作答。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但恐怕各位從未想過這個決定性的問題。 答案是:只有申論題可以看出思考、分析、組織與邏輯推演的能力,但是非題、選擇題或 簡答題則否。如果只測驗記憶能力,那用選擇題就好了。 易言之,申論題就是要看出你邏輯推衍與文字表達的能力,不是考你對年代地點人名 流派的名詞記憶程度。 所以懂嗎?各位專注去記憶的什麼XX理論與@@條件,與其說是對考試有所幫助,不如誠 實但遺憾地說,那只是滿足各位對「認真學習」的想像罷了。 那些你積極去記憶的理論,大多數是被靜靜安置在博物館內或讓傳播史家研究的陳跡,對 於探討手機上網或是置入性行銷等21世紀的新課題毫無幫助。 先正確瞭解題目的形式核心為何,才能正確地選用學習策略與應答方法,如果在起點就走 錯方向,那也很難期待考生獲得好成績。就像眾人問真假,政客卻答藍綠,必遭公眾唾棄 ,如果你知道到這點,那就更該讓自己避免陷入這種困境。 (三)目的與產品 申論題該如何作答?在今日[2]之前,作者從未在網路或書籍看過專門[3]教你回答申論題 的文章。但學海無涯,若讀者發現出刊日期在此之前的作品,歡迎留言補充。 對作答有心得者,也許不止Aura一人,但為何在網路遍尋不著呢? 有些人根本就沒有應答對策,自然也就沒有網路公開這回事了;也有些人認為這種精 華知識絕不可免費公開,所以把這些「精華」知識保留在付費課程中。 沒錯,以考試為目的的教學,這就是最精華的知識所在。 但我的教學目的不在於考試。 「如果不在考試,那是為了什麼?」 別急,這問題的答案會在第五節回應。且正如同其他文章所稱,台灣的教材早已岌岌 可危,因此在知識普及上,教學者沒有留手的餘裕。 (四)如何作答 看到題目立刻動筆,和時間拔河,不斷地寫下去! 通常都考生都是以一決勝負的氣勢去動筆,但這樣能獲得高分嗎?看看自己的成績單就知 道了。 那該如何撰寫呢? 拿到考卷後的初始十分鐘,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此時走錯方向,將造成不可挽回的失敗。 在此公布Aura的應考方略。 1.審題: 先仔細冷靜地看完整份考卷,問題的字數通常不會太多,約略一分鐘就可以看完整張考卷 ,接著再以較慢速度重讀一次,最後才從第一題開始正式閱讀。 這種全觀性的瀏覽,目的是要看出出題者的流派與屬性。 2.問題: 再來思考,出題者要問的是什麼? 某些學校與領域的考題會出諸如:「請以XX理論解釋OO現象」或「在台灣,XX理論是否適 合解釋OO現象」的題目。這類題目既無聊又沒營養;但換個角度想,它非常簡單,因為這 種題目的出題者思維非常僵化,所以表面上開放的問題,其實有最標準的公式解答。 但「好一點」的學校或某領域,基本上不會有這種公式題目,而且,通常會用包裝與表象 來掩蓋問題的核心,你能否正確回答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能識破這層包裹[4]。 3.識字: 注意題目的關鍵字,要怎麼回應,其實可以從題目的用字遣詞中看出。同樣一個概念,可 以從中性、正面或負面的角度去描述,同樣一種現況,批判論、實證論或詮釋學派會用不 同的理論構念去命名,但你能發覺差異嗎? 4.提綱: 讀完題後,將你的想法寫在考卷上。不必浪費時間寫下完整的句子,只需要以要點方式記 下核心概念、理論、解題方向即可,這就是你應答的大綱。 5.斷念: 但在下筆之前,必須先決定使用何種概念、拋棄何種概念: 要用什麼概念或理論,是因題而異的,但要放棄何種概念,卻有一個很好的指標── 馬上想到的不要寫。 長期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在限定時間中的考試,學生面對問題的初始想法都差不多 ,這有兩個問題: 第一就理論面而言,一開始馬上想到的東西通常都是簡單、口號又不佳的解題法,照那樣 去寫只是填滿考卷,離考上還很遠。 第二就相對性來說,當大家的論點都極其相似時,你的卷子也就無法給老師留下深刻 印象了。 當你的理論粗糙簡單又和眾人同然時(想想「文化工業」的涵意),莫說榜首,連考 上都有困難了,所以千萬不要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多想兩分鐘,你可以有更好的未來。 但「馬上想到的不要寫」,此原則有無例外呢?當然有,教學時我會提供相當多思考面, 並告訴你:「這種論點,不會有任何其他考生想到」,既然如此,你就大方說明這些論點 ,無庸置疑地脫穎而出。 6.配點: 有些題目需要較多時間處理;有些反之,在寫題前就必須先分配相應的解題時間。但當你 不知如何分配時,就把時間平均分配給每題。 7.動筆: 既然知道應答的方式,就從第一題開始依序寫滿整張考卷。 完成論文很簡單,只需寫完緒論,填滿主文,補上結論,就算成功。同樣,申論題的答案 只要把起首、中路與收尾相加,就是總和。 貫穿全文、整份考卷的是你的氣魄,請充分表達出「我是貴所最佳的選擇,沒有之一」的 鬥爭心。藉此徹底和軟弱無力、連自己都無法說服的其他考卷徹底區隔。 (五)解題很簡單 照以上方法確實執行,會發現其實考試寫作很簡單。 考試的題目再難,都是預設有答案準備讓考生解出的「測驗」,但人間的問題是在那 之上更複雜之物。 有些人的教學僅僅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入學考;但我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認識新聞、瞭 解新聞學的樂趣── 而以高分通過考試,不過是教學的副產品。 為了不讓「為考試求知」如此無聊的目的降低求學的樂趣,所以我會告訴學生最有效率的 應考方式,然後把時間講解更重要的事實。 就像某人曾說過:「我很討厭為了考試讀書,所以我會很快讀完,然後出去玩」[5],這 是一樣的道理。只是這次不是跑出去玩,而是要用寶貴的時間告訴你: 「比起考試,這世上還有更重要的知識等著你去發掘。」 我只是想讓你知道求知的樂趣,這樣而已。 近來有許多來信申請轉載的信件,因此重申,本站所有文章,只要非營利使用,只要 附上作者與來源網址後,例如: 作者:Aura 部落格:http://freedom-or-liberty.blogspot.com/ 文章網址:http://freedom-or-liberty.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02.html 即可自由轉載。 延伸閱讀: 課程說明 教學的樂趣 相遇與離別的行星(八):面對、改變 [1] 現在叫學測。 [2] 2011年記者節後一日。 [3] 有些補習班心得或分享文會在準備考試的方法中提到申論題的寫法,但那也不是以一 篇文章的架構向讀者說明如何寫作,而是在說明分享考試心得之餘附帶提到。 [4] 舉例來說,「美女主播」的原因不在於收視率而在欠缺新聞專業,但就算知道這點你 要如何去完足你的論點? [5] 見:〈讓我自由你的夢想(一):兩道門與兩樣明日〉。 -- Freedom is Not Free. http://freedom-or-liberty.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4.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