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nsl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嗯,我想實際情形從網路上流傳的影片應該可以看得蠻清楚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1IuoPWi9oE
現在的問題在於,在這塊土地上的人看得很清楚,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但國際媒體卻沒有機會得到正確的資訊。 我想問的是,這塊板上的大家,對這件事能否做些什麼? 我的想法是,製作各語言的說明函, 內容是邀請各國媒體去看上面那個影片, 然後發動鄉民一人一信,寄信到各國際媒體的信箱。 不知道大家想法如何? 中文初稿: ===================================== 親愛的媒體單位:   台灣的跆拳道選手「楊淑君」,在 2010 年的亞運會上,遭主辦單位以「作弊」 為由判處失去比賽資格。根據主辦單位的說法,楊淑君因為使用的電子襪在「腳跟」 上多裝了感應器,違反大會規定故而失去資格。   然而,實際情形並非如此。   以下這段 YouTube 影片是當天的全程實況錄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1IuoPWi9oE
  如您所見,從影片 2'10" 到 2'35" 的片段中,楊淑君在試踢之後,已依照主辦 單位的指示拔除腳跟上的感應器。因此,楊淑君絕對沒有在正式比賽時使用未經主辦 單位許可的電子襪,當然也沒有「作弊」的問題。   以下這段由蘋果日報製作的影片,說明了世跆盟官員的錯誤指控與事實之間的差距。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976479/IssueID/20101120   我們誠摯希望 貴單位能本著公正、超然、客觀的立場,如實報導事件始末。主 辦單位及亞洲跆拳道聯盟已經針對整起事件發布多份新聞稿,強調大會決定的正確。 但「事實勝於雄辯」,我們相信這段影片可以清楚地釐清真相。 真相就是:腳跟上的感應器在正式比賽前便已依要求取下。   試  問:在比賽中沒有使用到的感應器,可以作為判定選手失格的依據嗎? 台灣選手沒有作弊,台灣絕對不是一個靠作弊、耍手段得勝的國家。 謝謝您撥冗閱讀本信,希望您能協助世界了解真相,還台灣一個公道。 祝 順心 台灣人民 ===================================== 我希望至少有以下翻譯版本: 英文 日文 韓文 法文 德文 西班牙文 義大利文 希望板上的大家通力合作,共同為捍衛台灣的名譽而努力,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214.249 ※ 編輯: TheRock 來自: 118.170.214.249 (11/19 10:36)
johanna:很好的提議,可惜我能力不足只能精神上支持 orz 11/19 10:40
※ 編輯: TheRock 來自: 118.170.214.249 (11/19 10:46)
johanna:對了,華盛頓時報有一篇挺中肯的報導 → 八卦板 #1CvNrhff 11/19 10:46
nasukawa:CNN上有人用ireport貼出相關內容,但遭到CNN標記違規, 11/19 13:25
nasukawa:http://ireport.cnn.com/docs/DOC-519884 11/19 13:26
nasukawa:底下有很多人留言聲援,或許能寫的人也可以加入。 11/19 13:27
nasukawa:推TheRock大發起這項活動! 11/19 13:27
curiousbaby:精神上支持!! >"< 11/19 14:20
meowlynn:推!其他語系的話,不知道能不能轉到如德語板、西語板 11/19 14:23
meowlynn: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這個訊息 11/19 14:23
lifegetter:傳給世界各國的朋友,請她們代轉……不過最好加上連結 11/19 14:41
hahastarr:Push! 11/19 15:25
tengharold:哎呀我太慢了,等我看到這文,稿都已經翻好了 11/19 16:54
guanguei:我覺得要有韓文版......orz 11/19 22:02
將韓文列入清單囉~(其實說「至少」,就是指不限於那些語言的意思... XD)
smallsui:加油!! 11/19 23:54
※ 編輯: TheRock 來自: 118.170.202.210 (11/20 01:19)
ChibiYou:推!! 11/20 01:18
lifegetter:韓文確實很重要,因為我們對事不對人,遑論族群 XD 11/20 01:47
lifegetter:更希望帶來跆盟內部的組織文化改變,這才能釜底抽薪 11/20 01:50
※ 編輯: TheRock 來自: 118.170.198.94 (11/20 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