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nsl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某板友寄信給我, 表示他覺得這次專題找的都是文學作品的譯者, 而文學之外還有很多領域, 只是文學對信達雅的要求比較高... (既然有話題可聊,我就直接發表吧 :P) 只找文學類的譯者是因為人家就叫《文訊》吧 XD 提到信達雅這三字就有很多可以討論的點了。 的確文學翻譯和專業文件等實用類翻譯是有差距, 「信」和「達」不用說,在任何領域都是翻譯的基本要求, 文學書籍的讀者(和編輯)可能更期待華麗優美的譯文, 但我也不認為任何作品都該翻譯得「雅」。 拿我在讀書會看過的《斷背山》為例, 這本書描寫的是懷俄明牛仔的故事, 那樣剽悍粗俗的人物卻常有很文雅的發言, 什麼富態啦、華髮啦、用罄啦、清談啦…… (那句「從一貧如洗躍居擁土自重」更是經典 orz) 陳蒼多先生在這專題提到納博科夫說的「翻譯三罪」, 第一是因無知或所知錯誤而犯了明顯錯誤, 第二是因懶得深入理解或曖昧不雅而略過, 第三是惡意美化譯文,討好特定讀者, 這三者的罪惡程度是依序遞增的。 他在第三點舉的例子還挺誇張, 《世界愛與死的極短篇》被改成《我們愛死了的故事》…… (原文:The World's Shortest Stories of Love and Death) 一味地追求「雅」或許不如上例這麼罪大惡極, 但也絕非值得鼓勵的態度,就像賴明珠在專訪中提到的 「譯者不應該也不必要表現自己的文體」, 我也越來越覺得太執著於「雅」是一種爭功、背信的行為, 所以已經開始學著節制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7.71.163
nohbdy:可我覺得,像是書名或片名之類的東西,不用直譯,因為的確 01/25 09:04
nohbdy:有市場或其他的考量。當然在課堂上不能這樣翻,但是試想若 01/25 09:05
nohbdy:所有電影片名都要忠於原文,那應該票房會大受影響吧~ 01/25 09:06
nohbdy:不是說那個書名取得好,而是不用對這種事那麼深惡痛絕 ^^ 01/25 09:08
johanna:身為書籍譯者,我也很能認同取書名的商業考量,不過那算是 01/25 09:59
johanna:編輯該考慮的事,不是譯者該效法的態度就是了…… 01/25 10:00
flowXpeace03:你如果去看看原文版就知道作者的用字是多麼「雅」, 01/25 15:05
flowXpeace03:相對譯成如此並不意外 01/25 15:06
flowXpeace03:(我是說《斷背山》) 01/25 15:06
kurenai19:私覺得如今「雅」的要求應該傾向中文句型,不在文字堆砌 01/28 16:01